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关于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可持续发展及道德教育及地理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可持续发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德育是五育之首,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关键是教师.本文侧重从结合地理教材着手,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国情国策、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三观”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的教育.
关 键 词:德育;地理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31-02
陶行知老先生说:“做人,做事,做学问.”这句话充分表明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其他.到底怎样才能学会“做人”,这就涉及到我们永恒的话题: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
一、什么是德育
有关德育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即道德教育,即学校创造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要主动地学习德育,道德好,生命幸福,人格崇高;道德不好,生命不幸福,人格渺小,如《孟子·滕文公上》.第二种观点认为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三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教育大词典·教育学》.第四种观点认为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个人思想品德社会化,如《现代德育论》.第五种观点认为德育是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如《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该书作者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价值教育,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能力.从专家们对德育的不同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德育在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同时,更强调了德育的主体性、发展性和建设性.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里的教学和教育的区别十分明显.教学指的是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等.教育则主要指对于学生价值追求的引导.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与做人的方向、价值观相比,就不能不具有工具的性质.现代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无教育的教学”.所以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完成功能等方面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也的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但它只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维度,因为,作为人不可以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所以我们这里的德育主要指的是广义的德育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集
广义的德育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为了便于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分为校内领域和校外领域,我们接下来要阐述的德育仅限于学校领域.在学校德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渗透效果.要取得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一是在态度上要具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和责任感;二是在方法上要做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知识内涵极为丰富,因而其德育因素也丰富多彩.为了系统化、全方位、多层次地渗透,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整理出所要渗透的德育因素,进而设计出每一堂课的德育目标.地理学科所要渗透的德育内容很多,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小处着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态度,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全球意识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目标.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怎样把握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德育效果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理讲的就是祖国,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城一地都渗透着爱国主义的因素,爱国主义教育是地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线.中国地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较多,但结合教材内容,我认为从这几方面进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对于初中、高中的学生来说,爱国主义太抽象了,但如果教育他们从身边环境入手,从小事做起,爱家乡、爱学校的环境,那么爱国主义就变得具体容易得多.结合教材可以让他们明白,我们国家正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的压力,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2)结合教材,让学生懂得祖国的领土、领海、领空神圣不可侵犯,培养学生的忧患和警惕意识,从而树立保卫祖国,为祖国领土完整而奋斗的献身精神.(3)我国气候温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资源丰富,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旅游胜地,有不少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等在教学中,将这些教材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自信心.(4)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名城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唐朝时的都城长安(如今的西安),在那时就是东西方商业、文化的汇集地,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市,后来的朝代更替,战乱不断,阻滞了经济的向前发展,所以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政局安定、国泰民安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发展经济、建设祖国.近代一些城市还是我国的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时间发生的起源地,如贵州遵义,1935年在这里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通过革命历史名城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为真理而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课堂渗透,在学生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使他们对祖国有母亲般的深厚感情.2.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地理国情与国策教育是地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又一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个历史悠久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进行爱国教育不能脱离这个国情.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均资源的缺乏会带来众多的不利因素,但应该让学生知道,这是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大量的文字资料、图片和祖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特别是近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容易让同学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也能激励每一个爱国的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今后投身祖国建设打好基础.发展和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63520.html
目前我国社会近千万职工下岗,待业人数剧增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膨胀,表明劳动人口过多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因此为了使人口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我国自然环境承受力相一致,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再有,我国的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ą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集,与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