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合肥破立之道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城市建设相关论文怎么写,关于合肥破立之道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城市建设及城市及要不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城市建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5年时间.2000年―2005年间,郑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高达529.7亿元,其中郑东新区投资就达到232亿;长沙投资482亿,武汉323亿,南昌为200亿.反观合肥,5年只投资了110亿,相当于郑州和长沙一年的城建投入,在6个中部省会城市中仅高于太原.面对已经慢了半拍的城市建设,合肥如何抢抓机遇?继“大拆违”之后,2006年3月16日,合肥正式启动新一轮“大建设”,可以说,这样一个先破后立的思路,是对长期发展不足所进行的“补课”.
“大建设”是继续恪守既定城市框架,还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合肥的城市空间进行审视.合肥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合肥建成区2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也在224万左右,基本达到“国标”――每平方公里1万人这一底线,城市的环境容量急需进行疏解.从市区来看,合肥道路面积2809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并不低,但道路标准不高,道路框架没有拉开,缺少城市快速通道;加之,城市多为平面交通,还有不少断头路等等,因此,合肥的堵车状况并不亚于上海和北京.
据预测,按人口发展速度,到2020年,合肥城区人口将突破500万.很显然,合肥既有的城市空间已经不能承担未来城市发展之重.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空间难题并不独存于合肥一地,纵观周边各省会城市,又是如何求解空间难题的呢?
早在2002年5月,南昌按照“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启动规划面积50多平方公里的红谷滩新区建设,目前已经雏形初具;2003年1月,郑州开发建设郑东新区,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起步区33平方公里;2005年,武汉投资200亿启动建设武汉新区;而长沙也抓住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机遇,构建“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重点建设河西新城、星马新城、城南新区.
兄弟城市已经专美于前,合肥又将如何寻找城市发展新空间?
在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北新面前铺满了合肥历轮城市规划图,黄北新为《决策》记者分析,合肥往东发展不现实,因为快到肥东县城了;往北呢,有江淮分水岭;往西发展,有大蜀山和两大水库,是全市的水源地;往西南是肥西县城.因此,只有在二环路以南、巢湖边上那一块土地,算得上是合肥未来10―20年最适合发展的地方.
于是,合肥推出《合肥市2006-2020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的思路,推动合肥向“141”布局扩展,即改造提升核心主城区,在主城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4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兴建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
合肥的城市发展空间从此豁然开朗,一座现代化滨湖城市开始拔节生长.
大变化
自2006年3月“大建设”启动以来,合肥共新建扩建道路211条、桥梁90座,道路总长406公里.建成道路147条、桥梁51座,通车里程达287公里.截至2008年上半年,由市本级承担的大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59.88亿元.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39055.html
两年时间完成259.88亿元,是合肥整个“十五”期间城市建设投资总额的两倍以上,这是一个合肥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合肥的城市建设是不是太超前了?会不会给政府带来债务负担?伴随着“大建设”的推进,少数干部的“恐大症、恐快症、恐新症”也接踵而至.
“三恐”症状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建思想的遗存.2005年以前,合肥城市建设和管理长期形成的投资和建设体制秉承“量入为出”理念,城市建设者恪守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建设中小城市,人们可能还未能发现其弊端,但是要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城市管理者的头脑必须向“办多少事,找多少钱”转变.孙金龙认为,搞城市建设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动态地考虑大建设带来的发展收益.
诚哉斯言.现代大城市建设中合理的组织方式是把相关的系统一次性建成,例如,在改造城市道路体系的时候,需在路下埋设的给排水、供热、供气
关于城市建设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由此可见,政府超前进行城市建设,甚至是负债建设,既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改革开放的需要.2006年,合肥市宣布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十一五”期间,全市将通过财政在基础设施上投入450亿元.然而,2005年,合肥市财政收入尚不足60亿元.依靠这样的基础,真的能够完成这个庞大的投资计划吗?
2006年,合肥市委、市政府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6月12日,“合肥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过政府直接或间接融资,合肥市打开了过去项目单位单独融资困难的局面,逐步建立起财政投入、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合肥的城市建设真正走向了“办多少事,找多少钱”开放的建设心态.
大建设不仅仅推动了城市建设者的头脑转型,同时也塑造了现代化大城市的开放气度.2008年9月,一位细心的合肥记者发现,备受瞩目的“安徽第一路”长江中路改造工程悄然完成,作为国庆献礼工程,通车当天没有剪彩活动,甚至市民连施工单位的爆竹声都没有听到.而在更早前,“畅通一环”最大的立交桥四里河立交桥同样没有庆典仪式;今春“一号工程”清溪东路蒙城路下穿桥、黑池坝桥,乃至桐城路下穿桥等,都是热腾腾建设,静悄悄完工.
其实,上述任何一个项目都堪比上世纪90年代合肥的五里墩立交桥工程.但是,当年大桥竣工之日,合肥万人空巷争看“五里飞虹”的壮观场面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正是因为“大建设”带给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变化成为一种常态,再浩大的建设工程在人们眼中都成了稀松平常之事,没有了惊叹和感喟,一座城市在人们注视下静静成长.
谈到合肥大建设带来的改变,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感慨说,合肥的天还是那块天,地还是那块地,干部还是那么多干部,但我们在体制上和机制上,做了一些改革,打破了一些束缚我们发展的条条框框,破除了一些妨碍我们加快发展的体制弊端,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大变化.
关于城市建设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合肥破立之道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