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识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跨文化角度试评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的语言现象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通识教育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跨文化角度试评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的语言现象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通识教育及英语语言及文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通识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对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Newsprogrammes”(新闻节目)中的英语语言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重点考察了2007年2月至3月期间(春节和“两会”――两件中国人的大事集中阶段)的有关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希望有助于人们了解跨文化语境下英语新闻的传播效果,促进跨文化传播质量的提高.
2000年创办的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English.省略),即央视英语频道网络版,是继中国日报网站(1995)、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英文版(1997)、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办的中国网英文版(1997)和《人民日报》的人民网英文版(1998)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对外传播“扩音器”.
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主要介绍英语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以新闻和新闻性节目为主,报道中外新闻时事和重大事件,其他还包括专题、文化和文艺类节目内容,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和自然风光等,形成了文、图、声、像整合在一起的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其页面独立成型,在安排上完全按照欧美国家互联网的使用习惯.这些优势使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央视国际网站新闻频道和英语频道同时对伊拉克战争进行了细致周密的报道,网站日点击率最高达到了3.省略全球网站流量排行中,央视国际网站名列第75位,创历史新高,名次位于国内媒体网站第一位.
中西语言哲学观比较
众所周知,中西方人们在语言使用上存在差异,这是因为他们对待语言和言语的态度不一样.语言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而言语是说话者所说的具体内容.
跨文化学者贾玉新认为,中国文化对言语持谨慎态度,接近入世观,如果说老子“道可道,但不可名”的思想说明其对语言持完全否定的态度,那么孔子的语言观是谨慎的.他主张谨言、寡言、戒言,甚至讷言.孔子教育弟子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并推崇“仁者好静”的思想.因为“一言败之,惜也”.孔子的这种入世的语言观旨在治世达到和合,即最高境界的和谐.而西方对语言观持积极态度,接近创世观.他们认为,语言的功能在于达到“最明晰、最准确而合乎逻辑地说服和改造别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都是通过演讲、辩论说服别人或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因此,辩论或言辞对抗被认为是一种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其实,中西语言观的差异也是儒教入世观和基督教创世观两种不同文化的一个侧面的体现.
一般来讲,崇尚基督教文化的西方世界以个人本位为主要取向,鼓励向外延伸和扩张自我,所以西方人较为健谈,而且善于表达自我,有影响他人的强烈欲望.而以儒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强调群体意识,主张自我压制和慎言,所以,传统上讲,中国人在交往中比较保守,往往不会积极表达自我,而且讲话尽量婉转含蓄,避免对立,以创造和谐的氛围.
因此有人讲,“对西方人的言语信息的译码,有个对信息压缩的过程(reductionprocess);而对中国人信息的译码应有个扩大的过程(enlargementprocess).”
中英词汇的文化内涵比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因为文化不同,相同的中英文词汇的文化内涵会有差别.贾玉新教授把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概括为四类,关世杰教授在其著作《跨文化交流学》中也提出了相似观点.综合两位学者的看法,本文将这四类词汇更为清楚地概括为:
1.全冲突词汇:词语字面意义相同,但文化内涵截然相反;
2.半冲突词汇:词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
3.全空缺词汇:即文化缺项词汇,是各自文化独有的词汇.它们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4.半空缺词汇:词语字面意义相同,但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
首先是文化内涵截然相反的全冲突词汇.比如,汉语中的“个人主义”常常译成individualism,因为国内出版的各种“英汉”和“汉英”辞典均将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视为对等词.但是这两个词的深层文化内涵其实是不同的.对于个人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显然它是个贬义词.而individualism在美国文化中基本上是个褒义词.它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权利以及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核心,是美国社会所倡导的精神.
再比如,汉语中的“龙”是褒义词,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或“龙子龙孙”,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代表着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含义.而英文中的“dragon”则有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龙”是极其凶残的巨兽,吞食人类和动物,并制造水火灾害,危害人类生存.因此,我们对内宣传说“亚洲四小龙”,但对外传播时往往说“亚洲四小虎”.
第二类是文化内涵部分相同的半冲突词汇.我们常把“人文学科”译成liberalarts.中文的“人文学科”一般指“教学上对文学、语言、哲学、历史、经济等学科的统称”.它是相对于理科的一个概念,而且意思比较狭窄.而在英美文化中,liberalarts是与职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意义很宽泛,指“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即那些教会人们如何思考的课程,而不是那些发展实际技能的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同时也包括数理化等自然科学.通俗地说,是文理兼顾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提供这类通识教育的大学就叫liberalartscollege.
这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78310.html
第三类是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全空缺词汇.比如“缘分”,它是一个与佛教相关的
关于通识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第四类是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
关于通识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跨文化角度试评央视国际网站英文版的语言现象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