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写统计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统计学类本科论文范文,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包括关于统计学及患者及参考文献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统计学论文范文。
【摘 要 】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梗死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分别治疗4周后对比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首次康复时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4周后,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4.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在病情适合后立即给予专业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9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关 键 词 】 脑梗死偏瘫; 早期综合康复; 日常生活能力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95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致残率较高.脑梗死后出现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笔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早期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70例,结果令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本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脑梗死后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在39~78岁,平均(59.8±7.6)岁;病程在4~11 d,平均(8.6±1.5) d;偏瘫肢体:左侧41例,右侧29例.观察组70例,男44例,女26例;年龄在41~79岁,平均(59.7±6.9)岁;病程在3~13 d,平均(8.5±1.4) d;偏瘫肢体:左侧39例,右侧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⑴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⑵有单侧肢体功能障碍;⑶首次发病或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但无偏瘫后遗症;⑷无意识障碍,病情允许且患者愿意配合康复治疗.排除标准:⑴不符合纳入标准;⑵肢体畸形;⑶有心、肾、肝等脏器严重原发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降颅压、改善脑血氧循环、保护脑神经等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家属康复指导后自行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即给予专业综合康复治疗,主要以良肢位摆放、床上被动训练、抗痉挛体位训练、桥式运动、被动活动关节、功能锻炼等为主,2次/d,60 min/次,其余时间要求家属配合自行给予定时康复.
这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cankao/434733.html
1.4 疗效标准 所有患者分别于首次康复治疗时、康复治疗4周后根据改良巴氏指数量表评分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参考相关文献制定疗效标准:评分>60分为显效,60分≥评分≥40分为有效,评分<40分为无效,显效和有效之和为总有效[2].
如何撰写统计学硕士论文
播放:23501次 评论:6241人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SPSS l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康复治疗时、康复治疗4周后ADL评分 观察组康复治疗4周后ADL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疗效对比 两组康复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最终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对患者家庭造成破坏性影响.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抢救患者生命,同时要努力减少其致残率.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内科治疗过程中随着颅内水肿的减轻、脑组织自身恢复、代偿其偏瘫可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本组对照组在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配合自行康复训练总有效率只有58.57%,疗效较差,且其治疗后4周综合ADL评分也较低.相关研究分析认为偏瘫患者如果形成异常运动模式后就很难改变,需尽早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以建立正常运动模式,避免出现痉挛及联合运动模式[3].专业综合康复训练,主要以神经学原理为理论基础,通过刺激相应神经,提高受损部位相应皮质区兴奋性,最终促进受损功能得到恢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