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教学法方面有关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刍议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学法及中职学校德育及德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学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德育课程实施的低效已成为新疆中职各学校共同的难题.其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的原因有:方法和途径单一、内容陈旧、教学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课程评价片面、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而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具有:转变德育课程理念,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及德育内容的更新;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有效解决方法、途径和评价的单一;以活动为引导,有效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任务引领法;中职学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2
德育历来为各学校所重视,特别是情况日益复杂的新疆中职学校.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生源压力的增大,学校多采用先招后管的方式保证生源量.在保证生源量的同时,出现生源质上的不足,这给原本成效不高的德育课程进一步增加难度.德育课程实效不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和专业课成绩,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思想品质问题、逃学、早恋、打架、叛逆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探究行之有效的德育课程改革就成为关心教育人士的重要课题.
一、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成因分析
(一)新疆中职学校德育现状
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一直令学校、老师最为头疼.但德育作
![关于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刍议的学士学位论文范文](http://img.qkzz.net/uploads/201510/04/6067869-0.jpg
)
教学法方面有关论文范文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教学法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二)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成因分析
1.方法和途径单一
新疆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德育课程,但实施效果并非人愿.反思德育课程低效原因,其中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是主要原因.目前新疆中职学校德育教法主要以讲授――接受的方式为主,重视教师的讲授,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理论思辨,忽视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重视教师的评价,忽视学生自评、社会评价;重视德育知识考查,忽视德育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德育实施途径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轻视生活和社会教育实践;以集中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引导;以集会教育、报告、讲座为主,缺乏针对个人的德育活动.
2.内容陈旧
德育内容是新疆中职学校德育实施的核心,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载体.新疆中职学校德育内容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缺乏鲜活的德育课程内容,甚至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对德育实施的低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德育内容的陈旧和德育教师的课程观不无关系.部分教师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秉持教材即教学内容的理念,没有正确认识德育课程的教学化问题,没有正确认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根本区别.所以导致德育内容陈旧,脱离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3.教学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
教学既包括教师教的一面,也包括学生学的一面.然而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中职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言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青春期,性格活泼好动且具有一定的叛逆性.教学如果不能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德育低效也就自然而然了.如果教师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那么德育低效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4.评价片面
目前我国课程和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受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趋势的影响,也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并且还以知识终结评价为主.德育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虽然以德育知识为主,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知识内容同样重要.当我们以知识终结性评价为主时,其实是在关闭我们提升自身素养、价值观、道德观的有效之门.所以德育评价需要知、情、意、行四方面整体、全面的评价,需要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三位一体的评价.
5、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在学生体验到德育课程枯燥、乏味的时候,教师同样也感受到教学的疲惫.受学制的制约,德育在新疆中职学校是作为公共课设置的,没有专业课的身世显赫,所以并不为学生重视.部分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认识仅限于及格.再加上教材所选内容的陈旧及其他原因,所以部分教师对德育缺乏一定的热情.当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教学的灵性和创生性的时候,教师就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职业倦怠,甚至出现厌教、弃教的行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体会不到德育教学的喜悦和成功,体会不到德育的魅力,那么德育教学长期低效的现实也更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二、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的意义
“任务引领教学法打破传统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采用生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任务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得知识、训练技能、探究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在任务引领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完成任务体验成功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望,形成任务、知识增长、技能训练、专业提升的良性循环之路.”[7]
(一)转变德育课程理念,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及德育内容的更新
任务引领教学法是在任务的引领下,融合了讲授、讨论、演示、练习等方法.如果说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是封闭方法的话,那么任务引领教学法是一种过程性、开放性的方法.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封闭式的方法适用于课程的目标模式,而任务引领教学法适用于课程的过程和实践模式.教师因受师范教育的影响,观念中惟以课程即教学科目为圭臬,忽视或根本杜绝其他的课程理念.这种观点为教师在课堂中喋喋不休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条分缕析作了学理的支撑.这恐怕也是师生对德育没有兴趣的根源所在.所以如果想扭转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首要的就是改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任务引领教学法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既重视解决结果,也重视解决过程,其在新疆中职学校的实施,能有效转变教师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树立教师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学习经验、预期的学习结果等新课程理念;其次,更新德育内容.任务引领教学法以任务的解决为核心,所以任务的选取尤为重要.在新疆中职学校所使用的德育教材中,基本以德育知识的传授为主,没有德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和能力对德育知识再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德育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即对部分知识删除,对部分知识保留和更新.教师在德育知识再加工的过程中,及时更新部分知识,使部分知识具有时代性,以适合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在使用任务引领教学法的过程中,能有效更新德育内容.
(二)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有效解决方法、途径和评价的单一
任务引领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所分配小组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训练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任务引领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的完成.教师依据德育教学目标分配给小组适量的任务.小组成员在了解自己的任务基础上,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法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刍议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