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等教育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沦陷十四年时期东北高等教育体系类考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医学院及学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在东北沦陷的14年间,日本殖民者及其傀儡政府总共创办了各类高等教育机构80余所.根据这些学校与伪满政府推行的“新学制”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学制内”高等学校和“学制外”高等学校两种类型,每种类型下面则按照学校的性质还可划分出若干细类,籍此可搭建起东北沦陷十四年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体系,对揭示日本殖民统治者推行奴化、殖民教育的罪恶本质,提醒人们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潮抬头给世界和平和各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东北沦陷区高等教育体系殖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42-07
[作者简介]袁海军,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所长、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22)
在日伪殖民统治的14年里,东北三省到底创办了多少所高等学校?这个问题不论是在伪满时期的官方文件里,还是在当前的学术界,都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因此,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并据此对东北沦陷十四年的高等教育体系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不仅有利于揭示日本殖民统治者在我国东北地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罪恶本质,也有助于提醒人们时刻警惕军国主义思潮的抬头,自觉维护世界和平和各国高等教育的自主、健康发展.
一、对东北沦陷十四年时期高等教育的文献考察
(一)伪满时期有关东北地区高等学校的文献记载
一般认为,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洲国共有高校20多所.追根溯源,这一数据来源于康德11年(1944年)伪满洲帝国通讯社编纂出版的《大满洲帝国年鉴》(下文简称《年鉴》).在这部年鉴中共收录伪满洲国高等学校(或专门学校)22所,并分4类加以记述:第一类是伪文教部直属的大学,包括3年制的奉天农业大学、哈尔滨农业大学、新京畜产兽医大学、新京法政大学、国立师道大学和4年制的奉天工业大学、新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奉天医科大学、新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佳木斯医科大学以及哈尔滨学院,共13所;第二类是开拓医学教育机构,包括兴安开拓医学院、龙井开拓医学院和齐齐哈尔开拓医学院,共3所,学制为2年;第三类是私立高校,包括北满学院、盛京医科大学、奉天药剂师养成所、奉天商科学院,共4所;第四类包括伪满国务总理直辖的建国大学和专门培养官吏的大同学院,共2所.有鉴于此,多数研究者都以此为据,所论及的高校数目与类型大致跟《年鉴》收录相当.
伪满时期的教育体系按照培养目标划分为“实业教育”(或称“实务教育”)和“师道教育”两大门类,上述22所高校中除国立师道大学以外均为“实业教育”门类的学校.因此,《年鉴》在“师道教育”类中,除了重提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师道大学以外,还收录了两类培养初等教育师资的师道教育机构,共20所.第一类是大学附设的师道科,包括奉天农业大学教师养成所、国立师道大学师道训练所;第二类是师道学校,这类学校一共18所,它们分两个部门实施教学,一部实施中等教育,二部实施高等教育.由于师道学校具有跨界的特点,所以一般研究者不把它们当作高等学校来论述.另外,《年鉴》还列举了两所与一般教育设施“性格稍异”的“特别教育”机构,一所是本溪湖工业实习所,另一所是留学生预备校.
综上,将《年鉴》中所列举的“高等教育”、“师道教育”和“特别教育”三类高校相加,截止1943年,由伪满政府官方认定的高等教育机构一共有44所.有研究者将伪满时期的两所军警学校即新京警察学校和新京陆军军官学校也统计在内,其总数最多不超过46所.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2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二)最新资料对东北沦陷十四年高校的记述
据最新发现的资料,日伪在东北地区所建立的高等教育体系远比已知的要庞大得多.2001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民国档案》杂志第二、第三和第四期连续刊载了一份由原国民政府教育部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在1945年3月编印的《伪满大学教育实况及复员整理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在这份文件中,所收录的东北沦陷区高等教育机构达80所之多,比已知高校数目的多出近一倍.《伪满大学教育实况及复员整理意见》是国民政府教育部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编印的一份对日伪在东北地区高校的接收整改方案.其中,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期间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做了详细的归纳整理,并提出了改造日伪高校的原则和具体方案.因而这份材料所列举的这一时期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机构数目应当是可信的,可以作为研究东北沦陷十四年高等教育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年鉴》和《意见》都是官方文件,出台时间也仅差一年左右,但关于东北沦陷区高等学校数目的记载却有很大出入.这多出的34所高等学校从何而来?若将两份文件稍加比较,就可发现这两份文献的分歧主要在于高校所收录的范围及标准上面.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1)《年鉴》所罗列的高校是经过伪满中央政府认可的机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不在其列;(2)《大满洲帝国年鉴》未将旅大日租界(关东州)的高等学校计算在内,此地这一时期共有这类学校9所;
(3)《年鉴》出版于1944年,此后创办的高校则未及统计在内,这类学校有2所;(4)《年鉴》在列举享有特别给费制度而承担师资培训的普通大学“特修科”时只提到了奉天农业大学师道养成所和国立师道大学师道练成所,而《意见》则列举了8所,多出6所;(5)对于师道学校,《年鉴》只说有18所,而《意见》则列举出了22所,多出了4所;(6)《年鉴》未收录看护妇及助产士之育成学校、官立医院附设之看护妇养成所、陆军医校,属于军事病院附设之看护妇养成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这类机构有10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将《年鉴》与《意见》两份文件相互参照、印证,才能对东北沦陷十四年高等教育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三)特定概念下对东北沦陷十四年高校数目的判别1.“东北沦陷区”地域概念下高等学校的数目.在这个论题上,关于“东北”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东北”就是指“东三省”,而广义的东北是指伪满洲国所辖的所谓“国土”,它不仅包括辽、吉、黑三省,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等5个市(盟),以及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和承德市的部分地区,但不包括大连市的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长海县、普兰店市南部地区和瓦房店市西南部的西中岛等几个岛屿,及所谓的“关东州”地区.因为根据1932年的《日满议定书》,关东州之主权归“满洲国”所有,伪满政府承认清朝将旅顺、大连一带的关东州租借于日本的条约,并继续由日本直接管辖,不属于伪满政府的行政区划.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的“东北”概念,即现行东三省行政区划内的所有地区.鉴于“满洲国”与“东北沦陷区”两个地域概念并不完全重合,因此在“东北沦陷十四年高等教育”这个语域下,有必要以现今东三省行政区划为界,对沦陷区十四年所存续的高等学校在地域上予以重新界定.这一工作既有“减法”,也有“加法”.具体说,应当减去伪满政府在原兴安省王爷庙(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创办的两所学校,即康德2年(1935年)创办的国立兴安学院和康德9年(194
关于高等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与沦陷十四年时期东北高等教育体系类考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