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临床护理方面论文提纲,关于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临床护理及药理学及综合素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临床护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通过对护理岗位的调研,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 键 词]护理岗位胜任力课程体系特色教材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陈国忠(1970-),男,江苏东台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秦红兵(1959-),男,江苏大丰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和卫生法学的教学工作;柳丰萍(1971-),女,江西宜春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学工作.(江苏盐城224005)
本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870831.html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新医改视阈下以社区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SJG09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18-01
护理胜任力是态度、知识、技能、人际交往和责任感的综合体,包括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及科研、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领导管理力.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独立处理和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能力及良好专业素质的教育.关于护理胜任力培养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仅就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谈些浅见.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由护理基础课程、护理桥梁课程、护理岗位课程、护理人文课程和公共课课程五大模块组成.
1.根据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整合护理基础课程模块.护理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护理实用人体学”和“病因病理学”.该模块根据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突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将“医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整合成“护理实用人体学”,将“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成“病因病理学”.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坚持护理岗位“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服务性”的要求,如“护理实用人体学”课程中,“骨性标志”为“注射法”铺垫,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完成临床工作岗位任务奠定基础.
通过对基础医学“护理实用人体学”和“病因病理学”两门课程的整合,不但有效解决了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制短、课程多、学时少、任务重的矛盾;同时,更重要的是使课程突出高职特色,贴近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满足技能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使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促进了护生胜任力的培养.
2.根据护理岗位课程的要求,优化护理桥梁课程模块.护理桥梁课程模块包括“健康评估”“护理药理学”和“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三门课程,该模块课程是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岗位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护生通过“健康评估”“护理药理学”和“临床护理基本技能”等课程的学习,掌握病情评估、实施药物治疗、临床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培养护生临床护理、教育、咨询能力.我们根据该模块课程的特点,遵循为护理岗位课程服务的原则,不断优化桥梁课程的功能.“护理药理学”对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等内容进行强化,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依据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能力—学习领域、情境、任务理念开发的“临床护理基本技能”课程,采用了“教、学、做、思”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健康评估”课程同样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最终目标,采取在医院真实情境中实施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重组护理岗位课程模块.护理岗位课程模块包括“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和“老年护理”.该模块打破了现行的临床二级分科界限,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对原有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课程进行重组.如“成人护理”打破了原有临床二级分科的界限,按照人体整体观分系统阐述常见疾病的护理,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可以提高护生对疾病转化和人体健康的整体认识,促进了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重组后的课程模块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遵循了“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要求,更加便于“教、学、做、思”教学模式的实施,全面提高了护生处理和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专业素质,为胜任临床护理岗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根据护理职业素质的要求,创设护理人文课程模块.加强护生的人文教育,对于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护理胜任力,按照护理岗位对护生必备的人文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人文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护理人文课程模块包括“人际沟通与礼仪”“护理心理”“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管理”.护理人文课程的整合,有效解决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如“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为“护理伦理学”与“卫生法律法规”的整合课程.通过对“护理伦理学”和“卫生法学”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将护理岗位工作中涉及的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内容进行一体化教学,使护生明确护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和伦理规范,从而有效解决因课时少而不能开设“卫生法学”这一缺憾.此外,还可以避免原来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如护患关系、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内容.
为了提高人文课程教学的效果,我们积极探索改革人文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对护理人文课程的序化,使护理人文教育与护理基础课程及护理岗位课程教育同步进行.第一学期开设“人际沟通与礼仪”,第二学期开设“护理心理”,第三学期开设“护理伦理与法规”,第四学期开设“护理管理”.我们按照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计、组织人文课程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极大地提高了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5.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改革公共课课程模块.护理岗位服务对象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护理人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公共课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为护理岗位服务的原则.公共课程模块以课程群为框架,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英语课程四个课程群.各课程群将原有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若干门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规划和整合,组成相应的课程群.
思想道德素质课程群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业指导、时事政治等;身心素质课程群包括体育、军事课、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等;综合素质课程模块主要靠第二课堂完成,含各类竞赛、社团活动、科技讲座、文化沙龙、学生科研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校风、学风建设等;英语课程群在原有基础英语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开发了实用护理英语.
公共课课程模块,以思想道德素质课程群为核心,身心素质课程群为辅助,以综合素质课程群贯穿、渗透于各课程教学之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并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公共课程的改革,促进了护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关于临床护理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