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类论文范文检索,与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文化产业类论文发表,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化产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40;文化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也表明“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持久生命力,只有真正的民族化才能有效的国际化”.2、中国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传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这为文化产业发展中吸引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将本民族文化特色推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一方面,由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使其对外来文化的拒斥变得越来越小,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也使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地融入到世界一体化当中,使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文化在包容与开放之间,始终保持着民族文化特色,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将会对目前仍是西方一统天下的国际文化市场增添极具精神和经济价值的文化内容和产品形式,这不仅使本民族的文化以民族特色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也将丰富和完善国际文化市场,促进建立更趋合理的国际文化贸易格局.
五、政府政策积极推进
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不同,我国政府非常注重文化产业政策,整合力量,出台政策,鼓励扶持,推进文化产业快速、超越式发展.
西方自由经济理论认为在经济领域政府干预越少越好,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普遍真理,不能不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一味套用.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集中有限的资源走向跨越式发展,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则需要扮演更积极、更灵活的角色.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所说的:每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政府.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在发挥政府的宏观和政策调控功能方面有很大的作为.政府在法律、政策制定,在产业体制框架、投资、融资、税收、出口鼓励以及专利注册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创造、制定了推动国内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法规、社会和经济环境,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与国际产业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较快地占领国内主要市场并走向国际市场.
六、历史阶段优势鲜明
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后发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可以直接吸纳先进技术和其他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的经验,其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而速度则可能快得多,因而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追赶或超越先进国家.
我国的文化产业,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虽然起步晚,基础弱,但是只要认识清晰、目标明确、机制科学、勇于创新,则完全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走新兴工业化道路,使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复兴的重要环节.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点,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之一.特别是一些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旅游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更可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我国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带来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以及国际上对中国文化产品兴趣的增长为我国文化产品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这些条件过去都是不存在的,他们都可以形成我国文化
产业发展的阶段优势,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注释
①郝相礼:《西部文化资源效益的实现形式》,中国文化报,2001年7月18日,第3版
②邱红杰:《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新华网,2007-2-27
③文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大关系》,文化研究网.culstudies.,2004年4月1日
参考文献
[1]郝相礼:《西部文化资源效益的实现形式》,中国文化报,2001.7.18,第3版
[2]张国洪:《文化资源的产业整合》,文化发展网.ccmedu.,2005.12.7
[3]杨吉华:《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3
[4]邱红杰:《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新华网,2007.2.27
[5]潘舜琼:《试论中国文化产业的特色》,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6]文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大关系》,文化研究网.culstudies.,2004.41
[7]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竟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51页
[8]尹海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文化产业类论文范文检索,与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