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改革论文范文文献,与协同背景下生教育改革探究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育改革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协同背景下生教育改革探究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改革及法律法规及研究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改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是政府、高校和企业等主体共同合作、共同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分析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弊端,提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论述如何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能够准确把握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方向,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关 键 词: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22-02
1协同创新的出现促进了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研究生教育的传统观念与模式已逐渐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在观念上,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重科研轻教学、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1]在课程设置上,当
关于教育改革论文范文文献
2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协同合作培养
2.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研究生教育多元主体观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中应坚守的原则、信念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思想保证.[2]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转变教育理念.一方面,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独立于社会,独立于政府,培养研究生的主体只有大学,研究生的教育要局限在象牙塔内,不能跨出大学的围墙.这种片面的认识观导致我国研究生教育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对于这种阻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传统观念要坚决予以摒弃;另一方面,创新教育理念,树立研究生教育多元主体观.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培养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每个培养主体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所起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因此,研究生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创新过程,仅仅依靠某一个主体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认清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树立研究生教育的多元主体观.
2.2依托“2011协同创新中心”,完善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名单,这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不仅是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局限于高校内部,注重基础理论的灌输,缺少必要的实践指导,培养出来的人才眼高手低,实践能力较差,不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所以,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基地,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适合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可以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具有一定前沿性的选修课程,在充分考虑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的同时开阔研究生的视野;邀请企业优秀专家或管理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举办研讨会、积极为学生创设科研实践条件.[3]另外,高校还可以联合企业或协同创新中心,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共同开发一些课程,并将其纳入研究生核心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建设的多元性与实践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3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3实行“双导师”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企业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相对而言,由于企业的优秀人才基本不参与研究生的培养,企业在导师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当前高校导师队伍建设跟不上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速度的情况下,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缓解导师队伍建设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实行“双导师”制也是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常用方式.这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学校有一个学术导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有一个实践导师,学习专业技能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双导师”制可以实现跨学科、跨单位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共享,扩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4]但在“双导师”制实行的过程中要明确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责任边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拔尖创新研究型人才.
3制度建设是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保障
3.1政策扶持是基础
政策扶持首先要体现在制订法律法规上,法律法规的健全将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协同培养过程的规范性.政府通过制订相关法律法规,使高校和企业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协同合作培养研究生机制,这种契约的法律约束使双方的协作关系能够长久稳定的保持下去,既保证了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也保证了企业在协同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真正实现研究生培养的“有法可依”.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研究生教育以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法治道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专业目录》等.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提到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又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保了研究生的协同培养处于一个适宜的法制环境,使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整个过程都处在法律的监管之下.3.2经费管理是重点
本篇论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2724.html
对于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除了要在法
关于教育改革论文范文文献,与协同背景下生教育改革探究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