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方面论文范文,与高等教育亟待新一轮改革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高等教育方面论文格式模板,关于高等教育亟待新一轮改革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大学及教育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准方向.我们高等教育的路究竟怎么走,改革的方面是什么,需要认真研究.据我所知,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在考虑修订《高等教育法》,我们期待这次修订会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改革是漫长的过程,高等教育达到理想的状态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大学应分类管理
《南风窗》:现在大学基本成了一个产业实体,您如何看教育产业化.
朱永新:大学不应该泛泛讲要不要产业化.因为不同的学校要求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目前中国的大学分类不是很清晰,大学应该分国立、省立、市立、民办,民办大学里面又分赢利性大学和非赢利性大学.公立大学就是政府的事业单位,是为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的地方,经费应该由政府财政来提供支持,应该是完全的非产业.民办大学里面不赢利的也是不应该产业化的.赢利性的当然可以走产业化道路.所以,讨论大学应不应该产业化,首先应该对大学作一个界定和分类.非赢利性的不可以产业化,而赢利性大学则必须产业化,像美国的凤凰城大学.
《南风窗》:但现在有个问题,就是在那些公立大学里,财政拨款并不足以支付学校的一切开支.
朱永新:这确实是个问题,也正因此,高校不得不想方设法取得额外收入.以高校招生为例,虽然高校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招生自主权,但可利用120%投档、加分政策、特长生招生、2%机动指标等办法取得一定自由度.现在一些高校有5%~10%的点招生名额,只要学生够了提档钱,就可以被录取.这种点招生学生一般每人要交5万到10万元费用,这已经成为学校经费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国外,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比如各种基金会的捐赠等.但我们的公立大学的基本预算不能依靠这个,公立大学的财政拨款不能搞差额.但现在各级政府还不能完全保证拨款,原因之一是大学数量众多,财政负担沉重.如果把公立大学减掉一半,政府经费就没有那么紧张.我主张大学要进行改制,保留10到20所国立大学,每个省保留2所左右公立大学,每个市保留1到2所市立大学.可以把其余的大学“卖掉”,交给企业去做,用企业精神改造大学,应该出台中国著名企业办大学免税等政策.这样大学和大学之间就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南风窗》:其实近10年来,中国的财政还是很充足的,用于高等教育的资金也不少,比如进入“211工程”和“985规划”的学校,都得到了大笔拨款.但我们提出要建100所世界名校是不是目标太高,目前全世界来说,称得上世界名校的,也不过百所.如果把资金集中一些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朱永新:香港科技大学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了世界名校.中国给一些国内名校拨款很多,是完全有可能建成世界名校的.但现在很多学校都把钱用在硬件建设上.我认为大学的关键在学科,按学科瞄准世界地位,更容易吸引人才来,所以大学应该按学科投入.“211”是按学校支持,如果按学科,可能效果会更好.
《南风窗》:高校的创收还有一种模式,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工科院系的导师都有拉课题的任务,给一些专心学术的老师造成极大压力,并使一些学者商人化,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朱永新:这种情况国外也有,国外很多高校也管教授叫老板.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和中国现在的科研评价机制有关,太急功近利,科学研究往往周期较长,出成果可能要5年甚至10年,现在是每年评估.造成一些教授注重包装,而不注重内在和长久的东西.在大学里面,对学者本身的评价,过分注重了他的发表成果,他的科研经费、课题等等,而忽视了学术界本身对他的认同.国外很看重一个学者在学科里面的影响,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威望.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些学科周期长,有些周期短,有些学科和市场关系密切,有些不密切,所以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区别对待.
《南风窗》:如何让和市场关系不密切的基础学科有足够的资金发展,而又不是靠学者自己东奔西走拉课题呢
朱永新:这个解决起来比较难.首先政府对科研的投入体制要有变化,对不同学科有不同政策,涉及基本理论、长远发展,政府要投入多一些,不能让这些老师面向市场,他们面向市场根本拿不到钱.其次,我们和大学配套的民间基金非常不充分.大学教授拿钱一个是从政府拿,重点面向基础性学科,和国家长远发展基础密切的.一个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可以交给企业家去做.还有一些学科介于两者之间,不属于基础学科,也不是直接面向市场,但社会上很多人对这些学科特别有兴趣,比如某些特殊的乡土艺术类专业.这样的学科要靠基金会.政府和企业都拿不到钱,就可以到基金会拿钱.也就是说让不同类型的教授从不同途径都得到资金.
《南风窗》:现在中国社会的非营利机构还不够发达,基金会规模也较小,从基金会得到大笔资金恐怕还不现实.
朱永新: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套发展,现在可能是有一些外部条件不具备,但这是方向.政府可以出台免税等一些激励机制.
让民间资本进入
《南风窗》:您前面提到高校转制问题,就是把一些高校交给企业去办.现在好像已经有不少民间资本进入了高教领域.
朱永新:是有一些,但中国的民间资本还没有真正进入教育领域.首先现在没有好的机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因为公办学校占了绝大部分比重,留给民间资本的空间就很小,先前进入的民间资本有许多在苦苦挣扎.其次,中国高等教育现在还是审批制,而不是准入制,一道道门槛使民间资本进来后风险很大,发展缓慢,很难短期实现办一流大学的目标.必须先办专科,专科一般两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后,才有资格办本科,本科四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后才有资格申请硕士点,这个周期太长,没有20年是建不成一所好大学的.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标准,招博士是什么条件,大学本科是什么条件,只要达到条件可以一步到位.就像办企业一样,不一定先办一个小厂,办好了再办一个大厂,国家应该注重标准的建立,而不是注重门槛的设立.可以对那些弄虚作假的学校开出黑名单,永远不得进入.第三,目前公办大学办了相当多的独立学院.这些独立学院其实是民营的,收费和民营学校差不多,但是挂着公办学校的金字招牌,这对其它民营学校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真正的民办大学发展比较困难.政府应该放宽限制,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南风窗》:独立学院现在好像也在萎缩,听说有些是因为母体学校收费太多而不胜重负
朱永新:有这个原因,不少独立学院要给母体“交租”,很难处理好和母体学校的关系.独立学院往往处于弱势,赢利不大.
还有一些规定也不尽合理.比如规定独立学院要有500亩地.这个要求不太合理.国外很多著名大学只有二三百亩地.香港城市大学就100多亩地,招了将近2万个学生.看大学主要是看品质,而不是占地多少.
《南风窗》:如果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并和公立高校在同一个标准下竞争,对公立学校也是一种促进.
朱永新:是的,这对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是极好的促进.公立学校对社会变化缺乏敏感,办得好不好政府都给钱,学校没有内驱力,缺乏改进的动力.民办大学就不会,因为民办大学只有两条路――要么辉煌要么死亡,没有中间路.学校要拿毕业生的就业率说话,靠自己的信誉让社会承认,让市场承认.最典型的是中欧国际商学院,他们没有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就自己给毕业生发文凭,教育部门不予承认,所以早期中欧的毕业生没有教育部门文凭.但后来美国、欧洲都承认了中欧,认为它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后来中国教育部门也就承认了.我去看过北京的吉利大学,他们现在也自己发本科和研究生文凭.应该鼓励他们探索,让社会去选择.只要它的毕业生有市场,学校就可以力、下去.
参政为民
《南风窗》:去年底,您被选为民进中央的专职副主席,作为民
高等教育方面论文范文,与高等教育亟待新一轮改革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