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质勘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组织方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地质勘探毕业论文格式,关于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组织方式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地质勘探及矿井及煤田地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地质勘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以煤矿地质勘探的组织方式的改进为案例,分析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组织方式和实施要点.以专业化的地质勘探与生产矿井地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进行互动式地质勘探,可以迅速高效的保证矿井的接替,并且能实现节约地质勘探资源、提高勘探效率,为顺利完成基础勘探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篇论文地址: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14270.html
【关 键 词】:矿井地质勘探组织方式接替
中图分类号:TD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92-01
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第二大国,煤炭作为工业发展和关系国计民生主要能源,作用之大不言而喻.因此,加快煤炭地质勘探、开发新矿井是大势所趋.而在实际勘探中由地质勘探队进行井田的勘探、提交井田勘探、普、终地质报告的传统地质勘探组织方式,在资金和时间上都难以解决目前利用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的问题.煤炭这类传统能源作为工业主要能源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因此只有对地质勘探组织方式多样化的探索就非常的重要.以下将以平煤一矿的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组织方式为例,对于生产矿井在大力发挥老矿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工程专业技术,分析生产资源,深入的调查,合理的安排探巷,积累地质资料,对井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共同完成地质勘探任务.
一、案例简介
平煤一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东以26勘探线为界与十矿相临,西以36勘探线为界与四、六矿相临,北以-650m等高线为界,南部边界分别为丙3煤层+150m等高线、丁组煤层+150m等高线、戊组煤层+130m等高线,井田面积29.3km2.投产后已开采50a目前三水平同时生产核定能力为400万t/a.
矿井可采煤层5组10层分别为丙3、丁5、丁6、戊9、戊10、己15、己16、己17、庚20,可采煤层总厚度约15m.井田内地质构造简单,大中型断层稀少,水文条件简单,充水因素是顶板砂岩及老空积水.现有三个水平生产,由于服务年限较长,现有生产区频繁搬家、煤层变薄以及地质条件恶化等原因,矿井采掘接替问题明显.
深部区域利用现有主斜井,中部进回风立井的综合开拓的方式,深部丁戊己庚各煤层均划分为一个双翼采区和一个单翼采区,合计8个采区,开拓总工程量约20000m,三水平下延按戊二、戊一2个采区投产计算,预计2014年投产.深部的三水平戊二采区圈定储量1213万t,于2009年10月开工,三水平戊一采区圈定储量586万t,于2010年2月开工,北三井筒2010年开始建设,用以解决深部开采的通风、辅助运输、排矸、排水、压风等问题.
二、新勘探组织方式实施的要点
通过案例可以总结到,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地质勘探多样化是适合市场发展的必然.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虽然组织方式不一定相同,综合案例的实践经验,实施新的地质勘探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1)地质勘探的核心地位不能改变,在案例中正是由于有地质勘探作为基础,充分的发挥了地质勘探工作的作用和优势,矿井的开拓、建设、生产以及技术改革才得以稳定顺利的开展.
(2)新矿井的勘探和开发应该及早开展,从保证矿井接替的立场出发,做到未雨绸缪,及早的准备对新井田进行勘探和开发.在新旧井田的转型期,对其中会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尽可能主动į

关于地质勘探论文范文数据库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地质勘探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函授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9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3)充分的利用矿井已有的开采资料、地质资源,累积建设、生产的原始资料.根据生产需要,综合分析和确定接替的技术难点,同时利用探硐的形式进行新井田的探查.生产、勘探同时进行有利于降低勘探费用和资金循环周期,保证矿井的正常运营.
(4)在暂未开展勘探的近邻井田,可以进行地表踏勘、小煤调查等调查工作,初步探查新井田的煤层状况,选择有价值地表位置,利用探硐进行新井田勘查.既可探明地质情况,又能组织一定规模的生产,降低地质勘探费用.
(5)硐探工程要尽量发挥其使用价值,达到“一巷多用”.一方面要沿主导勘探线剖面布局施工,尽量保证主导勘探剖面在一水平面上完整揭露,保障在井田主勘探线剖面上的认识能够正确的确认、修正、补充.在此基础上,探硐工程应以提高储量级别为目的进行布置.另外结合今后生产系统的安排,综合的考虑布置硐探工程,使其在矿井的建设中成为开拓、生产、技改等的主要井巷工程.
(6)矿井的勘探生产单位应该及时的编制提交新井田的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并送交有关权威部门审查批准,作为矿井的基建投资决策的依据.
三、地质勘探组织方式改革的意义
在新的形式下,转变地质勘探投资方式,实行地质勘探与生产矿井相结合的思路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是对矿井接替勘探的成功探索和实践,有利于推动地质勘探机制的改革.探矿与生产的结合,做到勘探与开拓同步,节省了投入资金和基建时间.
在地质勘探、矿井生产都在同时开展的情况下,地质补勘工作以硐探为主,钻探为辅的勘探方式,节约了大量的勘探资金和时间,保证矿井的顺利的接替.
生产矿井工程人员对所开采的矿井及周遍地质环境的熟悉,有利于减少勘探投入资金,缩短勘探时间,提高了地质勘探报告的准确性.
结语: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面对新的形势都在推陈出新.对于传统地质勘探组织方式必须改进和创新.案例中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的组织方式解决了矿井的接替问题,对矿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地质勘探滞后的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为地质勘探节约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保证矿井的正常接替,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科华.探索改进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组织方式的途径[J].中国煤田地质,2005,(S1)
[2]邓元华.改进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组织方式的探讨[J].煤炭技术.2002,(05)
[3]王雪峰.数据在地质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林区教学,2005,(03)
[4]郑宝生,郑敏.地勘单位投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及其管理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06)
[5]许国忠.试论目标成本管理在煤田地勘单位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5,(S1)
关于地质勘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矿井接替地质勘探组织方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