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心理学方面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孔子德育思想的心理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学及教育学生及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上具有卓越贡献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位最著名的老师,他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以身作则、表扬批评等德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其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本文着重从心理学方面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客观深入地分析.
【关 键 词】孔子德育心理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21-02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上具有卓越贡献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位最著名的老师.孔子特别重视德育教育,他认为德的品质是根本.他的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以下几方面.
一因材施教
在孔子的教育言论中,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这一教育原则的确源于孔子.正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所说:“圣贤教人各因其材.”“二程”(程颢、程颐)也说过类似的话.后世通行的因材施教原则便是出于这一总结和概括的,并对我国历代(包括当代)的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孔子的教育言论和实践,为了贯彻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将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结合起来
孔
关于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心理学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
播放:39588次 评论:6044人
2.将统一要求与个别对待结合起来
孔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大而言之,就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君子”,即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小而言之,则是让他们掌握某一项具体的知识和行为.但是,在统一的要求之下,孔子却从不机械地采取同一形式,而是区别处理、个别对待.
3.将“拔尖”和“大面积丰收”结合起来
“拔尖”、“大面积丰收”是两个新术语,孔子没有意识到二者及其关系.但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和成绩看,他却又是如此做的.众所周知,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几乎人人都成为当时的有用之才.这不就是“大面积丰收”吗?在三千弟子中,出色的学生有七十多人,即所谓“七十二贤人”;而在这“七十二贤人”中,更出色的人才不过十来位;而在这十来位出色人才中,最出色的却只有颜渊一个.这不就是“拔尖”培养吗?
本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98274.html
二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的原则和方法亦为孔子所首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要生硬地给他们灌输道德认知,机械地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一味地要他们锻炼道德意志,勉强地要他们付诸道德于实践;而要启发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自觉“躬行”.这样看来,启发诱导的心理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启发诱导的原则和方法在《礼记·学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教,喻也”,即,教育就是启发诱导的命题.怎样运用这一教育原则和方法呢?它对此提出了三条规则:
1.道而弗牵
“道”是引导、诱导;“牵”是牵逼、硬拖.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动前进,而不要强逼硬拖,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2.强而弗抑
“强”是鼓舞、激励;“抑”是压抑、推动.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励他们的自信心,鼓舞他们自我提高,而不要压抑学生,使他们被动地前进.
3.开而弗达
“开”是开导、启发;“达”是畅通、通达.意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耐心开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而不要为了使其通达,事事越俎代庖.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8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三以身作则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视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这两段话虽然是就“从政”而言的,但对于教育工作也是完全适用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做出榜样,那么,他就不可能当好教师、教好学生.“不能正己,焉能正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把这句格言作为座右铭.以身作则就是强调身教、无言之教的巨大威力.孔子对学生说: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予欲无言”.子贡一听便马上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他接着又解释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之教”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就是通过模仿榜样、潜移默化地去教育学生.美国现代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实验即说明了这一点.班杜拉认为,模仿过程在人格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是通过父母和成人的榜样作用而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
四表扬批评
孔子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首先,他善于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表扬或批评.例如,颜渊,因为他的自觉性很高,所以对他总是以表扬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批评.而对于子路,则因他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所以孔子就经常批评他.
其次,孔子又善于针对同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作用,有时直接表扬,有时直接批评;甚至在同一场合,有时是先抑后扬,有时则又是先扬后抑.仍以子路为例,当他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时,就予以直接表扬;但当他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品质时,就予以直接批评;当他因受到称赞而表现出傲气时,就立即稍加贬抑;但当他因受到责难而出现难堪局面时,就立即稍加赞扬.
最后,从孔子的言论和实践看,他是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孔子在教育方法上的这一思想的正确性,早已为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所证明.无论表扬或批评,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是有好处的.但研究表明,一次表扬和一次批评,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有效;而继续使用表扬和批评,则后者的效果不如前者.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应多用表扬,少用批评.
参考文献
[1]孔祥安.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价值根源[J].广东社会科学,2013(3)
[2]高宏涛.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王厚香.“无伐善,无施劳”译解[J].管子学刊,2012(4)
[4]刘蔚青.浅议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管子学刊,2012(4)
[5]付选刚.论孔子“仁德”道德规范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涵[J].管子学刊,2013(1)
[6]李铭.试述孔子人性论与其教育目的的契合点[J].学理论,2012(35)
〔责任编辑:高照〕
关于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孔子德育思想的心理学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