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类开题报告范文,与《老子》自然政治思想内涵探究相关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本文关于政治思想及老子及统治者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政治思想类论文范文文献,与《老子》自然政治思想内涵探究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政治思想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想《老子》的圣人理想有多重的人格,本文所指的“圣人”,仅指《老子》理想的统治者.统治者要做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应当时刻收敛自己,不要随意显露,大胆妄为.《老子》一方面要求圣人有过于常人的“自知”、“自爱”的觉悟,要有“善言”、“善行”、“善数”、“善闭”和“善结”的治世能力,还要有“玄德”、“玄同”的人格境界.
第一,圣人应当“后其身”、“外其身”.这是对圣人自我认知的要求.有道的统治者应该把自己藏在百姓的身后,没有私心杂念和贪图意欲,尽量消除个人因素对政治社会的影响.有道的统治者把自己置之度外,个人没有占有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七章),这才是理想统治者的至高品德.“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老子》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权威过度干涉和过度使用提出了警告.圣人应当自知之明,“贵大患若身”、“贵身以为天下”(十三章),重视自己的身体,不贪图享受,声色犬马只能走向灭亡.“后其身”、“外其身”的统治者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如此统治者就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第二,圣人应当“守柔”.这是对圣人治世态度和方式的要求.天下无道,乃政治强力所为,互相杀戮,凶残至极,所以统治者要“专气致柔”(十章),把所有的精力集中起来以达到自我柔顺,而不是好强好斗.《老子》一再提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的道理.《老子》认为上善的人世间难有,最接近于“道”的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水”是《老子》最常提到的事物之一,水停留在大家都十分厌恶的地方不争不抢,所以能胜过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水能滋养万物而利于生长,却也能横冲直撞,山峰和巨石也无法阻挡它奔流不息,水甚至可以冲毁良田和房屋.因此,柔弱的水才是最强者,统治者就应当“守柔”,“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那些依靠政治强力的统治者,看似刚强,其实已接近灭亡,“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理想的统治者就应当达到“至柔”之状态.
第三,圣人应当“善下之”.圣人处于大共同体中,应当有“谦下”的态度.统治者能够使自己置之于度外,用柔弱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百姓,还应当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老子》对于圣人“善下之”有一段十分精彩地描述: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不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三十九章)
君王自称孤和寡人,不仅不低贱,反而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他并不是像美玉一样华丽,虚有其表,从不显耀自己,至高无上的荣誉不需要赞誉,而是像磐石般稳固坚定不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基石和支柱.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四十九),圣人就应当善于居下,抛弃自己的主观成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的这一要求儒、墨、法三家都无法做到,这三家的政治思想更接近于君主专制的理念,唯独老子倾向于民治(7).
第四,圣人具有优于常人的德性.“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圣人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如果圣人过于向外追逐,则知之越少.《老子》放大了圣人“自知”的作用,看到时下之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事物,而忽略了内心的反省,所以要求人要返观自己的内心,圣人更应该严格要求,以期达到“婴孩”的状态.在《老子》的思想里,“婴孩”几乎接近于理想中的完人,婴儿无知无欲,专气致柔,在此老子忽视了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综上而言,《老子》同儒家一样,对于统治者有较高的道德要求.“被褐怀玉”的圣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二十二章),他不与人争斗,“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六十七章),这三样宝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慈爱、节俭适度、不敢自居于天下人的前面(8),这是圣人的制胜法宝.这些优秀至高的人格品质,便是《老子》“被褐怀玉”的圣人理想.
《老子》的“圣人”带有非凡的德性,其崇高精神指向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治者,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标杆.老子注重圣人自我拥有的道德力量,更注重圣人的政治作用,其重点在于“被褐怀玉”的统治者,而不是具有“先知”能力的道德完人.
四、“不以兵强天下”的战争观
《老子》认为国与国之间相处,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不以兵强天下”(三十章),“大邦者下流”、“大者亦为下”(六十一章),都应当以谦下的态度来看待对方,尤其是大国更应当有谦下包容的心态.战争自古以来就有,历朝历代给国家和百姓都带来深重的灾难,《老子》也清楚地明白,战争不可避免.如果不得已而使用战争,也应当“恬淡为上”(三十一章).“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三十章)善于用兵的战争,只是为了救苦救难的目的,如果用战争来称霸天下,穷兵黩武,只会自取灭亡.《老子》并未完全否认战争的作用,如果为了救济百姓的目的,或者不得已的情况,战争也很必要.“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六十九章)即使处于战争状态,也不应当主动进攻挑衅,而是采取防御措施.在《老子》的理想国里,“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八十章),武器和战甲都起不到作用,有道之世,“却走马以粪”(四十六章),那些用于打仗的兵马都分给老百姓,用于兴耕田地.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政治思想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3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综上所述,《老子》希望“以道莅天下”(六十章),其政治之“道”,就是“自然政治”.“自然政治”并不是要抛弃君主政体,《老子》认同君主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但《老子》对这一政治权威作了必要的道德限定,这个道德限定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有超乎于常人的道德标准,其道德标准就是“被褐怀玉”,“上善若水”.统治者需要为百姓做的只是“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统治者的“愚民”,是让人民“无知无欲”,引导老百姓放弃奸诈狡猾,贪图的欲望.于是,政府就应当使百姓心胸开阔,温饱富足,意志致柔,强壮筋骨,除此之外,让人民自然发展.《老子》也认识到“自然”的局限性,“自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但其能力有限,它避免不了战争,无法解决政治争端所产生的暴力、冲突和破坏,以及脱离了“自然”生活状态的人们无休止的欲望,于是需要一个有道的统治者和政府去加以引导,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统治者和政府收回过多的政治干预,运用政治权威和无为治术重建和维持“自然状态”.“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自然政治”的终极目的.
五、“小国寡民”的理想国
《老子七十五章》指出了剥削高压的政治状态:“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政治暴乱的原因在于“其上食税过多”,苛捐杂税太多,人民不堪重负;“其上之有为”,统治者干预老百姓太多,胡作非为;“其上求生之厚”,统治者追求奢华丰厚的物质生活而剥夺老百姓.面对如此民不聊生,“非道也哉!”的社会惨状,老子愤怒地斥责当时的执政者为“盗夸”(五十三章).由此,老子提出了前述一系列自然政治的措施,并对他心中理想的政治统治方式进行了分类: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最好的政治是统治者悠哉悠哉的样子,不随意发施号令,不折腾,统治者“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处”(七十七章),不居功自傲,而老百姓只是仅仅知道统治者而已,“下知有之”,等到政治社会进步,老百姓却说:“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啊”.这种顺乎于自然的政治统治方式便是老子最理想的统治模式.
因此,老子从理想形态的政治统治形式出发,基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对时下的国家混乱,民不聊生,互相争斗的状态竭尽全力找到一个解决方法和出路,提出了一个理想国度的方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在老子的理想国里,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物质生产生活极大丰富,饮食、衣着和住所一应俱全,世间风俗淳朴,老百姓自得其乐,这样宽裕殷实的生活状态,就不需要政府过多的干预,保持这种自然的状态即可,这个社会被称为是“道家的小康社会”(9).其中体现了老子“民本”思想,让“民”返回到一种纯真自然的状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每个人都保持质朴的品质,减少个人的私心杂念.这样的话“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老子轻社会而重个人,于消极中寓积极”(10).老百姓淳朴的品质建立于富足的生活状态之上,老子认为过多的外在干预会影响这种状态.在一国之内为了避免外力的侵扰,国家的形式应当采取“小国”的形式,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老子深知大国强权政治的危害.而统治者就应当“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不要教导人民精明欺诈,而是要保持纯朴.“愚”在此并非愚民之意,而是使民淳朴不虚伪,顺其自然而已.老子更希望在“愚”这一方面统治者能够以身作则,“我愚人之心也哉”(二十章)便是理想统治者高度的人格修养境界(11).
在老子的理想国里,虽然后天生成的文明、传统和经验的价值得不到深刻体现,但在这个国家里政治家占主导的作用,暗示了这种“自然状态”是有道之人所为,并不是自然出现一国,其原因与老子承认君主的政治权威息息相关.老子希望统治者“悠兮而贵言”(十七章),百姓返璞归真,就能避免祸乱,天下太平.“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三十五章)正是《老子》理想国的应有之义.
六、总结
在《老子》政治思想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一个守护者,其自然政治思想带有更加强烈的道德哲学色彩,实际的政治措施很少,正如萧公权的评价:“就理论上而言,老子所攻击者非于治之本身,而为不合于‘道德’标准之政治”(12);老子处在“重农抑商”时代,尚未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道家同儒家一样未能提出实质而行之有效的经济观点.近代以来在中国政治转型的大潮中,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面对经济问题几乎是束手无策,这也是传统政治思想在现代政治环境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难题.
《老子》承认君主的权威,对统治者有很高的道德伦理要求,一方面统治者有过于常人的自知之明,另一方面又要求统治者“常无心”;一方面,要求统治者运用自身的权威来引导百姓和人民,又要求统治者把自己置之于度外,“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对于理想统治者的人格定位显得矛盾重重,因为《老子》始终都无法逾越君权政治的藩篱,但其“自然政治”保持了相当大的政治弹性,承认“道”、“天”、“地”、“人”的四位一体,对等相处,认为“身”、“家”、“邦”、“天下”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政治思想类开题报告范文,与《老子》自然政治思想内涵探究相关政治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范去揭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科学化概念的提出一直发展到科学化在学科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
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在大山深处法,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类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投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