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类论文例文,与日本的学校心理士制度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学校心理学类论文怎么写,关于日本的学校心理士制度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校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及学校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校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本文对日本学校心理学的构建背景、学科性质和宗旨作了介绍后,详细阐述了日本学校心理士的资格认定、培养要求、群体类型及发挥的主要作用、承担的主要工作等,并对当前日本学校心理士制度运作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作了述评,指出日本学校心理士制度如完善资格认证体系、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等做法对于建设中国的学校心理学具有较大借鉴价值.
关 键 词 日本;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士;资格认证:启示
分类号 B849;R395
近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后中央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把全国各地的学校心理服务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学,是每一个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实践经验证明,一门学科的成功建设,不但要考虑本国的国情,同时也要批判吸收国外的学科构建经验.日本学校心理学正式构建于1993年,与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建设几乎是同步(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年份也是在1993年)(张卫,黄喜珊,2007).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本的学校心理学已经形成遍地开花之势,尤其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1 日本学校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背景
中日两国在构建学校心理学的背景上有着很大的共同点,均主要为以下两个因素的推动.一是来自学校教育现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亟需一门针对性强的学科提供理论指导,也亟需掌握学校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到学校提供现场服务.在日本,中小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如拒绝上学、校园欺侮、校园暴力、自杀等)日益严重化,倍令教师和家长们感到力不从心.面对这种状况,日本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感觉到了构建学校心理学的迫切性(如:松浦宏,2001).另一个推动力量来自欧美学校心理学发展现状的刺激.尤其在美国,已成立了学校心理学的两个重要专业组织――美国心理学会属下的学校心理学分会和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这两个组织的工作大大推动了学校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也使得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走向正规化.欧美的学校心理学家们正在中小学校园中发挥着令人瞩目的作用.同时,上世纪70年代成立的国际学校心理学家协会表明了学校心理学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正是学校教育实践的要求和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学的迅猛发展有力推动了日本学校心理学的发展(盐见邦雄,2007).
在日本,正式使用“学校心理学”这一专门用语是在1991年,在当时召开的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第33次总会上,研究委员会特别策划了一个关于学校心理学的研讨会,探讨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并确定了以大学的教育心理学系、心理系作为培养基地.1993年,日本教育心理学会印发了一本名为《什么是学校心理学》的册子,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什么现在需要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和作用是什么;大学如何培养学校心理学家;其他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家正在进行哪些工作;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展望.该册子在教育系统广为发放,对学校心理学的初步普及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日本教育心理学会,1993).
2 日本学校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宗旨
学校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直接指导着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实践,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小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心理学中的“学校”一词,与其理解为进行教育的场所,不如理解为“学校教育”的简称更为贴切,而学校心理学中的“心理学”一词,指的是基于心理学知识的服务工作(盐见邦雄,1999).
为明确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宗旨,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提出学校心理学三层次的心理教育服务体系:第一层次:以全部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入学时的适应、学习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的辅导,解决一般的发展和学习指导问题.第二层次:以缺乏学习动力、拒绝上学的儿童、人际交往困难等学生为对象.第三层次:以长期拒绝上学、欺侮、学习障碍、行为不良等有特别需要的学生为对象(日本教育心理学会,2001).
3 日本的学校心理士制度及其运作
学校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把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学校教育现场中,有效解决学校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这中间起桥梁作用的正是在日本被称为“学校心理士”的人们.在日本,“学校心理士”指以中小学生、教师、家长为工作对象开展心理教育服务工作的专家(该一词为日文专有,其对应的中文词可以是学校心理师,但与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相比又有一定的区别,具体见下述).
3.1 学校心理士的资格认定
现在日本学校心理士的资格认定制度是“学会联合资格”的认定制度(日本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定制度除这种学会联合资格外,还有“国家资格”和“法人认定资格”两种),这一认定制度是经过实践摸索发展起来的.在资格认定的最初,申请对象只局限于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的会员,且只有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这一机构具有资格认定权利.但是实践很快证明这种限制不能适应学校对这些专业人员的巨大需求.现在
学校心理学类论文例文
3.2 学校心理士的培养要求
在资格认定的最初,日本文部科学省等有关部门曾试图以司书教谕(含义见脚注)等为模型培养能够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相谈教谕,但后来的实践证明,培养相谈教谕并非适合日本国情的解决学校教育问题的途径(松浦宏,2006).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组织有关机构经过协商确定了学校心理士这一资格名称.同时确定其培养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必须在研究生院修完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学生指导和生涯指导、教育评价和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这七个领域的课程.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在中小学、教育相谈所等机构做过心理辅导.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者方可报名参加由学校心理士认定机构举办的资格考试.达到学历条件但没有实践经验者可申请“候补学校心理士”的资格.“候补学校心理士”在五年内通过提交心理辅导个案报告等说明自身实践经验的资料可申请转为正式的学校心理士.此外,学校心理士联合资格认定机构每年都对学校心理士们进行资格审查.要求每年达到一定的学分,凡呈交心理教育服务工作的个案、参加全国学校心理学会或全国心理士会组织的有关活动(如海外研修、各种研讨会)等都可以获得学分.学校心理士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也即取得学校心理士资格证者每五年必须办理资格证的更新手续.
3.3 学校心理士的群体类型
在日本从事学校心理士工作的,既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有兼职的行政领导、中小学教师,还有大学教授.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群体类型:(1)心理咨询、教育中心的教育相谈员(相谈员即咨询员);(2)学校的生徒指导、教育相谈、生涯指导教师,特殊教育的教师或教导主任;(3)大学教师.负责讲授学校心理学的有关课程,也有的亲自到学校教育现场中,与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家长组成团队,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心理学类论文例文,与日本的学校心理士制度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