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党建— 范文

政治方面政治论文课题,关于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范文,政治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政治及经济发展及人际交往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政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524;

在对研究的主要变量进行测量和简化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来探讨两种因素在城市居民政治信任建构中的作用.我们首先根据解释变量与政治系统之间的紧密程度,从内生性因素到外生性因素逐步引入,从而分析变量引入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改变,最后的回归模型可以参见表5.

在模型中,首先引入的是制度主义评价变量.它作为制度绩效的微观表现,会受到个体本身生活水平的影响,因此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个体年收入这些反映个体客观生活水平的变量之后,五地城市居民对制度绩效的主观评价与其所表现出的政治信任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关联的,这一点同过去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其中,腐败治理、民主建设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10、0.122,明显高于经济发展的0.093(参见模型五),说明政治信任感的提升并不能单纯的依赖经济的增长,城市居民更关心政治系统运行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效.

作为社会文化因素的一个侧面,植根于文化传统的威权主义政治文化不仅构建了中国政治系统建立的合法性基础,也成为催生政治信任的重要因素.从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个体的威权主义观念变量的引入带来了整体模型解释力的提升.这一结果预示着,尽管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对于威权主义的认同感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对三项描述持肯定态度的个案比例都在30%左右),但是这种观念的力量并没有随着个体的现代化过程而消失,即使对于处在高速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居民而言,威权主义仍在发生作用.

社会信任作为外生性因素另一组成部分,被分解为了普遍信任观念和特殊信任状况两个方面,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个体对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可信性认知显著的影响了其政治信任的水平,也就是说,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人性假设奠定了一切信任建立的基础,越是认为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善良且可信的,越会在实际生活中对政治系统持有更高的信心.在此基础上,人际间亲缘性、业缘性、工具性信任的增长都能够提升其对于政治系统的信心.其中,业缘性信任的作用最为明显(控制所有变量后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32),也就是说个体在职业关系中所建立的信任感能够明显增强其对于政治系统的信心.作为一种信任类型,业缘性信任在关系的特殊性与固有性上明显弱于亲缘性信任,而其关系的持久性与复用性又强于工具性信任,其事实上处在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的中间位置,并且更具有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现代性特征,应该说,这种信任形式可能成为模塑现代化中国政治信任的重要契机.

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回归模型中,我们最后引入了社会参与变量,用以补充 “社会信任――政治信任”链条中的另一端,即积极社会参与对社会信任乃至政治信任的影响.从结果来看,社会参与的影响并不明显,引入后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R的变化最小,但其中政治参与同日常活动参与还是对政治信任表现出了显著影响.同样,个体积极的参与亲朋好友、同学聚会以及日常的兴趣活动也有助于提升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紧密度,从而提升政治信任.但是,不同于西方社会,那些更具公共社团性质的正式组织参与却没有能够对政治信任表现出影响.这一点是值得关注的,与日常活动参与相比,正式组织参与更具有公共性质,也更为接近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资本”,但是这一有效增强“社会资本”的参与形式却没有能够带来政治信任的变化.

除此而外,在反映个体社会化与结构位置的若干变量中,对政治信任表现出显著影响的是年龄和年收入.其中,年龄对政治信任表现出正向影响,也就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政治信任感也在增强.而与西方高收入、高信任的结论相反,年收入水平对政治信任表现出负面影响.政治信任会随着年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降低.

总的来说,从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度主义与社会文化因素同时在城市居民的政治信任建构中发挥作用.由制度主义因素所催生的政治信任,常常更强调理性和利益,正如汉密尔顿(2009)所说,真正有效的政府是那种能给人们提供恰当利益的政府.而由社会文化因素所衍生出的信心,则更倚重与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对于权力与权威的认知,以及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建立的信任关系.这种政治信任,已经不再直接依赖于政治系统的运行本身,而是强调了其所建立的文化基础以及嵌入的社会信任环境.威权主义预示着个体认同与政府之间关系上的等级性,不得不牺牲个人利益而服从整体的社会和谐.而社会参与―信任的路径则预示着“信任不是公众如何看待领导人的结果,而是公众在多大程度参与公民生活的表现,以及在公民活动中产生的信任和互惠态度的结果”(Keele,2007).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成为催生政治信任的内外通道.

四、总结与讨论

政治信任――民众对于政治系统运行能够产生与其预期相一致结果的信心――被认为是联结普通公民与政治系统的重要途径.<,sup>,〔13〕<,/sup>,它巩固着政治系统的合法性、有效性,不仅对一个持续稳定的政治系统至关重要,亦成为达成政治决定、实现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sup>,〔14〕<,/sup>,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城市社会而言,兼具传统与现代双重属性的政治信任,不仅预示着城市人对于政治系统的评价导向,更诠释着中国式政治信任的发展变化过程. 首先,制度绩效的凸显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越来越倚重政治系统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以及在此条件下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生活品质的提升.这一点是与现代性和风险不可分割的.现代性改变了城市社会中人们的组成方式,社会生活不再集中于熟悉的网络,个体被迫从私人领域中走出来,在日益分化和时空分延的社会中相互依赖,而风险也开始在传统与自然失去效力后蔓延.这种“风险”的出现迫使人们越来越需要与各种系统发生联系,因为这些系统提供了一种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机制.在这样的前提下,个体与政治系统的关联变得愈加紧密,个体对其制度绩效的诉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经济增长的作用微弱以及收入提高的负面影响说明单一依赖经济发展已经不再能够有效提升中国城市人的政治信任.政府的超载①也可能带来政治信任的下降.

其次,威权主义作为政治文化的核心,依然在城市居民的政治信任中发挥作用,它模塑着信任者与被信任对象在利益相悖时所持有的态度.对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小农经济所建构的天道观与宗法制,形成了传统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建制,儒家文化对父子关系准则的设定,奠定了传统中国政治信任的基础,“孝亲”伦理不但维持着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秩序,也在家庭内部建构了一种先赋性(血缘性)的权力地位以及对于家长权威的无条件遵从,促使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被模塑出一种权威意识.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差序性特征的社会中,政治系统先赋地获得了一种权威的身份,促使个体在同政治系统互动中对其表现出一种权威崇拜、服从以及无条件认可.权威身份本身成为政治系统获得信任的理由.这一影响的结果之一,就是城市人在与政府发生冲突时,总是倾向于认为即使存在着种种的弊端,但“总的来说还是好的”,政治信任能够在制度绩效并不明显时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而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文化因素的另一种补充,参与―信任文化的力量远远不能够构建托克维尔所说的“作为生活状况的民主”,这种“参与―信任”的缺乏表现在正式组织的无力以及普遍信任水平的低下,而这两者恰恰在政治信任的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目前的城市社会而言,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生活依然依赖于熟人网络参与以及以血缘为依托的亲缘性信任,这种“参与―信任”的力量仍然微弱.但是,一方面,以职业为依托的信任形式已经开始在差序性的特殊信任中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基于“小圈子”的非正式参与,也对政治信任表现出积极的支撑作用,这两者的结合可能意味着中国式“参与―信任”的萌芽,而其与制度绩效评价、威权主义认知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意味着中国城市社会政治信任水平的变化或是类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肖唐镖,王欣.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对五省份60个村的跟踪研究〔J〕.管理科学,2010,(9).

〔2〕Levi, Margaret &, Stoker, Laura,Political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Annual Review Political Science,2000(3),pp.475-507.

〔3〕Nye, Joseph S., Introduction: The Decline of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in Nye, Jr., Philip D. Zelikow &, David C. King Eds.,Why People dont Trust Govern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社会学研究,2007,(3).

〔5〕Zhao, S.,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关于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政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Chinese Nationalism,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6〕谢治菊.政治信任的含义、层次(结构)与测量――对中西方学界相关研究的述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美〕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 〔M〕.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美〕裴鲁恂.中国人的政治心理 〔M〕.艾思明译.台北:洞察出版社,1988.

〔10〕〔11〕Shi Tianjian,Culture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 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Comparative Politics,2001(4),pp.401-419,Li Lianjiang,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Modern China,2004(2),pp.228-258.

〔12〕Wang Zhengxu,Before the Emergence of Critical Citize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Trust in China,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5(1),pp. 155-171.

〔13〕Bianco, William T.,Trust: Representatives and Constituents,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14〕Hetherington, Marc J.,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Political Trus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8(4),pp. 791-808.

(责任编辑:周中举)

社会科学研究 2014.1.

1 2

政治方面政治论文课题,关于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愿服务,形成长效服务机制,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2.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10月开始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
育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家庭教育要讲科学决好残缺家庭,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从提高婚姻质量入手,在婚前双方应多沟通,了解,减少离婚率;二是在婚姻期间协调好婚姻关系,双。

形成测评作业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测评作业提出问题;在问题探究中获得认识;在认识运用中改进教学.这说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课程的学习要求之一是,a.形成自觉反思行动b.反思过程循环发。

学前教育学形成
前教育学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96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_01学前教育基本理。学前教育学题库浙江,教育学试题%,学前教育学模块约占25%,学前心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
述学前儿童音乐概念形成和发展特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组织方法.,三,教学对象,四,教学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长的土。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成
长——浅谈"玩"中培养幼儿的自信34福臻中学陈亚芳讲究批评艺术,多点人文关怀——关。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

城市规划论文网
色城市主义—。原市政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学2016级政治经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行政管理硕士,财政学,(201年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和理。

加拿大城市规划硕士
色城市主义—。原市政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学2016级政治经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行政管理硕士,财政学,(201年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和理。

城市规划硕士论文
例评析1.《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黄光宇,陈勇,科学出版社,2002年;,2.《绿色城市主义—。原市政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学2016级政治经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行政管理硕。

城市规划硕士
色城市主义—。原市政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学2016级政治经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行政管理硕士,财政学,(201年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和理。

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