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法学院离法院有多远?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法官类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法学院离法院有多远?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法官及法学教育及合同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法官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够的智商和好成绩,不敢报法学院.而优秀的学生进入法学院学习后,再经过两次淘汰,只有极少数特别优秀的人能最终成为律师和法官.这种制度把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一个长时间里结合起来,尽管有些苛刻,但它保证了法律人才与其社会功能相适应.由此可见,虽然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学院设置不同、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同、法官遴选的具体方法不同,但却有两个基本共同点:第一,法学院是法官的摇篮,法学院教育与法官人才选拔必须直接联系;第二,必须保证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法律职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法律的.
《南》:我国法学教育对法官培养的效果究竟如何?或者说,我们的法学院离法院有多远?
吕:就我们的法学教育而言,法学本科教育后的硕士和博士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而是研究性教育,培养研究人才.虽然现在开了法律硕士教育,但实际上离真正的法律职业教育还很远.这是当代法学教育的一个缺失,需要通过教育上的改革完善.
已经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到了法院,主要靠自我摸索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法官,悟性高的可能三五年成为一个不错的法官,悟性不好的一辈子也做不了好法官.我在法院常碰到博士不会写文章,硕士不会审案子.
目前,在法学院和法院之间,有一个法官任职前的培训,按最高法院的要求,至少要一年时间,但现在没有法院能按要求完成培训.原因在哪?没有人能讲授这些课程.我们现在进行的法官培训,依然回到了法学院的培养模式.法律职业培训的教员需要有精深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办案经验,需要像王泽鉴、波斯纳那样既是法学家又是法律家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现在太缺乏这样的人,这也使得中国法官的职业化进程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此外,还有一点,当前司法考试的出题主要还是法学院的学者,所以,即便通过这样考试的人,还是不能很快适应法院的工作.
所以要问法学院离法院还有多远,我的回答是,恐怕并非一步之遥.
《南》:您处于法学家与法律家的“两栖状态”,您觉得二者有什么不同?
吕:他们两者有很多联系或共同点,但又有很大差别,我自己既作为法学教授又作为法官,特别体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区别体现在法律思维上.如果用唱歌来比喻,前者是独唱,后者是合唱,二者的共性是都得识谱,懂乐理.
法学家强调的是求异,同样的问题,不一样的处理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正如独唱是要求歌唱家把同一首歌唱出不同的味道.法律家强调的是求同,同样的问题同样处理,合唱要求所有人把一首歌唱得一样.如果我不能提出不同的新观点,我就不能称之为教授.但是法官则不允许,面对同一法律,就必须有同样的认识和同样的处理.
《南》:既然法学家与法律家的思维差别如此大,他们是怎样服务于法治建设的呢?
吕:他们扮演的角色不同,前者演绎知识理性,是批判者,属于理想主义;后者演绎实践理性,是捍卫者,属于现实主义.他们都直接推动了法治的进步,但二者不能混用.
《合同法》修改后,我们法院系统邀请在合同法方面颇有造诣的武汉大学余延满教授给法官授课.余教授的特色就是批判性特别强,结果一上台就开讲:“这部《合同法》,我已经发现了172处错误.”然后拿着法律条文从第一条批起,等课讲完,法官就跑过来问我:“这合同法还能用吗?那么多漏洞不去修改和填补怎么办啊?”
然后,我们邀请最高院民庭的法官来讲授《合同法》,授课法官说这部法律是当前最完备的法律,要如何如何使用.
其实,双方都没错,教授对法律文本进行批评和分析,促使法律进一步完善,这是他的使命.但对法官来说,维护现行法律的秩序,用法律技术来适用法律,并保证法律的稳定性,这是法官的使命.
《南》:对有志于法律事业的学生和工作人员,您有何忠告和建议?
吕:法律的学习者,应该从法律当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法律不是谋生手段,而是一种信仰,只有当我们把法律当成信仰的时候,我们的法律人生才会走得更好.
法官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法学院离法院有多远?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