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人文素质相关论文摘要,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文素质及素质教育及新课改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文素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历史与社会”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指导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反思并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93-02
“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主要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质量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近几年,我们逐渐发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该门课程的教学
关于人文素质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一、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中提到,“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爱生命、保护自然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历史感.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祖国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了解祖国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为此,在进行“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新的教学理念,人文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初中阶段学习是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这表明了全民文化水准的基础标准.所以,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教育,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位.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推动力.为此,在进行“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足以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过程.而在这过一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其内容繁多,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与哲学、文学与地理、科技与艺术等一系列发展史,人文性较强,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例如,教材中提到的“和谐、礼仪谦让、仁爱”等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动人物事迹演讲、参观当地纪念馆、进行帮扶活动等,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感受这种优良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新课标中提倡情感教育,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试想如果教师总是以权威让学生服从,而不是让学生口服的同时也能心服,也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从长远来看,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和谐良好的关系,以“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教师的课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上来.
3.正确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激发学生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很多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甚是喜爱,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电脑的兴趣.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主的计算机设备也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然而网络信息有利也有弊,为此,我们在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开放性问题,要考虑到是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以图片、视频、远程教育等方式,展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这样一来,教师占用课堂的时间少了,能够给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积极思考,进行互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人文素质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9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4.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在智力、性格、优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不管是设定教学目标还是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安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使用适合其的方式,只要学困生取得进步,就要及时鼓励,中等生取得进步,要激励他们再接再励,对于优等生,要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团结合作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同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三、教学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为此,了解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学生日常的主要生活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课业繁重,外出的机会较少,缺乏生活经验,而教材中的案例虽然贴近生活,但案例有限,只有课堂的讲解,学生难以亲身体会.为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指导,对于学生生活面较为缺乏的地方,教师要结合当前的国情和当地乡土文化给予学生适当的知识补充,教师注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时事.例如,在讲授和平与发展的章节时,学生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痛苦,对国际和国家发生的大事了解又少,教师可以通过电影、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国际局势.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9476.html
参考文献:
[1]陈燕明,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EB/OL].233网校论文中心参考.2009-09-02.
http://.studa./xueke/090902/17172821-2..
[2]陈时沅,谈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EB/OL].豆丁网参考.2013-10-08.
http://.docin./p-336106734..
关于人文素质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