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方面论文例文,与三峡工程:过去和未来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工程建设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三峡工程:过去和未来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工程建设及工程及水位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工程建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三峡工程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长江三峡集团总公司前总经理陆佑楣如是说.
1984年,陆佑楣被时任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从正在建设中的龙羊峡调入北京.钱正英部长对陆佑楣说的话字字千钧:“调你来,就是为了三峡工程!”
两年后,一场有关三峡工程的大论证展开了.这场大论证共有412位专家参与论证,涉及40个专业.这是三峡工程问题有史以范围最广,也是讨论最深入、最充分的一次会议,对于工程的方案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这次论证后形成的报告,最终决定了三峡工程得以在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
这次相对广泛公开的大论证也让三峡工程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透明的世纪工程.
这个世纪工程承载了太多的期望与关注,走过22年,在2008年,水利部又一次找到很多专家,对三峡工程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再论证.与会者希望以实践来回答当年大讨论中的一些质疑,也为了让这个世纪工程能够更大的发挥效益.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981231.html
“很多当年论证的时候没有思考得太成熟的东西,在有了这几年蓄水的数据之后,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陆佑楣说,“不过,22年前,大家争论的是上还是不上的问题,现在,研究的是如何让三峡工程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的问题.”
这次论证由水利部会同三峡办、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气象局、三峡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等部门联合举行.此次论证之后,水利部于2009年4月形成了《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这份方案在经过国务院审批之后,成为目前对三峡水库进行调度的指导性文件.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工程建设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6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24年前的论证
1986年,国务院要求水利电力部重新论证三峡工程.这场论证从当年6月开始,至1989年2月基本结束,时年52岁的陆佑楣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参与这场大论证的专家“来自国务院所属17个部门、单位,中国科学院所属的12个院所,28所高等院校和8个省市,其中水电系统以外的占大半,还有2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
在陆佑楣的记忆中,在召开的10次论证大会上,大都存在正反方意见的交锋,特别是最后一次论证大会上,论辩甚为激烈.
泥沙问题成为当年论证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三门峡――这座黄河上游最大的水利工程从第二年开始就不断有泥沙淤积,最终使得黄河形成了“地上河”.“三门峡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沉重的教训,”陆佑楣说.
1993年9月,陆佑楣出任三峡工程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三峡工程从无到有,再到135米首次蓄水,陆佑楣在见证了这一切之后,到了退休的年龄.退休七年,他无法改掉的习惯是,无论和谁说话,总喜欢用“我这里”来代替“三峡”,似乎三峡就是他的家.
当时一个公认的结论是:如果除去防洪功能不谈,三峡工程就没有必要建了.于是,支持派和反对派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三峡工程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防洪功能在当年的《长江三峡工程水文与防洪专题防洪论证报告》中,防洪专家组给出的最后结论是:“在不建或缓建三峡工程的情况下,尚无与三峡工程等效或接近等效的替代方案.”这成为三峡工程上马的“必要条件”.
泥沙问题淡化
因为泥沙的沉积问题直接影响到防洪的库容,进而影响到防洪的效果,因此,泥沙问题是防洪的重点问题.在24年前对三峡工程的论证中,泥沙组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水库运用100年后,防洪库容可保留85%”.
但这是在“蓄清排浑”的方式下运行的结果.所谓“蓄清排浑”,指的是“汛期泄洪排沙,保持低水位运行,非汛期蓄水运用,保持高水位运行”.在汛期保持低水位运行的模式,使得防洪的功能又出现了“打折”,因为这意味着能拦蓄的洪水比较少.
“如果三峡大坝在汛期拦洪蓄水,&
工程建设方面论文例文
在陆佑楣主持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他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水不如我们此前设想的那么混浊.”
在后来的这份方案中,一个数据映证了陆佑楣的判断:在三峡大坝修建之前,“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21亿吨.但在三峡工程蓄水后,由于上游寸滩站来沙大幅度减少,加上三峡水库拦蓄,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下降至0.67亿吨.”
上游的来沙量悄然变小,也让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
三峡枢纽工程在1997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后,1998年汛前建成二期围堰,抵御了当年长江8次大洪峰的考验,确保大坝基坑安全.回想起1998年的那场大水,陆佑楣当时正在宜昌,坐镇指挥建设三峡工程.“那是一个洪峰接着一个洪峰,整整持续了两个月.”这让陆佑楣更深刻地意识到三峡工程“是不可替代的”.
当年参与论证的老一辈水利专家们正在逐渐进入高龄,年轻一代的水利专家不再纠结于三峡工程的是是非非,他们更多地关心,如何让三峡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提高水位的利弊
作为长江三峡集团总公司的首任总经理,这份《三峡工程优化调度方案》还在讨论之时,就已经放在了陆佑楣的案头.
以防洪作为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的前提下,能否让三峡为下游拦截更多的洪水,成为这份方案的焦点.
“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针对三峡上游的来水量而言,是很小的,只占到上游来水量的3%~5%.比如三峡多年来5天的最大洪水量的平均值是130亿立方米,30天的最大洪水量的平均值是935亿立方米,60天的最大洪水量的平均值是1640亿立方米,90天的最大洪水量的平均值是2290亿立方米.”当年水文专题论证组的副组长陈志恺说,就三峡工程221亿的防洪库容来说,三峡工程只是个小容器.“三峡工程对拦截一次洪水来说没有问题,但再来了就装不下了,所以需要把流量放均匀以后就排走,否则再来大的就装不下了.这就牵涉到调度的问题和对库容资源的利用的问题.”
国务院三峡办技术与调度司的周宪政副司长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今年国家防总对汛期调度方案的批复中,明确提出对于长江中下游的中小洪水,三峡工程在有能力情况下,也要予以考虑.”
但补偿调度范围扩大的结果,必然是在汛期提高了库区水位.初期设计的“在汛期维持145米低水位运行”的方案,似乎松开了一条口子.新方案给出的理由是“尽可能提高三峡工程对一般洪水的防洪作用”,“提高防洪经济效益”.
三峡工程即将在7月28日迎来汛期的第二次洪峰.此前一轮7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过后,三峡水库的最高水位达到了158.86米,超过汛限水位13.86米.为了迎接第二轮洪水,三峡水库在7月25日开始加大泄洪力度,但是截至7月27
工程建设方面论文例文,与三峡工程:过去和未来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