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什么是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信息时代视角下的文剽窃治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什么是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信息时代视角下的文剽窃治理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什么是及计算机及和法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什么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的又一重要原因.

4.竞争激烈化、评价体系偏颇

在对科研人员以论文、奖励数量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体系下,论文成了评职称、拿学位、机构证明科研实力的硬性指标.时展,人类社会科研实力不断提高,把论文作为各类评审的绝对参考依据,出发点是继续推动科技进步,无可厚非.可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特殊的发展现状下,[14]院士、教授、研究生等科研人员数量的巨额增加,在信息时代人人努力使自己更出色以参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极易造成人们行为失范和伦理功能失效,特别是一些忙于政务的官员型学者,为了经济利益和名誉地位而实施剽窃,铤而走险.

这类案例屡见不鲜,以“赵青申报教授的论文涉嫌抄袭”为例[15],2010年10月,中国音乐学院教师赵青的教授职称申报论文《台湾校园歌曲回眸》被指涉嫌严重抄袭.从5月发表到10月申报,这篇论文到底是正常的研究成果还是单纯为了教授职称而写,实在让人怀疑,而问题的背后除了与其自身学术素养紧密相关外,当前的评价体系无疑是这类恶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二)主观方面,版权意识淡薄

在信息资源逐步成为最主要的社会资源时代环境下,信息总量、信息传播速度、信息处理速度和信息应用能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论文剽窃的辨识难度也随之加大.在没有明确的中文文献引证规范现状下,许多学术素养不高的人抱着侥幸心理,在巨量信息中实施论文剽窃,特别是一些院士、教授等年龄较大的学者,受传统“天下文章一大抄”,“窃书不是偷”错误观念影响,版权意识本来淡薄,对网络了解又相对较少,在反剽窃态度上不够坚定,有的甚至会将错误观念传授给科研新人,造成恶劣后果.以近期的“抄袭门”事件最为典型,面对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的博士论文约2.7万字涉嫌抄袭,其博士导师的回应是:“这很正常,没有错误!”[16]这不仅是导师自己版权意识淡薄的表现,更是助长了学生以后科研道路上的剽窃之风.

三、论文剽窃的治理与防范

科技治理,“以暴制暴”

论文网络化、规模化、系统化的表现形式是巨额的论文数量和庞大的杂志种类,如果还是单凭肉眼、人工等方法去鉴别论文剽窃会十分困难,这就需要研发完善论文识别系统,利用科学技术防范和治理这种不端行为.

当前,相关的论文识别系统主要有siff、COPS、dSCAM、KOALA和Check等,大力将其推广和普及使用,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对所有论文进行技术识别,对一些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论文更是要多次识别、严格识别.充分利用科技进行监管,“以暴制暴”,既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治理和防范论文剽窃的有效措施.

学界规制,净化环境

随着我国著作权法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行为逐步进入了民法的调整范围,但习惯上,我们仍然会只把盗窃有形财产的行为视为盗窃.传统习俗和立法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论文剽窃的预防和治理进程,所以,通过立法形成一个清晰的定义和明确的标准规范治理论文剽窃,似乎是当前我国构建健康学术环境的一个不错选择(有学者就提出在刑法中增设“剽窃科学研究成果罪”的建议)[17],但应该看到,剽窃和盗窃并不是完全相同,二者的行为对象有无形和有形之别,相比较而言,无形财产在网络虚拟化的环境里,通过法规去保护,难度很大,所以,作者以为借鉴西方国家学界自律的做法,可行且必要.

经验也已经表明,凭借公权力去维护正当学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效果并不好,如果依旧按照公权力进行操作,可能会重复当前同样的错误,所以,学界自律应该尝试,首先,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引证规范,由一个学校、一个出版社率先推出一个实验性标准,在竞争中不断形成优势,最终在实践中达成共识.然后,学界都“按章办事、按部就班”,即省却麻烦,又能有效预防和治理论文剽窃,净化学术环境.[18]

信息时代视角下的文剽窃治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什么是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体制改革,从严处理

既要建立一个对科研人员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适应科学研究规律,又要治理剽窃,推动科技进步,这就需要体制作出合理调整.

首先,改变评价科研人员以论文、奖励数量为主的现状,实现以创新实际贡献、创新发展态势、创新质量水平评价为主的跨越.其次,允许以其他研究成果代替论文,特别是在大学生、研究生学位问题上,可适当考虑他们其他方面的学术成果.再次,从严处理,设立专门监管部门,形成一套完整的反剽窃体系,一旦发现不端行为,单位坚决取消评审资格,高校收回学位,杂志社撤销论文,计入个人诚信档案等.

(四)观念教育,德育治理

社会转型,时代变革,很多科研新人特别是广大学生群体,极易形成不健康的学术理想,需要加强这一类人群的观念教育,预防剽窃.这一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大学在网站、学生手册等位置设置有关剽窃问题的专题,告诫学生何为剽窃、剽窃有何危害、如何避免和剽窃行为会受到那些惩罚.第二、为研究生专门开设包括剽窃在内的学术规范课程,学习引证规范.[19]第三、导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反剽窃等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培养其高尚的学术素养和学术理想,对所教学生的毕业论文负永久责任.

(五)公开监督,鼓励参与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科研成果特别是论文作品公开透明带来了便利,也为大众参与、监督论文剽窃带来了契机.

第一,科研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更多的特别是一些影响力大的论文公开,既方便学术交流,又可让其经受大众的检验.第二,国家建立专门网站,鼓励大众参与举报、监督.第三,政府积极响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学术人(方是民、邓正来、杨玉圣等),鼓励他们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揭露论文剽窃.

参考文献:

[1]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方流芳.学术剽窃和法律内外的对策[J].中国法学,2006(5).

[3]参见StuartP•,Green,Plagiarism,Norms,andtheLimitsofTheftLaw:SomeObservationsontheUseofCriminalSanctionsinEnforcing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HastingsLawJournal.11(2002),载郑政蓉.剽窃的法律认定与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参见鲁景云.谈古论今说“剽窃”[J].编辑之友,1996(3),载郑政蓉.剽窃的法律认定与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6]郑政蓉.剽窃的法律认定与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陈广仁.学术“抄袭、剽窃”的界定[M].科技导报,2010(28).

[8][9][18]方流芳.学术剽窃和法律内外的对策[J].中国法学,2006(5).

[10]吴汉东等著.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据《网易探索》2010年9月17日报道,一位资深出版人称中国5000家左右中文学术杂志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大学学报,许多中国的杂志正转换成以英文的形式发行以提高它们的影响力,而且目前已有200多本英文科技杂志是中国出版的.

[12]史彦军,滕弘飞,金博.抄袭论文识别研究与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1).

[13]吕蓓.论学术剽窃的法律治理――从行为认定和法律后果的角度探讨[Z].学术批评网,(

[17]参见杜勤:增设剽窃科学研究成果罪的立法构想[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19]江新华.美国大学防剽窃教育的主要特点极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7).

1 2

什么是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信息时代视角下的文剽窃治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高二政治哲学论文

高中政治学科论文

初中政治论文800字

学生政治小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

政治初中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

政治议论文

思想政治方面论文

高中政治文化论文

信息时代视角下的文剽窃治理(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