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相关论文范文,与红歌的政治美学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流行音乐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红歌的政治美学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流行音乐及政治性及政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流行音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1450;其政治美学在悄无声息地演化.表面看起来,它是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一类的歌曲中,被一波一波不断演进的歌曲潮流改变了颜色,不断被更改;实际上,“像成者也”(《乐记》),歌曲只是事物的表象,真正变化的是人心,红歌及其政治美学的式微,发生在早已发生的人心的变化上.红歌及其政治美学,退潮的速度非常之快.仅仅五年之短,它原有的内核已经大变.
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巨变之大、巨变之快、巨变之多,使人们很少反省追问:曾经的时代主流,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将亿万人民凝聚在一起的时代精神,何以一下子就不见了呢
我推想,有这样的几个关键:
红歌及其政治美学之上,确实是一个统一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万众一心,极其广泛;大公无私,极其彻底.它有人所共认的集体的事业,人所共认的集体事业的目标,神圣的未来理想社会,神圣的人类伟业;所有人等,均匍匐在这个基本认同之下.个人的人生,在这个宏伟的目标、神圣的事业中,被赋予了神圣性,获得了毫无疑义的生命价值,由此产生光荣、自豪、骄傲,产生人生前途的无限光明感觉.红歌及其政治美学,其实是在这个宏大建构中矗立起来的音乐丰碑.
打开国门之后,“我们的幸福生活”在发达国家面前现了形,政治宣传失去了诚信;“文革”结束后,领袖的政治错误被披露,“神圣”露出了它不神圣的背面;经济搞活、发展、先富起来等在政治目的、社会目标全面转向经济的方向之时,价值体系也在位移,物质生活的意义和私利,登上了台面;共认的集体的事业,未来理想社会的目标,逐渐变得模糊;统一的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便在这个过程中离散、淡出.
歌曲风尚的变化,只是以上这个无比广泛、无比深刻的社会大变局的反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邓丽君歌曲中,个人情感被肯定.
20世纪80、90年代,眼花缭乱的流行音乐,将个人世界的意义不断地表达;1986年,崔健唱出了《一无所有》.在国人的广泛回响和普遍认同中,这首歌呈示了这样的现实处境:物质赤贫,精神失落,一无所有.2009年,在改革开放30年的一系列歌曲回顾中,这首歌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志性作品.
如何凝聚人心:老红歌遇到新问题
2010年代,个人思想纷杂,价值极为多元.在歌曲的世界里,港台歌曲、流行音乐轮番登台,占据了文化生活的主流.“100首红歌”,对这部分作品也有留意,虽然比例不大,港台歌曲、大陆流行歌曲却都有入选,一共8首.
个人主义、价值多元的世界,与红歌及其政治美学的世界,完全是两个世界.表面看都是爱国歌曲、民族颂歌,内里的复杂、矛盾,一言难尽.
举两首歌曲为例:《东方之珠》表达的,不单纯是对黄色脸孔、中华民族的归依之情,其更大的主题,是对香港未来的思考;《龙的传人》诞生在1978年的台湾,其时台美断交、中美建交的消息传来,在官民两界引起“政治地震”,民族主义和反美情绪一时高涨.它们与大陆的主流政治并非一路,论及红歌政治美学的核心――集体的事业、共同的目的、服务于政治的要求,流行音乐就是流行音乐,意义纷杂,立场和态度完全不同.
眼前这个价值多元的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并不全然是欢乐、自由、活跃、丰富,它也同时在展露令人忧心的面相.人心的离散,道德的失范,精神的寡薄,拜金的疯狂,使社会肌体不断遭到侵蚀、毁坏.
当前的中国,特别需要两个东西:凝聚人心,道德立范.
红歌及其政治美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重新提起、关注、讨论.对一个国家来说,对民族的事业来说,凝聚人心,实在是最基本的事.
凝聚人心,道德立范,面对的却是最深层的问题.歌曲能够凝聚人心,但能够凝聚人心的歌曲,从来有一些基本条件,那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精神.今天,在凝聚人心的道路上,这样的问题会被时时追问:我们共同的目标有吗,是什么准备要追求的、人所共认的价值观是什么集体的事业何在、使命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摘自6月9日《南方周末》.作者为该报特约撰稿人)
流行音乐相关论文范文,与红歌的政治美学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