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科学技术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科学技术及工程实践及工程硕士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科学技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识地与学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论文研究相区分.根据工程硕士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但基础偏弱、接受新知较慢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指导.其次,对于企业的兼职导师,目前的状况基本上是处于不要求状态,或是仅有职称等简单标准要求,今后也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定期进行审批,从工程实践经验、基础理论和指导能力及精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否则双导师制度就会流于形式.3.1.2加强工程硕士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加强继续教育是所有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现代科学发展,出现了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各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并在实际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强化和放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既要学有专长,在特定领域很深入,又要广泛涉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任何一个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扩充、拓宽知识底蕴,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不断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教学及指导素质.这一点在工程硕士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3.1.3完善双导师制.由于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客观上造成了学员与校方导师接触较少,影响了校方导师的及时指导.加之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不够,指导起来存在困难.副导师与学员接触较密切、手头工作与学员相同或相近、工程经验丰富等优点就凸显出来.但副导师由于长期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够,指导经验相对不足,这种情况下校方导师应利用自身优势指导学员将研究引向深入,加强理论总结及提升,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双方导师在优势互补方面十分明显,可以说双导师制度是工程硕士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独有优势.调查显示,57%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校内导师对工程硕士培养,特别是对论文的指导发挥了很强和较强的作用;47%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校外兼职导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特别是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发挥了很强和较强的作用[3].
3.2利用先进的通信设施,推进信息化建设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比较,最大的特点在于工程硕士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不能及时与学校、校内导师进行当面沟通.采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迫切要求学校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手段,突破时空限制,逐步完善各个环节,以满足工程硕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学优点明显,除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外,还具有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减轻学习压力,轻松学习等特点,不失为一种快捷方便的教育方式.但远程教育需要良好的网络通信设施,对个别网络通信条件较差的地区会受到一定限制.
3.3加强产学研模式的构建
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生产与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科学研究来源于生产实践,是对生产实践过程的本质认识与原理分析.认识是否正确,原理分析是否合理,都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去检验.工程实践的生产需要科学研究的理论去指导,这样可以使生产事半功倍.工程硕士的教育需要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带到工程实践的生产中去,同时又反馈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正是建立它们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加强产学研究模式的构建,首要是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通过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让学生毕业后能真正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理论,解决实践中的工程问题,发展企业的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其次,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这是高校积极参与的动力.再次,工程硕士本身要发挥重要作用,在联系高校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现着产、学界优势的互补,并使学校的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使学员的研究由实验室延伸到工程现场,从而真正达到了产、学界的双赢.
3.4加强工程硕士工作管理,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平台
由于工程硕士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缺乏与教师相互沟通的平台.远程教育也不能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面对面的互动,碰到专业问题不能及时与教师联系.远程教育还缺乏教师当面授课时的互动,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的检验.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平台,需要建立教师、科研院所、企业与学生等之间的紧密联系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定期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3.5制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重在科学技术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其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的设置也应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硕士研究生对科研院所制定的课程培养计划还是适应或比较适应,但也有少数研究生(抽样调查约16%)不适应现行的课程设置方案.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工程专业硕士来说,掌握必要的法律、经管、文学等公共常识也是有必要的(抽样调查约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同时,对于专业内部不同的研究方向,课程的设置也应有所差别.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应遵循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材、强调学科结构的系统性、重视在实践应用中的适用性等原则.
3.6结合高校资源,突出特点,创立品牌
本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25220.html
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与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水平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研发水平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与保证.即使在一流的综合性高等院校里,所有招收工程硕士的专业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相当不容易的.对于大部分科研院所来说,突出专业特点,创立自己的品牌工程硕士专业,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发展方向.
3.7把握工程硕士培养的生源质量关
招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口.首先,要扩大宣传.可以借鉴高考招生的成功经验,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宣传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其次,在扩大宣传、优化生源的基础上,严把招生关.要严格报考条件,要把那些符合报考条件的工程技术骨干招进来;要严格专业综合入学考试,强调覆盖面;要加强面试和录取工作,面试应结合具体的工程问题,着重考察其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把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学员录取进来.这样方能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3.8规范培养过程
首先,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节.工程硕士课程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分散消化、分段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开设实践可根据学员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主要的课程教学环节一定要保证在校内进行.通过教学、实验、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给工程硕士学员补充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其次,要有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既要注意保证水平,体现与本科生教材的不同,又要照顾工程人员的实际应用.再就是把握好进校环节,一般的课程学习在学员单位进行,这样可兼顾到学员在岗工作,但有些课程必须在校内完成,而且要严格考核环节.
3.9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工程硕士科研院所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工程硕士的培养和管理.要制定出符合工程硕士特点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以及一系列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特别要加强异地工程硕士班的管理,以规范整个培养过程.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好工程硕士的培养基地,共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4结论与展望
4.1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促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重要纽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对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也显得更为关键.
4.2工程硕士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水平.教育质量抓不上去,教育浮于形式,最后极有可能出现“出钱买文凭”的现象,严重影响在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1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4
科学技术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