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有关论文例文,与印度的初等教育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初等教育有关论文发表,关于印度的初等教育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初等教育及学校教育及义务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初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育委员会,委员会中25%的家长并不知道自己是委员会的一员.村教育委员会成员,包括校长和其他村民,一初等教育有关论文例文
三、初等教育体系的表现
衡量教育体系表现的最基本的标准是入学儿童在诸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基础的识字能力和算术技能是衡量体系表现的重要指标.这不仅是接受进一步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对完成初等教育的公民而言最有价值的技能.教育制度的目标是让儿童在接受六年的初等教育之后获得一系列能力和技能,包括一系列学科知识、生存必需的人际交往技能、自信的增长和个人幸福.这些方面不仅难以评估,而且在评价印度初等教育时往往被忽视,因为入学率和识字能力依然吸引着主要的注意力.性别、种姓和其他社会群体等问题也值得关注,这些因素各地均有差异.从整体上看,教师、管理者和与印度初等教育相关的研究者均认为,自1947年独立以来,初等教育的覆盖范围和质量虽有所改善,但远不能令人满意.
基础设施大多数学校现在拥有校舍,还有不少校舍正在建设中,为师生提供饮用水和厕所(包括男女生分开的厕所)是要优先考虑的.操作平台(OperationBlackboard,1987~2002)项目提供了教室和其他资源,改善基础设施则是2001年以来全体教育激励计划的主要关注点.地区差异很重要,而且往往超出预期.2006年调查组成员重返以前调查过的北方五邦的学校时,发现校舍和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四分之三的学校有了饮用水,三分之二的学校有了厕所.令人惊讶的是,在教育状况普遍好于北方各邦的泰米尔纳德邦,有三分之二的学校缺少厕所,一些小学依然没有校舍,有3%的初等教育学生在没有黑板的教室里学习.
教师初等教育缺少教师的问题长期存在.2010年受教育权法案将使更多儿童进入教育体系,缺少教师的情况有可能更为严峻.大量现任的教师缺少任何教师培训,且教育背景差异很大,有些教师并未接受过12年的教育.注册为初等教育教师要求受一年(无学位)的培训,但许多人在并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条件下也被聘为教师.在曼尼普尔邦,只有20%的小学教师接受过培训,而在像中央邦和西孟加拉邦等较大的邦,仅有60%的小学教师接受过培训.印度初等教育中有着大量未经培训的教师,因此在职培训的需求相当大.2004~2008年,提供教师培训的机构从3200家上升到12200家,虽然其课程质量令人担忧.
印度初等教育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两个主题,是教师的缺席和教师的投入程度(又称教师活动或教师参与).其中后者指教师在教室中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投入的时间.2004年,一份覆盖了20个邦的调查发现,平均25%的教师在上课日缺席,其中马哈拉施特拉邦是15%,而恰尔肯德邦是42%.还有研究发现,卡纳塔克邦、中央邦和北方邦教师出勤的比例分别为88%、67%和65%.全印度的初等学校中所有聘任教师近400万,然而仅有10万所学校的教师超过4人.尽管国家政策不允许只有一名教师的学校存在,但事实上有很多学校存在这种情况.加之很高的缺席率,可以想见,在一些日子里不少学校没有任何教师.调查证实,1.3%的学校(8000多所)在调查当天并没有老师.在对缺席问题的解释中,相当高比例的原因是教师并没有住在学校所在的村庄,上班距离远减弱了出勤的积极性,这也成为招募并不具备教师资格的本地村民作为教师的理由.喜马偕尔邦在教育方面成就喜人,该邦为教师在学校所在地提供了住房,也鼓励教师在偏远的地方工作.而有研究认为,教师的态度和获得病假条的容易程度,而非上班距离,是缺席的主要原因.许多调查研究报道了教师的教学情况.总的来说,印度学校的教学倾向于教师的指导,强调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姑且不论,但它意味着教师的投入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但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地区糟糕的教学状况直到最近才略微得到关注.
长期以来,全国范围内入学并完成学校教育的学生中男女生比例悬殊,人们期待女教师的存在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教师的招募以各邦为基础,在那些父权制观念较强的邦,女性教师的数量较少.在比哈尔邦、奥里萨邦、北方邦和中央邦,女性教师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而这些邦女生的入学率也较低;在女生入学率较高的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是女性.
有些邦聘用“准教师”,一般用以替代学校里接受过训练的教师,也用来作为工作人员的替换.“准教师”这一术语通常指这些教师是“准专业”的,仅负责帮助专业教师,而且并不需要同等的水平.不同的邦用不同的地方语汇称呼他们(shikshakarmi,shikshamitra,gumji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拉贾斯坦邦和喜马偕尔邦的志愿者教师计划的展开,学校逐渐开始聘用未经训练而工资较低的教师.在过去10年里,对准教师的使用大幅增加.2006~2007年,将近10%的小学教师是准教师,6%的学校(大多是偏远地区的小学校)完全由准教师来教学.准教师的使用引起了争议,教师协会持抨击态度,认为这是对聘任条件的侵蚀.协会和一些教育家认为这种做法降低了教育质量,减弱了教育的专业性.但出于经济原因,使用准教师的做法得到了政府和一些教育家的支持.支持准教师的观点着眼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和教师数量的增加,且关注对准教师教学表现的研究.对印度准教师使用情况的最新、最深入的研究示,现在的准教师比正规教师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接受过培训.他们的工资在正规教师工资的14%(西孟加拉邦)和70%(查谟一克什米尔邦)之间浮动.大部分的准教师获得了正规教师25%~40%的工资.准教师将接受与正规教师同等的专业培训,即完成职前培训并获得证书.然而,为准教师提供的培训质量差异很大,且普遍认为培训内容与课堂教学无关.对准教师教学表现的有限研究表明,他们有着更低的缺席率(比哈尔邦除外)和至少与正规教师同等的教学积极程度.
(三)入学率
印度自独立以来,入学率平稳增长,但依然达不到100%.在许多地方,出勤率远低于入学率,而且“超龄”入学在全国许多地方依然常见.各地区和各群体之间的入学率有重大差异,而且入学率的估算会浮动变化.
人力资源发展部在2007~2008年度报告中宣称,5~14岁年龄组的儿童中的82%已经入学,但其中有50%的儿童在完成8年级学业之前辍学.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机构在2005年的调查结果一致,调查覆盖了超过7万名适龄儿童,发现其中有83%的儿童出勤.但大部分6岁儿童辍学,6岁是印度入学的法定年龄.
在印度历史上,女性的入学率和识字率普遍低于男性.但与过去相比,进步已然现.独立时,25%的男性受过教育,而仅有8%的女性受过教育.但在2001年,受过教育
初等教育有关论文例文,与印度的初等教育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