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图书馆方面有关发表论文,关于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图书馆及馆员及学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图书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图书馆基于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的探索国家科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晚于某些高校.由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和其研究所的分散性以及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也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从很多方面体现了第二代学科馆员的某些特点和要求.实践证明,国家科学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和学科化服务是一种必然选择.
3.1 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简况
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始建于2004年3月.为适应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需要,当时的文献情报中心建立了由10人组成的兼职学科馆员队伍,人员来自资源建设部和信息服务部.他们在承担本部门的正常工作职责的同时,面向部分研究所,探索性地开展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推介工作,沟通研究所与文献情报中心的联系,为学科馆员制度的正式建立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但这种兼职的学科馆员难以协调学科馆员工作与所在部门工作的矛盾,工作目标与职责不甚明确,而且由于人数太少,无法满足众多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2006年6月,随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组建和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战略情报研究和学科化服务上来,国家科学图书馆新组建学科咨询服务部,全馆设立创新岗位42个,其中总馆20个,分馆22个,先后招聘四批专职学科馆员,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人(总馆),目前共到位学科馆员34人,平均年龄37岁.具有本科学历13人,硕士14人,博士7人(其中博士后2人);具有自然科学背景21人,语言背景2人,图情背景11人.学科馆员在经过短暂的学科馆员工作技能强化培训后即走向服务一线,面向全院28个城市116个研究单元(其中京外研究所56个)8万名用户(科研人员4.7万人,研究生3.3万人)提供学科化服务,平均每人服务3.5个所,平均服务的用户数2300多人.
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机制.它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式,背靠国家文献平台.依托院公共平台,面向科技创新基地、研究所、研究室、课题组和个人,建立基于研究所的、院所协同的、面向一线的服务机制.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为手段,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为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首批全职学科馆员于2006年7月10日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从参考咨询开始做起,从与研究所的图书馆沟通开始做起,边学习,边调研,边服务.9月6日全院武汉会议(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会议)后,学科馆员开始正式走向用户之中.10月20日,物理所“学科化服务工作站”挂牌,在全院第一个启动学科化服务.标志着学科化服务开始真正得到研究所的接纳和认可.自11月10日开始,国家科学图书馆领导与学科馆员组成学科化服务5个小分队,深入全院外地各研究所,召开学科化服务座谈会,进行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推广,拉开了全院大规模开展学科化服务工作的序幕.目前,国家科学图书馆已经在全院所有研究所全面启动了学科化服务工作,其中在78个研究所已经建立了“学科化信息服务站”(挂牌).
3.2 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战略目标
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有三大战略目标.三大目标相辅相成.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服务对象,战略目标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一是打通资源与服务的通道,向广大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广泛地宣传、推介、揭示已有的各种资源(各种数据库)、服务系统(如网络参考咨询、跨库检索、集成期刊目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等)和信息工具(随易通、e划通、科技新闻聚合服务系统、文献管理软件dnote等),并根据研究所和用户的特定需要.定制、重组和集成所需要的资源,疏通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使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信息工具得到有效而充分地利用.
二是开展参考咨询和信息素质教育,授之以渔,提升用户能力.学科馆员要教会用户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方法,而不是替代用户查找和利用文献.只有将学科馆员的能力转化为用户的能力,学科化服务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学科馆员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三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知识化深层次的服务,建立VIP通道.要面向重点课题组和学科带头人,提供学科或课题的情报研究服务,跟踪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对学科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提炼,形成知识产品,为重点用户和课题提供知识服务.
3.3 学科化服务战略任务与措施
学科化服务的战略任务是普遍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目前阶段主要是面向所有用户的普遍服务,并逐渐侧重在学科或课题情报研究的重点服务.
3.3.1普遍服务 普遍服务的背景在于,我们的许多用户仍处于信息的饥渴状态,仍找不到所需要的信息和途径,一些用户的信息行为处于“非常态”.我们的系统、平台、服务也不够强大,相当数量的用户不知道我们的资源和服务,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掘和利用.为此,学科馆员要通过自己的服务,使更多的用户受益,使用户了解并学会利用与其相关的资源和服务,打通用户资源获取的障碍,跨越资源利用上的本地限制,建立更多的自助式服务,并引导、指导用户的利用,培养用户具备与学科馆员同样的能力.
国家科学图书馆积极鼓励学科馆员经常性、制度性地深入各科研院所,融入科研一线之中,密切与用户的联系,沟通图书馆的资源与用户的需求,采取馆长推荐信、业务名片、宣传彩页、学科馆员联系单、学科馆员网页、学科化服务站、视频课件、资源与服务指南、荧光笔、便签、小光盘等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手段,不仅宣传国家科学图书馆新网站,更主要的是宣传用户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工具,形成用户培训的常规化、系列化、品牌化,扩大培训的受众面,同时在研究生院开设学分课程,及早培养用户的信息素质.
为适应用户的需要,2006年7月10日,首批学科馆员上岗后,网上实时咨询从原来的每天2小时延长到4小时.同年10月30日,实时咨询时间又增至为每个工作日12小时(周末每天6小时),这种9-9(上午9点到晚上9点)的实时咨询(面向社会的实时咨询仍为每天4小时),极大方便了用户随时随地的需要.科学院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在院内IP范围内,无须登录,就可以直接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上咨询台”,进入“实时咨询”.每周咨询服务时间达72小时.同时,将“问图书馆员”嵌入图书馆网站和资源的检索过程之中,用户可以随时启动情景敏感的网络实时咨询服务.
在普遍服务的过程中,学科馆员要能够建立一套发现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困难、推送信息服务的快速流畅的服务反应机制,随时随地了解用户的信息和服务需求,并将需求及时反馈给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有关部门,同时提出解决办法,落实解决措施,全程式督促和监控问题的解决.为此,学科馆员设计了用户需求登记表,集中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设计了用户问题反馈交流登记单,随时地反馈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3.3.2 用户信息环境的构建和优化设计 学科化服务的根本是用户信息环境的构建和优化设计.因此学科馆员要从文献服务(librarian)走向信息环境的构建服务(informationarchitect),引导和指导用户学术信息流(课题信息、会议信息,同行信息、出版信息、自存储、投稿信息、评价信息等),融入用户的(虚拟)社区(Blog、BBS、MSN、等)之中.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重视与用户接触的每一次机会、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服务,建立了与用户在线沟通的MSN或,拥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中课堂”、“科苑星空”(BBS)帐号,与用户保持紧密互动.
为保障研究所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学科馆员与资源建设部的学科采访馆员一道,对研究所(特别是新建所、薄弱所)进行资源保障分析并提出资源保障建议,通过研究所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期刊、发表论文所引用的期刊以及目标机构所拥有的资源状况,结合用户调查、文献传递需求特点以及该所用户咨询的问题,提出该研究所合理的资源保障目标,并进一步提出采购、单点开通以及文献传递等资源保障建议.
学科馆员和相关部门还帮助研究所建立与当地图书馆的馆际互惜与文献传递关系,帮助研究所打通信息资源与一线用户之间的服务链,为科研人员提供集成化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国家科学图书馆通过与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建立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与中国标准研究院标准馆建立了标准文献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中国农业科学
图书馆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