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方面论文范例,与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回顾与前瞻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传播学方面论文查重,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回顾与前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传播学及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传播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本文检视传播学界对传播学本科教育以及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并从传播学视角分析课堂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传播学教育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建构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2001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批准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传播学教育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新闻教育的依附程度.然而,传播学与新闻学教育的关系,传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等众多问题的不明朗影响着传播学教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将简要叙述近几年传播学专业教学研究状况,概括本科传播学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研究,并对本科传播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性意见.
一、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即传播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传播学教育大众传播化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播学教育的新闻化源于传播学与新闻学一直以来的界限不清晰,两者的胶着导致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并为新闻工作者所研究,而新闻学界对传播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大众传播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现及其在新闻实践工作中的理论支撑作用激发了新闻界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研究兴趣,这又促进了研究成果源源不断的出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循环的过程推动了大众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大众传播学在高校和学界得以广泛快速的传播.
然而大众传播学的教育并不等同于传播学教育.在教学中,从专业名称的确定到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都面临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学的问题.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近几年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热议,而学界教育界对传播学这个学科的认知仍尚待清晰.
学科认知影响着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高校传播学教育与新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程度重合的现象,对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传播学课程和新闻学进行差异化细分.在细化课程方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传播学专业开设了传播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与文化、传播与科技、网络传播等丰富的课程.
对于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教材的使用和师资结构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刘海龙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传播学教材作了如下概括:教材引进侧着大众传播理论;泛泛的概论介绍偏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考察还比较少;在理论范式的介绍方面也还不够开放,仍是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之,大众传播教育只是传播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化一方面使教育界和学生对传播学的认知狭隘化,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化指导思想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则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2 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显著.急需引入新模式
在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中,教学模式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陈旧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与新时期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不适应.在学界已形成了共识.
传播学教学基本是介绍欧美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但经典的传播现象和实验则无法还原给学生,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容易形成教师一人独讲的教学情状.由于传播学的理论知识面较宽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本科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易演化成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知识,从学科历史、学科人物、概念、概念区分到模式、理论、研究方法等等,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则让学生疲于记忆.在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往往无法了解传播理论的由来,也无暇透过社会的传播现象去理解理论.
学者们深谙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呼吁改进课堂教学和引人互动式教学模式.
1 改进课堂教学
传播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和解释传播活动与传播现象.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些传播学理论较为深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要求传播学教学重理解和运用,在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理论知识.对此,李薇认为,对一些比较深奥的传播学理论可以变换教授方式.通过举例法、阐释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搞懂理论内涵;注意深与浅结合;同时要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的问题形象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在教学的操作方法上.陆桂生和黄丹主张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理论,形成传播学基础框架理论;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从本土化出发批判思考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传播现象,学以致用.
张玲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将“经典理论解析”、“相应案例引入”、“传播实务实践”和“学术前沿启迪”作为以课堂教学为始端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于传播学本科教育而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传播理论的学习而实现对理论的活学活用.
2,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者们从国内国外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三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开放动态的教学模式、建构性学习模式、工作坊式教学.
(1)开放动态教学模式
开放动态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静态的教师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而言,学者徐协认为.这种模式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堂的开放.传播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动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如提问与解惑相结合,这是教学方式上的开放.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也要开放:教师和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下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空间的开放意味着学生要拓展第二课堂.
河南大学郭奇也论述并在教学中实践了相类似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作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2)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选定;3)鼓励学生搜集传播案例,建立案例库,并在课堂上剖析;4)创设课堂对话情景;5)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2)建构性学习模式
建构性学习模式强调为了理解而学习,通过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意义结构.这种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意义的建构而学到.
复旦大学谢静归纳出了建构式学习的两大程序:一是学生在课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阅读,教学不局限于教材,教师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等于是重视个案研究,老师会提供很多个案.供学生课上讨论或课后分析,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后在课堂上陈述与讨论.
建构性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演变为自由课堂,这是一种由教师确定主题并进行指导,学生课下准备资料、制作教案、组织课堂充当传授者的教学模式.自由课堂打破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和串联者.在自由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景,即自由的气氛;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课堂上充分讨论.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已为南京医科大学的健康传播学教学所采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设计和评估体系,这为其它高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3)工作坊式教学
工作坊式教学是由高红玲提出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以“传播学研究方法研讨及实践操作”为教学主题的选修类课型进行了教改试点.这打破了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实现“知”和“行”的对接,加速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工作坊式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1)由科研项目带动;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合作过程,即科研项目的策划、论证以及执行的全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
传播学方面论文范例
(4)科技汇流下的数字多媒体教学
台湾文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庆祥认为,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在科技汇流下亦面临了教学方法转向的冲击.如何将数字化的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中,设计出具学习成效的数字媒
传播学方面论文范例,与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回顾与前瞻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