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相关论文范文集,与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关系相关毕业论文网,关于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关系及社会及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关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之,社会排斥导致了情绪的麻木和不敏感.Twenge等在2007年的研究同样表明,社会排斥导致对他人同情心的减少.该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908144.html
社会排斥会对被排斥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健康、快乐、幸福与一个人被接纳与否有密切的关系,被剥夺了亲密社会关系的个体会导致更多消极的身体和心理后果,与具有较强社会关系网络的人相比,生活孤独者的身体和精神疾病发病率较高.
Eisenberger等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与社会排斥有关的脑神经活动机制.Eisenberger等测量了外显和内隐2种社会排斥情形下的神经系统反应.结果发现,在受到排斥后,被试的前扣带回(anteriorcingulatecortex,ACC)明显被激活,表现非常活跃;右腹侧前额叶皮层(mghtventralprefrontalcortex,RVPFC)在被试受到排斥后也明显被激活.另外,ACC的活动与RVPFC的活动负相关,ACC对Fc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先前有关身体受伤害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ACC的活动与身体受伤害有关,RVPFC的活动与身体痛苦的调节有关.这就是说,由社会排斥引起的痛苦所激活的区域,与身体受伤害而引起的活跃区域非常相似.由此可见,社会排斥造成的痛苦与身体受伤害的痛苦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机制,社会排斥导致了被排斥者身体上的痛苦,损害了被排斥者的身体健康.Cacioppo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降低了被排斥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潜在地损害了被排斥者的身体健康.Mendes等采用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和总外周阻力(totalperipheralresistance,TPR)等指标,考察了社会排斥的生理反应.他们发现,受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显示出TPR的增加和CO的减少,受不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显示出TPR的减少和CO的增加,而且,这种效应对黑人被试和白人被试都是相同的.另外,与那些为同种族伙伴所接纳的被试相比,为不同种族伙伴所排斥的被试显示出心室收缩(ventricarcontractility,VC)和心率(heartrate,HR)的较大变化,而且心室收缩和心率的变化与愤怒呈显著的正相关.MacDonald等对有关文献综述分析后认为,社会排斥和身体伤害都与对威胁的防御机制有关,社会排斥引起的痛苦和身体受伤害的痛苦具有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社会排斥影响了被排斥个体的身体健康.
DeWall和Baumeister认为,社会排斥激发了与身体痛苦有关的神经系统的反应,这个反应和身体受伤害的反应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社会排斥还可能导致一种生化反应,这种生化反应使人对身体痛苦暂时麻木,即对身体痛苦不敏感;同时,对身体痛苦的麻木也与情感不敏感这一情绪反应有关.在研究中,DeWall和Baumeister首先测量被试的身体痛苦阈值和耐受痛苦的基线值,然后对被试进行人格问卷的施测,再向其反馈不真实的人格特征,由此将被试分成排斥组、接纳组和其他几个控制组.最后再对被试进行情绪、痛苦阈值、痛苦耐受性等一系列的测量.结果表明,与告知将来被接纳的被试及其他控制组的被试相比,告知将来受排斥的被试明显表现出较高的身体痛苦阈值和耐受性,即对身体痛苦敏感性的降低和对身体痛苦耐受性的增加;同时,与他们自己的身体痛苦敏感基线值相比,被排斥被试也显示出痛苦敏感性的显著降低.
3 社会排斥对行为的影响
Baumeister等从饮食、恒心、注意控制等角度考察了社会排斥对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排斥的被试更多表现出失控行为,过量食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饮料、点心、小吃,更易气馁,较快放弃难以完成的猜谜任务,更难于抵制干扰以从输入的一系列信息中识别目标词.可见,社会排斥损害了个体的自我调节,导致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攻击等反社会行为.Twenge等在研究中,要求被试评价曾经对自己有过消极评价或批评的工作申请者.评价量表包括10个项目,如“这个申请者非常友好”、“这个申请者非常坦诚”、“如果我负责招聘,我将录用这个申请者”等.量表采用10点计分,1为强烈不同意,10为强烈同意,得分越低,表示被试对他人的评价越消极,对他人的攻击性越强.结果表明,排斥组被试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被试的得分.可见,社会排斥导致了受排斥者对他人的消极评价.Twenge和Campbell在2003年的研究也证实了社会排斥增加被排斥者的攻击行为.
Buckley等在研究中考察了社会排斥与攻击欲望及攻击行为的关系.Buckley等认为,社会排斥和社会接纳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社会排斥会增加被排斥个体的反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倾向.他们让被试对16个行为词(亲社会行为词和反社会行为词各8个,如赞美他人,向他人微笑,羞辱他人,威胁他人等)进行自我评定,以测量被试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程度.结果表明,受到强烈排斥的被试反社会或攻击的行为倾向非常明显,与其他被试组相比,差异显著.而且,同得到一般接纳及得到强烈接纳的被试相比,受到一般排斥的被试也表达了强烈的反社会或攻击欲望.随后,Buckley等进行了另一个实验.他们让每个被试回答一些有关自己的问题,要求其他被试对其进行评价,接着给被试以不真实的反馈,显示其被接纳或拒绝的程度.然后,向被试呈现亲社会行为词和反社会行为词(各8个,同上),要求被试对这一问题做出自我评价:如果在现实的交谈中,你和其他被试(评价者)面对面地谈论自己,那么,你出现每个行为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表明,那些受到拒绝的被试,对评价者表现出更强烈的反社会或攻击行为倾向.
Twenge等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无意识的自我损害行为(self-defeatingbehavior),如选择具有高风险的行为,选择不健康的行为等.Twenge等以助人、合作、捐赠等亲社会行为指标,考察了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社会排斥暂时影响了情感反应,使人们当时情感麻木,内心免于遭受剧烈创痛,从而损害了对他人的同情,破坏了对他人的习惯性帮助和与他人的合作,最终减少了亲社会行为.
虽然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等消极行为,但由于拥有稳定、良好的关系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那么,人们在受到排斥后,个体归属、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其关系需求动机会有怎样的变化近期,Maner等从社会关系需求的角度提出这样一个假设:社会排斥导致人际关系的重构行为.按照该假设,社会排斥激励了个体的人际关系重构(interpersonalrecormection)动机,导致被排斥的个体更积极地与新的关系资源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形成密切的关系.为了验证这一假设,Maner等把被试随机分成社会排斥组、社会接纳组和中性组,让被试对某一学生服务组织的兴趣进行自我评定,对服务组织的兴趣越高,表明期望加入该组织、认识和结交新朋友的愿望越强.结果表明,社会排斥组的被试表现出比其他两组被试更强的加入社团组织、并和他人进行联系的兴趣.随后,Maner等又测量了在实验室任务中被试单独工作或与他人共同工作的愿望.结果表明,和其他被试相比,被排斥组被试更愿意和他人一起工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关系重构的假设.可以说,社会排斥增强了与新的潜在关系资源进行社会联系、并与其形成亲密人际关系的动机,导致被排斥者采取一系列重构关系的积极行为.
4 展望
社会排斥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会面对各种或大或小的社会排斥.由于社会排斥的普遍性及其对人们社会生活和心理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一领域值得研究者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仅就社会排斥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来看,下列问题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社会排斥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不
社会关系相关论文范文集
社会关系相关论文范文集,与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