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师类论文范文检索,与我在台湾寻访国学大师钱穆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小学教师类论文怎么写,关于我在台湾寻访国学大师钱穆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小学教师及历史系及清华大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钱辉(晦)均在大陆逐渐长大成人.在钱穆来到台北之后,苦于海峡两岸剑拔弩张,无法与大陆子女相聚,钱穆只得从台湾前往香港,在那里与子女相见.1981年,钱穆赴香港会晤他多年未见的侄子钱伟长,而当时钱伟长的秘书正是钱穆长女钱易,这是钱穆在告别大陆之后第一次见到长女,非常兴奋.从那以后,钱穆的大陆子女陆续前往香港,与钱穆在香港晤会,每次长则月余,短则一周.钱穆盼望子女能够赴台.尤其是钱穆晚年有过几次轻微中风,而且视力渐衰,行动不便,很希望子女能够来台相聚.
终于在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一年之后,台湾当局又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探亲,虽说最初规定的条件相当严苛,从大陆直接赴台的手续相当烦琐.当时钱穆的长女钱易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进行学术访问,从“第三地”前往台湾探亲,获得台湾当局批准.当长女钱易来到素书楼,钱穆感到莫大的宽慰和欣喜.
钱易于195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1959年10月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81年至1983年,钱易作为副教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任访问学者.1987年出版专著《水污染及其防治》.1988年至1989年在荷兰德尔夫特技术大学任访问教授.从1992年起多年担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先后担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妇联第七届执委,全国妇联第八届副主席.曾先后在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讲学,担任国际科学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
民进党把炮口对准了钱易.民进党中常委陈水扁发难,称钱易在入台时,“隐瞒”了曾经是共青团员的身份.紧接着,民进党又进一步“揭发”,称钱易是中共党员,曾经在大陆的“叛乱组织”(那时候台湾把大陆的政协划为“叛乱组织”)任职.于是有人要告钱穆“知匪不报”.1988年底,台湾“高检署”对民进党对钱穆的控告处以不起诉的决定,但是钱易只能马上离开台湾.钱穆痛心地说:“这些人已经完全抛弃了中国文化传统,不承认父女间的亲情,更不能理解他的女儿为何会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望父亲.”
该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98520.html
在“素书楼风波”中郁闷离世
“钱易风波”刚刚过去,“素书楼风波”接踵而至,民进党继续炮轰钱穆.1989年,当时担任台北市议员的周伯伦,指称时任“总统府资政”的钱穆“非法占用市产”.在民进党党内,流传着所谓“一长二仁三伯伦”,即谢长廷、丘义仁与周伯伦,被并称为民进党内“最聪明的三颗脑袋”.周伯伦这颗民进党内“最聪明”的“脑袋”之一,在台北市议会中提出,钱穆所住素书楼是公共财产.经他调查,素书楼是当年蒋经国委托阳明山管理局所建,产权当属阳明山管理局,现在属于台北市政府的“市产”.两蒋的“威权时代”早已经过去,钱穆不能再依仗国民党的权势“非法霸占公共财产”,钱穆必须迁出素书楼.
这时已经成为“立法委员”的陈水扁马上跟进,以书面质询方式强烈要求台北市府收回素书楼.
作为国民党领袖的“总统”李登辉对“素书楼风波”装聋作哑,保持沉默.
不过,就连周伯伦、陈水扁也明白,逼迫已经九旬高龄、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的一代大师钱穆搬出素书楼,虽然可以用来攻击国民党,但是弄得不好会激起民愤,因为谁都知道这并非钱穆“非法霸占”,是蒋介石、蒋经国的特意安排,何况当时钱穆已经准备了建房之款.于是,周伯伦、陈水扁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在钱穆搬出素书楼之后,把素书楼改为“钱穆纪念馆”!
钱穆得知之后,叹道:“我活着不让我住,我还没有死就要建纪念馆?”
面对周伯伦、陈水扁的猛烈攻击,钱穆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节,毅然决定迁出素书楼.1990年6月1日,已经双目失明的九十五岁的钱穆搬出已经住了二十七年的素书楼,在台北市杭州南路辟屋居住.
三个月后,心情郁闷的钱穆于1990年8月30日风雨交加的早晨病逝于杭州南路新寓所.
钱穆的去世,引发台湾社会对于周伯伦、陈水扁的强烈谴责.钱穆的高足余英时先生,为钱穆写了一副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根据钱穆遗愿,1991年1月,钱穆夫人胡美琦把钱穆骨灰归葬于苏州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钱穆终于回到了故土.
1994年,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素书楼事件”始终是他无法遮掩的诟病.当“钱穆纪念馆”在素书楼开幕时,作为台北市长的陈水扁在讲话中表示了对钱穆的道歉.陈水扁的原话如下:
今天我特别指定要来钱穆宾老纪念馆素书楼,以吊唁这一位“一代儒宗”,我觉得我有这个义务和责任来向我们宾老说一声:“宾老不死,不是隐入历史,而是活在历史.”所以向他献花、致意,在心里我是这样来默祷,我是亲自来向宾老表达歉意和说声“对不起”.政府,特别是台北市政府,在过去做得不够,也许是由于一些杂音和压力,忽略了对一代儒宗所应该要有的特别的礼遇,我一直觉得当初让我们的宾老迁出素书楼搬到杭州南路的住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离开我们,并且在八十一年(注:即1992年)归葬中国大陆的江苏太湖之滨,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宜,但是这样的事实终究还是发生了.现在我有机会担任台北市行政首长的工作,我唯一能做的、应该做的、最想做的就是今天特地来宾老的铜像面前来跟他致歉,来跟他说一声“对不起”,我希望未来类似事情的处理一定要非常审慎.
2010年8月30日,为了纪念钱穆先生去世二十周年,国民党主席、“总统”马英九来到素书楼,表示对钱穆先生的敬意.马英九说,他以饮水思源、追念大师的心情来参加追思会,但也很感慨;钱穆先生在蒋介石邀请下来台,却因政治因素被迫迁离居住二十余年的素书楼,以至于在搬迁后三个月辞世.对此,马英九引用《论语卫灵公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来描述钱穆先生所遭遇的不公不义的对待.他说,这段风波让我耿耿于怀,这是对文化的暴力,希望台湾再也不发生这样的事情.
正在医院养病、八十二岁的胡美琦女士也在追思会上说,二十年来常想起先生去世前写的一副春联:“尘世无常,性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还,人文幸得绵延.”她说,“这句话正是我此刻心境”.
我在素书楼参观良久,离去时遥望这座山坡上的小楼,不由得感叹,素书楼的命运,正是台湾政局风风雨雨的缩影;而钱穆的一生,从成名于大陆到晚年居台湾,到遗骨重返故土,则正是海峡两岸政局风风雨雨的见证.
(责任编辑/刘晨芳)
关于小学教师类论文范文检索,与我在台湾寻访国学大师钱穆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