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打造LIS领域的MBA:关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LIS)学位教育的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图书馆有关毕业论文网,关于打造LIS领域的MBA:关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LIS)学位教育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及数据库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图书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育从试点之初便有选择地借鉴国外著名MBA教学方法,如模仿哈佛商学院创立的案例教学课程与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推崇的理论教学法;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开展本土化工作,如教材的本土化、特色MBA项目开发、中外MBA师生交流等.3.2 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高水平MBA教育
中国MBA教育重视“吸引”、招生、“入学导入”、培养、就业服务等多环节的质量管理,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招生中关注考生的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职业发展潜力等;在“入学导入”中邀请毕业生作报告,开展拓展训练,从而使他们迅速转换身份;在培养环节中注重全面商业知识的灌输,又要求学生具有两个柞对突出的专长领域;就业环节有针对性地联系企业界,与学生实现直接沟通.
3.3 多样化教学模式为MBA注入持续生命力
中国MBA教育的传统教学目标是培养学员的决策、领导、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管理技能,相对缺乏“伦理道德”等目标设置.在汶川大地震、三鹿毒奶粉等公共事件及世界金融危机催生下,中国MBA教育开始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开设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进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博客协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员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4 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科学评估
传统教师对MBA教育的适应也是MBA的关键成功因素.如暨南大学创立了一套MBA教师评估体系,含人才评价常用技术、授课效果绩效评估、专业技能考核、民主评议等.2001年,南开大学在国内首创“双导师”制度,即为每一名MBA学员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实业界导师.另有MBA学者提出集体导师组设想.
除上述要素之外,中国MBA教育坚持灵活的办学方式,将脱产、全日制、业余学习等各种形式有机融合;重视整合校友资源,培养校友文化.中国MBA教育的成功为MLIS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4专业学位MLIS教育的新理念
4.1 新型LIS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基于实践领域的期待、美国MLIS教育经验及MBA启示,成功的MLIS人才应该是既具备本土化实践能力,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信息职业管理人才.以此为目标,笔者认为MLIS应为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培养具备信息职业操守(ethics)、先进管理理念(man.agement)、信息营销意识(marketing)、信息服务(serv.ice)战略和策略及IT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4.1.1 信息职业操守 职业操守是一个职业得以存在并获得社会认同的灵魂.操守在这里泛指对图书情报职业的理解、对该职业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及对该职业的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知.美国图书馆协会为图书情报从业人员制定了伦理规范,包括美国图书馆协会伦理规范、图书馆权利法案等.尽管这些规范并非强行规定,但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形成他们对职业的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作者之一在美国两个不同的MLIS项目开设不同课程,但都为学生讲解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规范.美国一百多年的MLIS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热爱并忠于职业的图书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也制订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应结合实际案例后融入到MLIS教育中.
4.1.2 先进管理理念 信息服务机构需要管理,信息资源作为机构存在的基础也需要管理.管理的实践性很强,管理理念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下日新月异,很有必要将优秀管理理念实时引入图书情报机构.因而,拥有先进管理理念应成为MLIS的基本素质,这要求MLIS教育强化管理理念与实务教育.如何管理信息资源也需要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MLIS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不断跟踪并实践新理念和技术的基础,鼓励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创新性地利用这些理念和技术服务于图书情报事业.
4.1.3 信息营销意识 “营销’’对现阶段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图书馆是妇孺皆知的机构.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发达的图书馆事业,另一方面得益于其中小学教育,孩子们从小便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角色.在中国,一些调查表明,多数人不用图书馆也不了解图书馆;中小学教育常常忽略图书馆,利用率很低.具备营销意识和手段的新一代MLIS应成为提升LIS事业社会认知度及影响力的生力军.
4.1.4 信息服务战略和策略 信息服务超越了营销本身,是对LIS机构及其信息资源本身蕴含价值的一种传递.图书馆服务应明确战略目标及实现战略目标的策略.美国MLIS教育注重将服务理念通过课程传递给学生,使其成为根植于图书馆员终生的理念.中国MLIS教育应汲取此经验.
4.1.5 信息技术 IT的发展使LIS职业成为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Web2.0技术催生的Library2.0已逐渐成为美国图书馆事业重要的新理念.Library2.0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强调应用Web2.O技术如博客、维基、信息推送技术、社会书签、标签及社会网络软件等技术手段服务读者.美国已有很多图书馆采用了此类技术服务社区民众,如AnnA
图书馆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4.2 培养模式
MLIS专业学位教育更倾向于职业教育,因此应调整先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应依实践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而设定.主导课程或核心课程要反映上述各方面,且按照专业方向设置相应必修与选修课程.每门课程要配备任课教师小组,至少有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外聘实践专家组成,共同讲授该门课程,即采用“双教师”制.课程小组要制定规范教学大纲并定期修订.教学应以案例教学方法为主.考核方式应以实践项目为主.
教师要为学生开设小学分课程,以拓展学生视野.邀请海外知名学者开设小学分课程也是MLIS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将中国LIS优秀理念和实践经验介绍到国外,实现双向交流.因此,MLIS教育应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实习和毕业论文是MLIS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以参与观察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在信息服务机构实习并走访多地,评估这些机构的管理模式、营销、服务战略与策略、馆员素质、IT技术的运用等,就改进和完善管理与服务的策略提出建议,并撰写调研报告.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即由来自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担任导师,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对LIS事业的理解有质的飞跃,并准确定位其在社会中的位置,最终成为热爱图书情报职业,具有实践领域所需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5 结语
本文结合专家座谈、美国教育经验和MBA的成功模式,从MLIS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管理及毕业阶段),讨论了MLIS专业学位教育战略,指出打造新型的MLIS人才,即培养EMMS+IT人才对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图书情报事业日益彰显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MLIS教育应该切实提升图书情报机构的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图书情报领域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地位.
致谢:感谢李广生、李培、李秋实及吴营等馆长和专家牺牲周末时间与我们共同研讨MLIS专业学位教育.
参考文献:
[1]RutgersSchool0f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MLIS: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Courses.[2010-08-25].http://corn-minfo.rutgers.edu/.
[2]USMSchool0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LISCourseDe―scriptions.[2010-08-25].http://.Hsm.edu/sfis.
[3]陈志祥.我国MBA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9(4):26-28.
[4]杨竹青.兄弟院校MBA教育成功经验与探索.[2010-08-15].http://wenku.baidu.corn/view/6ca2e7bd960590c69ec3768a..
[5]高闯,李雪欣.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基于要素分析法的视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54-58.
[6]刘刚.MBA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现状及优化对策――基于对MBA学员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9(11):25―28.
[7]朱富强.功过是非:MBA教育反思.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5)
图书馆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打造LIS领域的MBA:关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LIS)学位教育的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