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经济发展方面论文例文,与和谐: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调控的时代性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经济发展方面论文查重免费,关于和谐: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调控的时代性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发展及民族及和谐社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发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央召开的少数民族问题座谈会上就指出:“两种民族主义是有的,但使用这些概念要十分慎重,而且主要是说服教育问题,不要简单地扣帽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经很少使用了.”[11]这里,乔石所说的“很少使用”,实际上指的就是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已经由前个时期蹋调“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情况转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强调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两个离不开”的时期.这一时期,强调民族关系的“两个离不开”,一是党的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东西部在经济、文化、教育上联系空前密切,由于历史上和现实上的原因,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上各有优势,一方面是汉族的经济发展迅速,一方面是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这种各自的优势促使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必须加强联系、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谁也离不开谁;二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发展上的差距也在扩大,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日趋流失,而当地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进步和发展,造成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因此,必须加强民族之间的关系,需要各民族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三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消极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各种破坏民族关系、引起民族矛盾、分裂祖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思想,就是为了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该文网址: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15624.html

第三个阶段是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时期,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期.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发生和平息之后,客观形势要求加快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这一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这就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关于和谐: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调控的时代性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发展方面论文例文
;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关系复杂化,利益集团复杂化.如何进一步改革开放,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处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矛盾,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这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在民族关系上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表面上是学生要求党内“惩腐处恶”的学潮,实际上是我国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总爆发,使得我国的民族关系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也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一些顽疾一一显露了出来,将我国的民族关系推向了风口浪尖.所以,刚刚产生的新的一届国家领导人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就显得更为严谨和慎重.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考察工作期间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之间一定要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12]这就在充分肯定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两个离不开”的基础上,加上了“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将“两个离不开”扩充到了“三个离不开”.此后在很多公开场合江泽民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和一些政策文件上都强调了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的观点.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整体性、平衡性和全面性.上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带给我国各民族更多的是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这种情况多是通过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抵触情绪表现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助合作的关系,就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从90年代开始,我国就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十年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深入人心,无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都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使得少数民族地区不再局限与汉族之间的联系,各少数民族与周围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这就使得原来强调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自身与周围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离不开.所以,“三个离不开”充实了“两个离不开”的内容,使得我国民族关系变得更加团结、休戚与共、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和谐民族关系的来源及内涵

和谐的民族关系,来源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新的世纪将我社会建设“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13]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实际上,在胡锦涛之前,将“和谐”的内容带入民族关系中加以阐释和强调的,在一些党和国家相关领导人的言论和文章中也早有涉及.1988年12月11日宋任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广西的同志们继续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在各族干部群众中经常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进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教育,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大力宣扬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在整个自治区中把各族人民互相友爱、互相信任、互相支援的和谐气氛提高到新的水平.”[14]这里的“和谐气氛”实际上就是指民族区域自治中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存共荣的民族关系.1992年7月31日司马义艾买提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关系的和谐,最重要的是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都得到发展.”[15]同年11月25日在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各民族的精诚团结、互助合作是社会稳定、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16]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和谐发展对国家统一、民族繁荣的重要性.1995年8月4日江家福在全国民族政策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际社会的这些事实说明,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与民族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直接有关.”“所以要充分认识为了处理好民族问题而加强民族政策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做好民族政策研究工作.”[17]这里从国际形势出发,强调了民族工作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从而也将“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升到了涉及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的战略位置上来.2001年1月铁木尔在给《中国民族》的新世纪寄语中指出:“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进一步做好民族关系协调工作,把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带入二十一世纪,是民族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18]指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我国在新世纪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

1 2 3 4 5

经济发展方面论文例文,与和谐: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调控的时代性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学论文

企业思想政治论文

政治学硕士论文

政治论文开头

政治1500字论文

政治小论文初中

政治建设论文

政治毕业论文

民主政治论文

政治学硕士就业

和谐: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调控的时代性(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