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管理世界论文范文属于参考文献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管理世界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相关会计论文参考文献。适合管理世界及博士生及技术经济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管理世界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一个中国普遍长期的现象,历来吸引着众多学者的视线,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举不胜举,而且这些研究逐步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各学派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扩大的因素做出解释.
[关 键 词 ]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92-02
1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
在1950年,我国刚刚要进入工业化时期,就遭遇了朝鲜战争.苏联的大型重工业大量投资在中国的军事装备的生产中.这一时期,轻工业不发达,重工业是第一个崛起的,于是,产生了“资本排斥劳动”,不断追加资本增加却不增加劳动.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进入工业化时期,资源有限,资本短缺,但是人口膨胀.产业只能集中于城市,于是城市变成了资本集中的地方.我国依靠从“三农”提取剩余,完成城市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这就创造了城乡二元结构.那么同时也就靠造就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城市化开始落后于工业化.由于资金短缺,我国在生产方面大规模集中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替代资本.后工业化过程的60年,我国有四次大规模的引进外部资金.20世纪80年代,由于外债压力过大,邓小平同志允许地方直接引资,90年代,允许外商直接投资(FDI).每一次的外资资本进入都会导致中国的投资能力减弱,就业量减少,城市的失业人口向农村转移.这就造成了农村的贫困(温铁军,2013).而有些学者认为,城乡收入差距仅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特征,林光彬(2004)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不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城市和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层结构.
这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cankao/373331.html
2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
2.1城市偏向政策及制度
因为我国的非农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所以政府大多采取一些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短期经济增长,但长期看来,这样的政策会让社会总体损失惨重,因为这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陆铭,陈钊,2004;程开明,李金昌,2007).在多个方面,包括城乡交换、资源分配、再分配等各个领域.这些城市偏向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地位十分不利,为确保把农民强行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我国还建立了户籍制度,它服务于上述制度,并且具有显而易见的歧视特性(任太增,2008).程开明还列举了一系列具有城市偏向性的制度及政策,例如,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支出资金投入严重短缺,导致农业不能正常发展.农村资金向非农化方向转移,极大地减弱了农业有效发展的基础.公共产品的提供对农村歧视,农民需要负担沉重财政支出.
陈斌开等人(2010)认为由于教育和科研的水平不同,教育质量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差异显著,这是由于城市偏向政策把教育经费多数投入在了城市,再加上农村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也不足,因而产生了农村与城市居民人力资本回报之间的差异,也就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2.2外商直接投资
万广华、陆铭及陈钊(2005)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得出了影响收入差距的各个因素所起的决定作用.根据他们的发现,在这些决定性因素中,外商直接投资这个变量与贸易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指标时具有很强的意义.由此,他们建议加大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并且努力引进外资投入到中西部地区,否则越来越普遍的全球化会影响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甚至使之扩大.
程新章(2006)将区域间流动与制造业集合之间关系综合起来,构建均衡模型,他的结论是:外商直接投资是劳动力流向沿海地区的原因,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在雇用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时,榨取了农民创造的额外利润.由此,区域收入分配的差距将不断扩大.根据他们的研究,杨特(2008)总结出:一是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利益分配不均,每一个居民得到的收益不平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是显著增加的;二是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减少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并且这种作用正在逐步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却在减慢;三是外资企业在我国地区间的投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地区间就业机会不平等.周华(2006),何枫、徐桂林(2009),杨永兵、雷昭明(2012)都从时间来分析,他们认为,虽然在短时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相对地减少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状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商直接投资会加剧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这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带来了科学技术,但它所缩短的收入差距长期内会被技术进步所抵消;不同的区域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影响程度在逐步增大.但是,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使用的理论不同,一些学者对以上的结论提出异议,刘渝琳等人(2010)就认为外资企业资金的流入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3收入分配
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就是依据收入与经济的关系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也随之改变,它的轨迹是经过迅速扩大、短暂稳定,逐步缩小的过程.但是,这个假说在我国存在很大争议,这是由于这个假说在西方国家的经验研究中并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假说,并且,这种没有被验证的假说放在我国的国情中,也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如郭熙保(2002),尹恒、龚六堂、邹恒甫(2005),何枫、徐桂林(2009),他们认为我国符合库兹涅茨假说,我国的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但我国仍是低收入国家,要想转变结构的同时带来经济增长,分配不均是我国的必经阶段.
王小鲁、樊纲(2005)则否认倒U假说,他们认为收入差距的波动并不绝对地随着人均GDP水平增加而先升后降,而是由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收入差距的上下波动.张立军(2007)在研究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时发现库兹涅茨现象不存在于中国.许冰、章上峰(2009)则没有明确指出中国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假说,只是指出“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曲线的表现形式为‘过山车’,具有三个拐点,我国目前处于倒U型的左半部分”. 钱敏泽(2007)的理论研究则承认库兹涅茨假说并澄清了学者对该假说的争论,她使用模型推导得到收入分配差距曲线不同的发展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倒U型.
而在最近的研究中,李实(2012)研究发现,随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格局也在一步一步改变,并伴随着一些新特点的显现,首先就是农村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减慢,而城市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速率有增无减.其次则是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乃至全国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扩大.最后是行业间、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减少.王小鲁(2007)则认为这是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偏向于垄断性与资源性行业.
2.4人力资本
在考虑资本积累的前提下,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影响.如郭剑雄(2005)认为,农村地区实行计划生育的能力不强,人口多、教育质量差是农民贫困的原因;而城市恰恰相反,再加上城市高质量的人力积累,这都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有些学者也同样认为,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会先减小后扩大.人力资本的数量减少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而这样的差距又是由于经济高增长.本地居民数量与城镇外来居民数量间的比值对收入差距有一定影响,当他们的比值大于等于城市人力资本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反之则不利.
25收入来源
依据一些作者的观点,收入来源有三个类.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次之.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间的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也可以扩大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而有些学者则不认同这样的排序,戴平生、庄赟(2012)通过对各个收入来源的基尼系数研究得出,经营性收入是减少收入差距的基础,其他两个要素为次之.童海滨(2012)的观点则是对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做出总结,他们认为,工资和经营收入都是收入差距的最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力大,且正在上升,经营收入反之.并且他们还通过对地区间收入来源比较得出,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是中、西部地区居民,因为他们的收入形式单一,而其他两种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则不大,但有逐步上升的势态.
26金融的发展
有些学者曾认为金融发展和城市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关系不大,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张立军(2007)和孙华臣(2012)都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金融的发展较慢,但还是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另外,还有些学者认为银行对穷人贷款利息高,导致穷人贷款难度加大,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就极大地拉开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