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社会政策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型社会政策理与实践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政策方面论文查重,关于型社会政策理与实践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政策及经济发展及社会保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政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利国家的危机在于“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步伐,以便覆盖那些新的风险,比如与技术变迁、社会排斥或者不断增加的单亲家庭有关的风险”.[2]120吉登斯的论断使我们认识到,“福利国家的危机远远不仅是财政的危机,而且更是结构的危机,甚至还是福利国家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它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的危机”.[2]

在这种情况下,以英国的吉登斯为代表一批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开始了重塑国家合法性的努力,他们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福利国家的政府行政和社会政策的实践.作为“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吉登斯要求福利国家从观念到结构的更新:重新界定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改“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型国家",从个人争取政府的保护,转变为个人寻求“自主与自我发展",政府的功能应当从提供经济援助改变为进行人力投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全面调整.吉登斯明确提出了社会投资福利战略和积极福利制度、福利社会等概念,提出建设一种能增强社会包容性,但又不限制个人对自己风险的责任,鼓励个人积极创造的积极性福利制度的改革方向.这种积极福利不是要取消福利国家的开支,而是改变开支的方向,从福利消费支出,改为教育、培训、创造就业机会、鼓励风险投资、弹性的工作制度等社会投资支出.另外,吉登斯主张用“福利社会"的概念取代“福利国家",也就是福利不应仅仅由中央政府提供,应该调动地方政府、社会第三部门、企业和个人等共同承担社会福利责任.无独有偶,在大西洋彼岸,美国加州大学的社会福利学者詹姆斯米奇利(JamesMidgley)提出了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3]所谓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是一种把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整合起来的福利思想.米奇利回顾了促进社会福利的三个传统手段:慈善、社会工作和社会行政.他认为慈善和社会工作是针对个别对象提供物品和服务,或者提供治疗和康复;而社会行政则依靠税收来支持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这些传统的手段都没有从宏观结构上把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而发展的福利观正是要强调在与经济发展动态结合的过程中,通过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来促进人口整体的福利.

上述这些新发展战略和福利思想对西方国家的政府行政和社会政策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先的福利国家纷纷采取了应对新型风险和危机的措施,改革原来的社会保护体系,重新寻找社会政策的定位.社会投资型国家或能力促型国家(theenablingstate)的发展战略首先推动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

2.贫困的再认识:反“社会排斥"实践对政策转型的推动

近年来,欧洲学术界在社会政策的研究中非常重视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这一概念,有关贫困及社会不平等的研究都把注意力投向反对社会排斥,增进社会融合(socialintegration)上.所谓“社会排斥",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别人分享之".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4]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全球面临的社会问题使这一概念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在社会学、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领域被广泛使用,但含义已经被扩展和泛化.社会排斥被认为是“当一些人或地区受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如失业、技术缺乏、收入低下、居住条件恶劣、高犯罪环境、健康状况不佳及家庭破裂等等的困扰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的简称”.[5]这是有劣势地位“导致某些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并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剥夺)劣势"的“一个动态过程",它导致社会纽带的断裂.与社会排斥相对,社会整合意味着“社会要避免出现可能威胁社会稳定的巨大收入差距,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受教育、医疗和基本服务(如清洁的水、卫生和用电)的机会,意味着人民能够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重大决策,这也是赋权的含义”.[6]可见,社会排斥“不仅是表示收入的不足,而且表示在工作参与方面的不足.简而言之,社会排斥强调的是社会连接的断裂",“表现了比社会不平等更复杂的意义".“从贫穷的概念到社会排斥概念的转换,这实际上是一个概念的转换和观念的转换结合的过程:从静态到动态、从注重分配到注意关系”.[7]概括而言,社会排斥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它不但含有经济资源上的长期匮乏,尤为关注的,是人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文化上和政治参与上被长期隔绝的状况,这种可称之为个人长期无法实现的某种能力和功能的匮乏,不仅可能导致经济贫困,甚至使被排斥者不能享受到公民地位所赋予的公民政治及社会权利.而这种权利不可能依靠提供经济援助和保障救济来赋予.

社会排斥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社会政策对贫困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法,而注重考察多层次的不利条件如何使社会的边缘群体(如穷人、老人、单亲、新移民、失业者等)陷入缺乏维持最低标准生活的能力,从而被排斥出主流社会.社会排斥概念的提出,使得对贫困问题的界定扩展到社会地位与权利等非经济因素以及基本能力的被剥夺和机会丧失等方面,凸现了贫困与社会秩序、社会不同的行动者(社会政策的主体)之间的关联.这就意味着解决这类老问题需要新的价值观和视角――从政府控制下的经济再分配或市场竞争中的自我依赖过渡到各种社会机制并用.在政策主体和服务传递机制上建立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志愿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探讨它们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实现社会福利上的责任共担.在政策对象和服务资源的提供机制上,倡导积极就业政策,重新评估人的需要和能力,将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成果用于社会福利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同时通过减免税收、低息贷款等方式促进经济的生产就业;消除社会福利对象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强化社区内外合作关系,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等等.总之,围绕着社会排斥的研究,不仅促使了融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于一体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而且有关社会排斥的研究和政策设计还为应用和检验发展型社会政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欧盟:超国家的政治力量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推进

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使各个民族国家在主权范围内纷纷改革福利国家原来的社会保护体系、实行发展型的社会政策,而且在超国家的层面实行社会政策的联合与协调,推行发展型社会政策,反对社会排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这方面作出实质贡献、最值得关注和总结的当数欧盟.

自1997年《阿姆斯特丹条约》以来,欧盟在越来越多的政策性文件中,贯穿着一种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社会政策不是一种负担或者成本,相反,它是一种生产要素.经济和就业的持续增长是基本的,但是,仅有经济和就业的增长,还不足以确保社会整合;投资于就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同样是必要的,这将加速和维持经济和就业的增长,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使人们有能力应对未来包括国际竞争在内的种种挑战.这种理念集中体现在2000年3月的《社会政策议程》中.

《社会政策议程》是欧盟为实现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复兴目标所作努力的一部分,它力图确保经济政策、就业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积极的、充满活力的互动.它的指导原则,是强化社会政策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作用.为

1 2 3 4 5

社会政策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型社会政策理与实践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

初三政治小论文

政治课程论文

政治学硕士论文题目

高三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400

八年级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政治生活

政治类论文

政治小论文初中

新课改政治论文

型社会政策理与实践(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