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近十年来我国政治社会化述评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政治社会化类毕业论文致谢,关于近十年来我国政治社会化述评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治社会化及大学生政治及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政治社会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文章从研究的学科视角、内容等方面综合叙述了我国近十余年来政治社会化的研究状况及研究结论,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一些不足,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为我国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关 键 词]我国;政治社会化;述评 [作者简介]唐清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112―04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诞生于国外.自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Easton)首次发表有关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论文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特别关注,政治社会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政治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进行的效果如何,都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世界各国统治阶级都极其重视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我国对政治社会化问题历来都很关注,但从真正意义上进行的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学者经过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下面分析整理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不足,以期推动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思想环境.
一、学科研究视角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化属于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专业术语.但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研究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同,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也是如此.政治社会化无论何时都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至今仍然是政治学界研究的热点.政治学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和社会模式的学习、融合、传播、继承过程.社会学侧重于研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会被现存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行为的过程.尽管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学中分支学科政治社会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可真正深入细致研究政治社会化在社会学中却为数较少.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学者们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研究,许多教育者把政治社会化作为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进行研究,主要关心向年轻人灌输知识和信仰,将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内化学生的政治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中.另外,心理学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也略有涉及,侧重于研究充满诱惑与机遇的转型社会中,个体的政治认知及政治心理变迁过程.
二、研究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对政治社会化含义的理解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我国学者对政治社会化含义的阐释基本趋于一致,但从不同角度研究所阐释的含义也有不同.大多数学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从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来进行阐释.其中戴长征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他认为政治社会化(PoliticalSocialization)的概念是与政治文化互为表里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播的途径.洪伟进一步具体地指出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的与过程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统一体,是统一的一个过程.李元书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
王浦劬则从公民个体的角度将政治社会化定义为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阶段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政治社会化阶段划分观点基本趋同,认为政治社会化大致可分为儿童时期政治社会化、青年时期政治社会化、成年时期政治社会化.国内外学者对这三个阶段研究力度各不相同,国外学者注重对儿童时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我国学者非常注重对青年时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更为突出.对青年时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集中在研究政治社会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面.
1.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现状.学者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展现了我国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刘世丽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将其从正面和负面分别归纳为五个特点:政治认知基本正确,政治认同感较强,政治情感高尚,政治态度端正,政治参与务实化、理性化;政治认知尚处于浅表层面,政治评价功利化,政治兴趣缺乏,政治情感冷漠,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
2.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学者们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周贺从我国社会转型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对青年政治社会化有双重影响,既有助于青年接受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作出正确评价,有助于推进青年政治社会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年政治社会化,阻碍了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刘世丽也认为我国现实政治矛盾困惑,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机制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而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及某些政府行为相对落后,效率与公平、公平与公正的矛盾困惑冲击着青年人,造成部分青年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政治教育的怀疑与否定,使其原有的政治认知不断模糊,政治信念产生动摇.他们进一步从微观层次考察影响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因素,认为20世纪90年代青年自身价值观矛盾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使青年对现实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多从个人的实际利益出发,认知直观化,政治评价功利化.当代青年面临的就业压力以及学校思想教育和管理方式的缺陷也使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效果难以达到.房宁、樊未晨在一项中学生政治社会化调查中,从主观感受的角度,证明我国青少年在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父母长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最后是大众传媒.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政治社会化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学士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0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我们展现了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全貌,也为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进行简单的描述,在现状研究上虽然采用了大型的调查,却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影响因素研究大多也是理性阐述,较少实证研究,缺乏说服力,难以揭示更深的影响规律.此外,只注重对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是片面的,很难对政治社会化进行全面的认识.
(三)政治社会化媒介研究
孔德元认为政治社会化媒介指的是各种承担和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结构.政治社会化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同辈群体等.在一定意义上,这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和结果.
1.家庭.孔德元指出,在所有的社会化因素中,家庭无疑是最重要的,这是最早、最直接也是最为持久和传统的社会化场所.戴长征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原初场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型政治文化的载体和渠道,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国家和民族意识、公民主体意识正通过家庭代代相传.我国学者对家庭在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有很清楚的认识,但大部分只作理论分析,很少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在整个政治社会化媒介研究中真正研究家庭的也不多见.在中国期刊网上仅搜到一篇关于家庭政治社会化调查研究的文章,研究者是余振、郭正林.他们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对大学生政治态度形成的影响,大学生参与家庭决策的角色,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政治社会化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近十年来我国政治社会化述评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