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建议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关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建议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就业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递增,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竣.而农村籍大学生,这个高校大学生中为数不少的群体,在就业中面临着特殊的困境与艰难.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冲击着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一定的就业心理压力,解决好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 键 词]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建议
[作者简介]李怡,文山学院初等教育系讲师,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180-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占高校录取学生数的大部分.随着高校连续数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而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使得本就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而农村籍大学生,这个高校大学生中为数不少的群体,在就业中面临着特殊的困境与艰难,其不能就业给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值得关注.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籍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大学生、高校乃至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家庭、个人处于困境,甚至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首先,导致农民家庭贫困,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读到本科毕业,花费较高.不能就业导致农民家庭长期贫困,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大大增加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度.
其次,不能就业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已被社会边缘化,沦为新的弱势群体.严峻的就业状况使毕业后回到原户籍所在地的农家子弟经济上难以自主,没有工作,没有稳定收入,成为新的弱势群体.
最后,大学生就业难还导致了农村地区辍学率升高,引发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贫困地区的农民供养孩子上大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能给家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这种“高投入、无回报”的现状使农民家庭和子女看不到希望,家长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子女的厌学情绪日增,一些乡镇的学校出现了大面积辍学的情况,教育质量也呈下滑趋势.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社会
随着我国人口的激增和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了52万.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社会的角度看,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未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其次,近几年来,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不断裁员;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纷纷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使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最后,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托关系、走后门、找路子等不良之风逐渐抬头,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父母亲友齐上阵,挖空心思找门路,靠讨好老师、请领导吃饭、送钱送礼等手段“就业”,严重影响了择业公平,不良社会风气不断滋长,对本来就业难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学校
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变化的错位也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毕业生供给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造成学科结构不均衡.其次,大学教育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不过硬,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致使许多大学生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最后,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而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是缺少基本保障和资助体系.
该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23071.html
(三)家庭与个人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的家庭大都经济贫困,而家庭的经济现状往往会限制农村籍大学生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经济投入.尽管这部分学生中的大多数在校期间学习非常努力勤奋,但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落后于人,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许多农村籍大学生的家长期望通过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使子女“出人头地”,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变家庭的命运.大学生本人也持有“鱼跃龙门”的思想,不愿再回到农村、到基层工作,因此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
三、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建议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其家庭方方面面,要解决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建议政府、社会、高校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为农村籍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促使其充分就业.
政府部门要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关爱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是政府与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政府应加强就业制度和就业法规建设,完善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机制;广大用人单位要建立客观、公正和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杜绝不正之风的干扰,为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其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的现状.近几年,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如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从工商、税务、银行贷款、户口迁移、劳动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等.这些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与落实,真正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最后,要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先择用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引导企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
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关心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籍大学生,做好其就业指导工作.第一,学校应该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扎实且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第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进校就应该协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特长,确立良好的择业心态.第三,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应注意强化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与一些单位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在上学期间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突出创业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为学生提供充足、全面的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援助.如学校要时刻保持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广泛的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采取请用人单位“走进来”和把学生“送出去”的方式,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牵线搭桥;在学校开展各种求职演练活动,提高毕业生
大学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建议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