关于法律问题相关论文范文,与灾后民事法律问题求解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法律问题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灾后民事法律问题求解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法律问题及灾民及法律法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法律问题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标的物毁损了,但法律关系仍在.援助不能以牺牲整个交易规则和经济秩序为代价.
6月2日,医生龙元林从彭州的灾民安置点返回白水河龙门山镇,去看看他的家.他的诊所和楼房都在地震中倒塌成为废墟.
和大多数从劫后余生,决心重建生活的灾民一样,政府补偿、财产权利保护等问题,成为龙元林最为关注的问题.
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使得这些事务的处理相当复杂.我国现行的基本民事法律法规,多制定于自然和平状态.而汶川大地震强度之大、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使得这些法律制度设计的适用条件发生了改变.
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从5月21日起,组织专家,研究灾后重建中涉及的民商法律问题,如收养、继承、财产处理等等,以期为最高决策者提供参考.“所有灾后重建事务的处理,要纳入法制轨道,国家应该对此早作预见,并进行立法规范保护,才能更好地维护广大灾民的合法权益.”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俊说.
按揭房灭失
西政这次共组织了十多个民商法专家,对灾后重建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些研究意在推动建立对特大自然灾害具有普适性的立法.
西政这次提出十个方面的法律建议及一部法律草案,刘俊表示,最难的一块是公民民事财产权利.
与唐山大地震不同,当时绝大部分房屋没有产权,更未有按揭制度,政府处置也相对简单.汶川大地震灾后安置棘手之处在于,近15年来中国已形成的庞大的国民不动产产权.
据公开的数据,汶川大地震已造成房屋倒塌546万余间,严重损坏房屋593万余间.这些房屋牵涉到不同形态的产权状况,其产权人也面临不同的困惑.
龙元林的诊所拥有完全的房屋产权,他2006年购的居住房办的是按揭贷款,首付五成,贷款期限15年.他已去镇指挥部登记了自己的财产信息,但他的问题没有得到答案,“现在房没得了,银行按揭款还要支付吗?”
5月23日,中国银监会曾发出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版)》的规定,对于借款人因本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失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担保追偿后仍不能偿还的债务,应认定为呆账并及时予以核销.
这份文件在很多人理解中,灾民未付的按揭房的贷款将予免除.但这份文件如何操作,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规则出台.
刘俊认为,银监会这个决定令人欣慰,也符合公众的朴素想法,但在法律上,东西买了,钱也付了,你的东西丢失,不能找卖东西的人买单,即使特殊时期,也不能认为这个规则是无效的.
按法律规定,不动产灭失的风险,由产权所有人承担.如果开发商未将产权转移至购房者,即使已居住,也应由开发商承担,反之,则由购房者承担这个风险.
刘俊称,标的物毁损了,但法律关系仍在,如果灾民无力偿还,政府可通过建立另外的救济途径来解决,因为援助不能以牺牲整个交易规则和经济秩序为代价.
西政民商法系教授谭启平则提出另一种观点,他认为特殊时期应不能按照正常时期的法律来严格执行.
谭启平认为,购房者按揭贷款所获得的房屋产权并不完整.消费者按揭购房后,房屋产权证由银行保管,购房者一旦不能归还按揭,银行对相关房屋有处置权,另外银行通过这个业务,还可取得相关利息.
“因此风险全部由购房者承担,是不公平的.”谭启平说.此外,房屋毁损后,购房者的土地使用权还存在,这部分价值,银行也可以利用进行折价、清偿.
他对银监会那份文件的意见是,该文件并不具行政强制执行力,各金融机构可做参照,另外呆账核销只是银行内部记账方式,对债务人有保密性.
谭启平说:“银行在目前可以不追收,以后等灾民有了偿还能力,银行照样可以要求其返还,因此这个决定不必然构成法律债务的免除.”
他认为,政府应出台明确的政策,让灾民的相关债务得到真正免除.
埋藏物、无主物、无主债权
除了房屋,灾后重建的财产权问题还涉及很多方面.
一个情况是,现在越来越多被统一安置的灾民不断返回原址,挖掘自家埋于废墟的财物.什邡抗震救灾指挥部后勤保障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证实,该市安置的5万余灾民中,每到白天,就有很多人返回住地,去找原来的家或财物,晚上又返回.
有学者指出,地震灾区本身有很多有形物品,包括金银首饰,应建立统一上交、保管的制度.如允许在灾区现场随意挖掘物品,将对今后处置不利.
谭启平建议,在灾区找东西或挖掘掩埋物,应由公安机关,或授权部门、单位在场监督,并建立对物品的登记工作.其中物品价值比较大,临时又不能提供证明的,要有一个确认程序,如在一定时效内无人认领的,则按无主财产处置.
另一方面则是债权债务处理的身份问题.据国务院新闻办6月2日发布的消息,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019人遇难.这些遇难人群中,不排除很多是民事权利主体.这些死亡人员的继承人,可能对父母有哪些存款、金融凭证、在哪个银行、或多或少无从知晓.
刘俊认为,对此应建立特别的救济渠道和救济程序,对无主财产处理,查询,只要能证明继承关系,银行应该提供查询,经核实后,应当予以补办或出具相应权利凭证.
有学者建议,“同时还要加强对银行内部凭证的监控,防止修改或毁损凭证.”
在保护灾民财产权利的同时,灾民对于国家的救助也怀有期待,国家怎么补助,也需要出台妥当而谨慎的政策.
“这也是复杂的问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谭启平随便举了一个例子,如一个单位买了50亩地,土地使用期限是50年,只用了10年.地震后重建,需要这50亩地,对那40年土地使用权怎么处理?
财产赔付一个关健问题是资金.西政专家组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灾后重建,要坚持灾民自救为主,国家扶持帮助为辅,吸引社会力量介入的原则.
“国家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有其开支规则,对自然灾害国家有责任站出来,但不能包办,也包不起.所以要高度引导灾民建立自救重建的主体意识.这对今后良性制度运行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刘俊说.
对于这次争论很大的保险问题,刘俊认为地震属不可抗力,在商业保险机制下,任何公司都无法面对这么大灾害保险赔付,承担不起,全世界都是如此.
他建议,政府在今后可设一个地震险种,并建立相应的基金及配套制度,形成政府、保险公司几方共同负担的机制.
“三孤”与收养制度拓展
地震之后,“三孤”人员的去向及今后生活受人关注.西政专家组对此也做了研究.
民政部统计,现已确认124位孤儿、孤老和孤残人员,其中包括70多名孤儿和40多名孤残老人.
为保证三孤人员的基本生活,中央财政已经决定补助给“三孤”人员每人每月600元,补助期限为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期间的3个月之内.这些“三孤”人员已安排在重庆地区、成都地区和周边几个地区的福利院暂时生活.
民政部表示,如果“三孤”人员数量继续增加,在四川省安置不下的情况下,民政部将会在四川周边的省份,比如甘肃、宁夏等省区的福利院进行安置.
四川省民政厅一位官员说,近段时间,各个办公室都接到大量咨询收养问题的,大多想收养孤儿.这些收养人大都有一些附加条件,如年龄要小、健康.然而这次地震中,孤残和孤老占了相当的比例.
学者们认为,扩展现行的收养制度势在必行.
根据法律规定,法律收养制度一旦形成,养父母便与养子女关系形成与亲生子女一样的权利义务关系,且有财产继承权.这让很多人从感情上不能接受,从而对收养存在疑虑.
另一方面,收养一个残疾人,对一般的家庭是个沉重负担,难以承受,公众需要一个恰当的方式表达爱心.
该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12683.html
对此,刘俊认为,可建立一个认养制度,使“三孤”人员与认养家庭不形成法律关系,在法律上没有义务,容易使很多人跨出这一步.
“国家在当中的责任,是建立针对“三孤”的福利院,把他们今后的基本生活负担起来,相当于兜底,同时,鼓励认养,不一定到家庭中来,可以一对一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帮助,并定期看望、交流,从而把社会援助通道打开,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局面.”刘俊说.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法律问题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电大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另
关于法律问题相关论文范文,与灾后民事法律问题求解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