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传播学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传播学及新闻传播及学术期刊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传播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合情合理的,因为我国的学术期刊不是属于某个学术协会,而是由某个学术机构或大学主办,即所有权归一个具体学术单位.虽然我国的学术期刊对发表的论文也有严格要求,实行了盲审,但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必然会导致非学术因素(往往是不成文的潜规则)影响对论文的甄选,我国学术期刊会无奈地实行双重标准,即多数论文采用盲审,但也有个别论文发表是毋需通过盲审的.[33]本文无法断定我国学术期刊中的上述问题即是导致研究主体相对集中的唯一原因,但本文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2、说到共同之处,应该说中美两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存在较多共同之处:中美两国期刊论文的总体类型、涉及的媒体种类以及在突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内容方面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例如,尽管网络的发展十分迅猛,但印刷媒体仍是中美两国新闻传播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这也折射出印刷媒体在这两个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力.中美两国新闻传播研究都在关注各自社会和学术环境中的焦点话题,反映出中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独立性以及两国学术传统的独立性.
而两国期刊论文在大众传播研究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同学术环境对新闻传播学的影响.中国论文的研究重点是新闻业务、新闻史以及传播者和传播内容等问题,这反映出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正处于由以往的新闻学占主导向新闻学与传播学逐步融合过渡的趋势,也说明我国文人办报、强调写作技巧等传统余绪未断.[34]我国学术期刊论文偏重大众传播,一方面说明大众媒体在目前我国社会环境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播学舶入中国后,大众传播是最便于与当时中国学术传统嫁接的部分,由于缺乏相应学术传统的支撑,其他非大众传播(如自我传播)形式的研究则未能引起我国学界的重视.
美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已较为成熟,对新闻传播学边界的划定也较为一致,不需要经常讨论其体系性和框架性的宏观问题,而这些话题在中国都还有必要进行讨论.[35]因此,美国期刊论文的研究越来越细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两国的学术传统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3、中美两国期刊论文在研究范式和研究规范性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首先,中美学术期刊论文在“研究范式”使用上可谓大相径庭.美国期刊论文基本可以归入三大研究范式,尤其偏好量化研究;而中国则偏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思辨型研究,美国学界所倡导的三大学术传统虽然在中国期刊中也有出现,但绝大多数还是“其他研究范式”.这说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阶段,同时亦处于一个相对多变的阶段.
学术规范是学术传统的具体体现.总的来看,美国期刊论文较为注重学术规范,而中国期刊论文相对不注重这些“西方式”的学术规范.应该说这是两国上述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的必然延伸.
针对美国学术研究而言,是否存在着过分强调学术规范的形式,而相对忽视其研究实质意义的缺憾?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研究规范或流程是有必要遵守的,因为这有助于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但他们同时也认为,近年来好像没有出现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36]能提出像“议程设置”、“培养与分析”以及“知沟”那样的理论.但也有学者认为美国学界经过一个阶段的“沉默”,新的理论突破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37]
就中国研究而言,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宏观思辨学术传统有时使得我们的研究规范过于“百花齐放”,致使因为缺乏规范而无法切实提高我们的研究质量.同时,另一个需要防范的问题是我们在向美国学习量化研究规范的过程中可能会只关注量化研究的形式而没有掌握量化研究的实质,使得很多所谓的量化研究只徒有其表,数据表格一大堆,但无法展开论述,有效结论寥寥数语.[38]
尽管中美两国学术传统在研究范式与研究规范性方面有较大差异,但两国学者一致认为学术研究的创新高于一切,而学术研究的形式则属次要问题.本文的数据也显示中美国期刊论文能进行理论创新的并不多,多数期刊论文还停留于理论使用与解释层面.而两国学者在访谈中都对两国期刊论文理论化程度的低下也表示了担忧.
4、讨论:如何理解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间的差异?
上文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范式与研究规范性三个维度比较分析了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的异同.本文认为中美两国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的这三个维度均与各自的学术环境和学术制度有密切关联:
首先,中美两国的研究主体(即论文作者)都生活在各自的学术环境中.上文中提及的中国期刊论文作者相对集中和美国期刊论文作者相对多元的趋势都是与中美学术期刊所有权的归属直接相关.这说明目前两国学术传统中研究主体的分布趋势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由两国研究主体所处的学术环境(或者说学术制度)所造成的.
其次,中美两国研究内容的特征更是对其学术环境的有效反映,而且随着学术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美国学术环境相对稳定,人文学科发展较为成熟,因此美国学术研究内容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研究规范相对稳定和有序;而中国学术环境尚处于不断的变动中,人文学科的发展处在一个不断融合的时期,因此我国的学界常有体系性和框架性的“宏大叙事”,研究话题也不断变化,多以大众媒体为主,但时常处于无序的状态.[39]
尽管如此,两国研究又在不断凸显富于本国特色的内容,以满足各自学术环境的需求.这也说明就研究内容而言,不应该过分强调国际化,相反应保持各国研究的本土化特色.
最后,中美两国的研究范式与研究规范性也与两国学术环境有关联.美国虽然仍旧崇尚以实证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但“批判研究”和“诠释研究”的研究思路和范式越来越得到认可,且已出现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趋势,注重将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引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40]中国文史研究的独特传统历来重思辨,这使得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往往重视直觉而忽视推理,重视个性而相对轻视规范.虽然研究思路较为宏观,但研究范式的运用则相对随意.自引入传播学以来的30年间,不仅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在不断加快,各种学术流派和研究范式的争论和融合也在不断深入.而这种状况都与中国不断变化的学术环境有关.
中美学术传统的研究范式尽管存在差异,但双方学者都认识到研究范式和规范是为研究本身服务的,并且不同研究范式各有所长,应当取长补短.研究规范虽是手段,但有效的论证和研究都离不开合理的规范,这样才能逐步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学术传统,这已成为两国学界的共识.[41]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无论就其研究主体、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范式与研究规范性而言,差异均大于共性.而这些异同均与两国的学术环境息息相关.中美新闻传播研究都拥有各自独立的学术传统,而对学术传统的评价与解释有必要将其还原至其所处的学术环境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这样就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两国学术传统间的静态差异,并且有利于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认识中国学术传统的现状,既不排斥也不盲目崇拜美国(包括其他国家)的学术传统.
五、结语:兼论我国新闻传播学发展
作为结语,本文认为我国的研究主体还是相对集中,这不利于建立公平的竞争学术机制和开展有效的学术交流,也不利于提高总体研究水平;尽管我国与美国的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共性,但我们目前还是较为偏重大众传播,研究视野有待拓展;就研究范式和规范性而言,我国在继承思辨传统所长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研究方法使用以及论证过程的规范性.
相比之下,应该承认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确实存在需要改进之处,但要改进我国学术传统必须要了解其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的合理性.
如前所述,学术环境影响着学术传统,因此本文认为改进学术传统必须以改善我国
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