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幼儿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学习行为作出回应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幼儿及幼儿数学及数学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幼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编者按:“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课题研究已历经三年,现暂告一段落.研究的第一年.课题组重点探究了儿童在活动区活动中的个别化学习以及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儿童,如何与儿童进行个别化互动(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在本刊2010年第12期).研究的第二年,课题组引入了新西兰学者MargaretCart博士的学习故事评价法,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法对儿童的数学学习进行观察、评价和回应(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在本刊2012年第6期).研究的第三年,课题组在上海市的5所幼儿园开展了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观察、评价和回应儿童学习的实践研究.在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持对儿童学习行为的敏感,根据大多数儿童的情况或需要作出反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意味着集体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力争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下面这组文章是课题组第三年的相关研究成果.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表象性,他们的学习需要通过操作学习材料,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来完成.也就是说,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操作是学前儿童形成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因此,学前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与概念必须伴随具体的经验与活动.金斯伯格(Ginsburg)认为,将幼儿数学活动建立在具体实物和操作行动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缺少具体实物和其他特殊经验,幼儿可能把数学活动看成无趣也无意义的活动.给儿童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是实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目标特别是数学活动目标的前提.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将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儿童的学业成绩.与此同时,教师介入幼儿的学习对于幼儿认知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与学习材料的互动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并作出积极的回应.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回应是使教学充满生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下面以大班集体数学教学活动“小老鼠买米”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依据教学情境灵活地选择和利用学习材料,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支持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建构.
本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356650.html
【案例】
名称:小老鼠买米(大班)
目标:乐意探索,尝试用米做实验,感知容量守恒现象.
过程:
第一个环节:教师创设老鼠去米店买米的情景,激发幼儿思考,同时引导幼儿讨论是高而细的罐子里的米多还是矮而粗的罐子里的米多,并说出理由.幼儿通过目测各抒己见,说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比一比两个罐子里的米?”并让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环节:教师提供操作材料(米、形状不同容量相同的容器2套、大罐子1个、杯子1个),先让幼儿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观察这些罐子后,你发现了什么?你想用哪些罐子来比一比呢?怎么比?”在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后,教师让幼儿操作材料,用自己的方法去比一比,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的策略,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幼儿相互交流操作方法和比较的结果,教师记录其操作方法并进行梳理和小结.通过交流,幼儿在感受“一样多”的同时体验探索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小结:虽然瓶子的外形不同,装的米看起来不一样多,但实际上它们装的米是一样多的.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其原因.
延伸活动:教师在活动区投放圆圆的和方方的两罐米,让幼儿想办法比一比这两罐米是不是一样多.
一、通过观察和倾听,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提供学习材料
观察和倾听是教师对幼儿学习作出有效回应的前提.幼儿认知的建构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师首先要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学习材料,而且最好是幼儿熟悉且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幼儿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数学教学活动如果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或者以生活情景为素材,对幼儿的学习就会更加有意义.在案例中,教师将空的可乐瓶和矿泉水瓶修剪成大号和中号的“米罐”,把一次性纸杯当成最小的“米罐”.这些简单且幼儿熟悉的学习材料与“小老鼠买米”这个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能帮助幼儿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在操作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幼儿能在与学习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学习材料的开放性和结构性.如果学习材料的结构性过高.就容易限制幼儿的想象和操作;如果学习材料过于开放,就容易使操作流于形式.不易达成学习目标.在案例中,教师提供给幼儿的学习材料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既让幼儿在操作学习中获得数学经验和知识,又不限制幼儿的操作思路.同时,这些学习材料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能够让幼儿通过操作揭示知识的本质,经过探究理解问题的内部表征,从而使探究活动深刻且具有目的性.此外,学习材料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案例中,适量的学习材料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学习材料过多,就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可能导致幼儿一筹莫展û
关于幼儿论文范文
二、回应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要求,充分利用学习材料引导幼儿深入学习
在案例中,教师把全体幼儿分成2人一组,给每个幼儿提供装满米的两个罐子,再加上白色的宽而矮的罐子1个,高而窄的罐子1个,以及小罐子1个(如图).幼儿可以自由猜想到底哪个罐子里的米多.教师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把米从一个罐子倒入另一个罐子.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幼儿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感知、注意、分析、比较、理解和整合学习材料的过程.在动手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感觉通道的学习,增加感性认识的渠道和拓展认识的角度;他们通过比较、排列、分析、组合等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形成新的图式.
首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让每个幼儿都能经过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和发现者.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对学习材料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在案例中,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的学习材料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隐含了层次性.因为对罐子的不同选择和选择的罐子数量不同以及操作步骤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换言之,幼儿对罐子的选择、组合以及操作程序体现了学习材料的层次性.其次,把教学目标和内容隐含于探索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学习材料发现数学关系,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在案例中,幼儿需要验证两个不同形状的罐子里的米哪个多,就必须把其中一个罐子里的米倒入另一个罐子,再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罐子里的米是否相等.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习材料的价值.教师在
关于幼儿论文范文,与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学习行为作出回应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