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一份鲜为人知的建议书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中美关系相关论文提纲,关于一份鲜为人知的建议书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美关系及历史学及备忘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美关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今年是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对于基辛格秘密访华以及尼克松破冰之旅的文章、书籍、回忆录以及“揭密”之类,林林总总,围绕着这一事件的花絮也传布甚广.1988年,笔者曾为文,题为《缓慢的解冻》(《美国研究》,1988年第2期),叙述尼克松访华前10年间美国对华政策松动的舆论准备,说明中美关系解冻在美国方面非一日之功,也非尼克松、基辛格二人的心血来潮.该文主要提到1959年的《康伦报告》、1962年~1967年纽约外交委员会主持的对华政策研究项目及其成果(八本专著)、1964年民主党参议员富布赖特的演讲、1965年共和党参议员贾维茨的演讲和他宣布退出极端反华组织“百万人委员会”、1966年的“富布赖特听证会”.
这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925430.html
不过这篇文章没有提到一份鲜为人知的重要建议书,那是1998年笔者从当事人之一柯恩教授手中得到的一份《致当选总统尼克松关于对华关系的备忘录》(下文简称备忘录).
在尼克松1968年当选总统之后、上任之前,有一批以哈佛大学教授为主的学者提出过一份有关对华政策的《致当选总统尼克松关于对华关系的备忘录》,通过基辛格转交尼克松,其中有一些建议与后来实际执行的极为相似,但是这份意义相当重要的文件在美国很少有人注意到,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的回忆录更是只字不提.在我国当然更鲜为人知.这份文件的签署人都是当时一流中国问题专家:杰罗姆柯恩(法律系教授,系主任)、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夫霍夫海兹(政治系助理教授)、德怀特帕金斯(经济学教授)、赖肖尔(教授)、史华兹(历史学与政治学教授)、詹姆斯汤姆逊(历史学助理教授)、傅高义(社会关系学教授),以上都属哈佛大学;还有鲍大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和白鲁恂(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备忘录的作者除个别外,自那时以来都在中国和东亚研究方面继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这份文件的内容和措辞可以看出几点:
一、到那个时候,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有所
中美关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二、显然,美国人那时对中国情况了解甚为模糊,对中方――也就是毛主席的意图完全不摸底,所以每提出主动采取的步骤,都准备被中方断然拒绝,但是认为即使这样也值得一试.
三、备忘录把希望寄托在毛以外的领导人或其继承者身上,说明即使是中国问题专家也对中国国情非常隔膜,殊不知当时正是毛主席本人正在考虑打开中美之间的僵局,而且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中也只有他本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今天看来显而易见的事,在当时双方似在捉迷藏.而且从那时起,直到实现基辛格秘密访华,双方又继续了一年半的互相摸底.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确起步维艰.
四、最费踌躇的是如何走出第一步.正是关于这一点,备忘录中的一条建议特别有意思:“您应该认真探索以下可能性:安排一名您所信任的人员与中共领导人进行秘密的、又能以说得过去的理由加以否认的晤谈.”(着重标志为作者所加,下同)这与后来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刚好相符.这一决策是否受到这份文件的启发,现已无法证实.不过当时反对此举的右派议员认定基辛格是受了这批哈佛学者的“绥靖”思想的影响,在国会提出此事,并要求载入国会纪录,因而这份文件得以正式公开.可能这也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后来对此讳莫如深的原因之一.据柯恩教授称,这批作者绝大多数亲民主党,基辛格既然参加了共和党政府,自然就得和过去的这些校友拉开距离.当然,也有“头功”属于谁的问题,政府官员采纳学者不公开的建议,据为己有,并不鲜见,其他美国学者也向我谈到过他自己经历的类似例子.
另外,基辛格秘密访华已是在乒乓外交之后,多少对中国方面的积极意向已经有所了解,而备忘录提出此建议时却是对中方可能的反应完全心中无数的,因此更为难能可贵.
五、在关键的台湾问题上,备忘录的主张还是“台湾地位未定论”、“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并没有超出十年以前《康伦报告》的建议,也没有超出肯尼迪政府内部一直在探讨而未公开提出的设想(详见《缓慢的解冻》一文).从这些人进言的小心翼翼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对中国不摸底,对当时美国国内的接受程度也顾虑重重.因此对于必须打开对华关系僵局的态度虽然很积极,但在实质问题的建议上却比较保守.而尼克松访华达成《上海公报》正是在台湾问题上有所突破才得以打破僵局、开始正常化的进程.这是由于中方态度坚定,以及双方通过各种渠道反复争论、磋商,互相了解对方的底线而获至的成果,这是1969年的备忘录作者所预见不到的.
六、当时中苏关系紧张.中国方面抨击“美苏勾结反华”.美国国内对于在中苏之间是联苏制华还是联华制苏也有不同看法.备忘录作者明确提出联苏反华不符合美国利益.这点与尼克松的意见完全吻合.尼克松曾说过联苏反华对美国是“自杀性”的.
七、中国加入联合国将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这点,备忘录作者颇有预见性.
总之,这是一份高水平的、深思熟虑的文件.当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他们还基本上把中国作为一支不可捉摸的、潜在的扰乱国际秩序的力量.主要是鉴于中国之大、可能成为强国的前景、中共领导的政权将长期存在的现实,美国的遏制与孤立政策行不通,才主张减少敌对、打开僵局,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以减少“危险性”.实质上就是富布赖特听证会上一些谋士们已经提出的“遏制而不孤立”的政策.从《上海公报》发表到中美建交到如今,两国关系经过几十年曲折的道路,美国官方对华政策定位的提法又出现不少新词,忽而“战略伙伴”,忽而“战略对手”;克林顿时期的“接触”,小布什政府先是“战略对手”,后是“利益攸关者”,等等.惹得注家蜂起,众说纷纭.实质上基本态度还是一方面承认必须善处对华关系的现实,一方面对强大起来的中国可能起的作用充满疑虑,因此除了谋求改善关系的积极方面外,另一方面即使不是“遏制”,至少也是“限制”和“防范”.尽管中国与1969年处于“文革”高潮时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尽管两国之间的交往和信息相通与那时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似乎美国对中国离真正的了解和信任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备忘录中已经充分否定的对华经济制裁政策,到上世纪90年代又曾一再被提出来,即是证明.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中美关系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另外一个变化是,在1968年~1969年时,美国一般舆论在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方面走在政府前面,而今天,舆论往往起扯后腿的作用,执政者反而比较现实感.
致当选总统尼克松关于对华关系的备忘录
(1968年11月6日)(摘 要)
我们作为研究东亚的学者,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政治研究所的主持下,就美国与东亚关系完成了
中美关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一份鲜为人知的建议书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