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论文范本,与对话武大华师华农三校校长:我们时代的大学和大学精神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发表论文,关于对话武大华师华农三校校长:我们时代的大学和大学精神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社会科学及通识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普通人在一起,甚至很难分开谁是大学生而谁不是.所以我认为,这种快速融入社会的能力正是我们当下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我觉得说大学生不像大学生是种赞扬,大学生本来就是从社会中来,毕业后回到社会中去,本身就是正常而自然的规律,反而大学生走进社会后还像大学生,显得格格不入,这不好.
问:2009年时,您曾经呼吁武大的校友多招收武大的毕业生,帮助缓解就业压力,在您看来,现在的名校学生,是否仍然有就业的优势?
答:我常常听到人家批评武大学生,上手慢,后劲大(笑),说我们读书太多,比起职业型学校毕业生来,不容易马上学会,但也因为读书多,爆发后力量强大,这是我要说的理想大学的一点,希望学生上手要快,后劲也要大,基础好,底蕴深,实践强.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学生,评价的标准就得变.我们的社会有个倾向,重学历不重能力.比如老总要选秘书,非要选个博士,等到博士上岗后才发现,她并不能胜任秘书工作,只得换上本科生,结果,本科生做得非常好.所以说,选“优”是要选“能不能用”,不同层次的选择要求不同,要看具体工作的需要和人的适应能力.
我理想中的武大,是介于精英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我们既要培养学术精英,也要培养能够快速融入社会的各类人才.
问:您鼓励60%的武大毕业生继续深造是基于这一点?
答:对.尽管大学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我们还是要鼓励大学生继续深造,武大每年招7800多名本科生、6000名硕士生和1600多名博士生,这种结构设计,符合现代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我希望有60%的武大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接受精英教育.
好的大学必然是尊重学者,尊崇学术
问:以武大为蓝本,您会怎么描绘心中理想的大学?
答:一个好的大学,要囊括学者、学术、学科、学风、学生五个方面.其中学者最为重要,大学之大,首先在于大学者、大学术.尊重学者、崇尚学术,自然就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也自然成为大学不懈的价值追求.学者的层次能反映出学校的层次,没有一批优秀学者的学校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学校,没有优秀学者的学校也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学校,所以对于大学而言,我常说悠悠万事,学者为大、学者为先.一个好的大学精神,必然是能尊重学者、崇尚学术.
问:这和你一直提倡的“教授治学”是共通的.
答:对,这就是“教授治学”的精髓.大学现在要做的是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特别是要允许学术失败、失误,尤其是允许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上的失败和失误.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的宽容度还不够,学者是不能有什么失误的,一些学者甚至可能因此而失去了继续研究的机会和可能.这种不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做研究时顾虑重重,有的人思考了许多,但不敢写出来.社会科学研究也应该宽容失败和失误,何况有的还只是一时不被人们认识、而后证明是正确的学术观点.因此,要尊重学者、崇尚学术,一定要给学者以宽松的学术环境,实现学术自由.
问:武大历来有尊重学者,尊崇学术的氛围,建校116年来留下过很多光辉的名字,比如高尚荫院士、王之卓院士、法学泰斗韩德培先生,这些大师奠定了武大的基础,也推动着武大跻身名校的行列,我们关心的是,现在或者将来的武大会不会诞生一批新的大师?
答:民间对大师的理解比较神化一点,我觉得要宽容一些.我们这个时代不大可能产生传统意义上大师,不大可能产生过往时期那种学贯中西、博雅通达的大师.由于科学与学科的分化和发展,使得大师的概念发生变化.比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精通经济学理论,还懂财政、贸易、金融和证券,他们的时代经济学没有细分,大师意味着知识广博,但在现时代,经济学分家,学理论经济学的不一定懂证券,学证券的不一定懂贸易,越学越精深,离广博相去甚远.我认为,在某方面的精深研究上取得佳绩,同时又涉猎广博的,也能尊为大师,按照这个标准,武大一定会有新的大师出来.
大学要将学生的差异性变成平等性
问:去年开学的武大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有家长提出来,“孩子的每个细胞都要空调”.这条新闻引发了很大的讨论,有教育家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
答:我们今年开始,已经装好一批,以前不是不能装,是学校用电负荷不够,变电站要扩容,当然,家长说了,肯定装得更快些.(笑)虽然装空调的要求可以逐步满足,但取消军训的要求,我们却不能答应,因为军训是锻炼年轻人意志力的机会,人都要吃点苦.(望向窗外)我们只能希望天气能凉快一点.
我能理解现在的孩子,80后因为生活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面临生活的剧变和激烈竞争,普遍比较愤青,90后成长时,动荡期已过,社会相对安定和谐,性格较为宽容,有意见也不激动,就静静地坐在那儿.去年新生开学,武大做过新生和校长面对面,我的感受是,他们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校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问:如何引导?
答:刚入校的大学生要实行三个转变,角色、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要转变,大一是从尖子生到重新排位的调适,大二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大三是树立正确的异性观、婚恋观,大四是考研和就业的考量,我们会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教导,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好像不太爱附和学校领导和老师,我们也得想办法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笑).
学校要做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要致力于将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变成平等性,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和社会阶层的学生共处在20平方米的卧室里,有思想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情感及其表达也不一样,如何和睦相处,不完全是学生的事,学校要进行引导,以融合这种差异,消弭因社会背景的差异而带来的隔阂,给学生贯注一种平等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学校除了要承担教学,还要担当起心理调适的责任.
问:在去年的“新生与校长面对面”中,学生已经看到一个“调适”过的校长,今年是否会做与新生面对面的交流?
答:这个习惯会一直保持.
问:怕不怕被问倒?
答:没有,90后的问题都是善意的,他们是在用探寻的方式来看老师和校长了解学生有多深,也会聪明地提高问题的难度,还好,我与学生面对面时,会及早做准备,有些不清楚的问题,提前一天我会找辅导员恶补一下(笑),了解一下现在年轻人关心什么.
问:没有被问题难倒过?
答:是我运气比较好,到目前为止,学生问的我还都知道答案,哈哈!
问:除了面对面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到您?
答:校长信箱,每天都看,重要的事会自己处理,找学生当面谈.还有各种与学生接触的场合.很多学生说大学四年见不到校长,我也很苦恼,社会性事务太多,确实和学生的接触少,我们也在想办法,多做一些像新生面对面的活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问:从2002年到现在,您在武大将近10年,对哪儿最有感情?
答:我在武大的10年里,对珞珈山的每个角落都有感情,特别是登上樱园楼顶,举目四望,钟灵毓秀显人杰地灵,更觉得武大是一所流风甚美的真正的大学,体现着百年名校博大宽广、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文化精神.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大学要有对传统的继承
□记者颜小苗通讯员党波涛摄影枕涛
人物名片: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等多个兼职.
采访时间:8月31日中午11:30
采访地点:华师行政楼校长办公室
采访是在华师标识性的“红楼”,每个华师学生必定经过,却很少入内的地方,先生的办公室在这栋楼的3楼,刚主持完开学办公会的先生快步走过,不断有老师跟上来汇报情况,一路进了办公室,离约定的采访时间已过去20分钟,才勉强告一段落,先生很忙,“我
关于大学生论文范本,与对话武大华师华农三校校长:我们时代的大学和大学精神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