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博士生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国外博士生培养探析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博士生及教育改革及哲学博士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博士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结合我国博士生培养现状,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个四个国家的博士生培养进行研究,为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提供一些启示和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研究生教育,博士生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22-02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博士生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博士生教育是继硕士生教育之后的更高一级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的地位高低、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其他层次教育的发展,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
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博士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我国2000~2009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统计(不含军事学)如图1所示[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由2000年的11383人增加至2009年的49698人,10年间增加了4.37倍.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确保其培养质量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个四个国家的博士生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德、英、美、日等国博士生培养特点概述
1.德国博士生培养
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体系闻名世界.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初期以“师徒式”为主,它强调师徒间的人格、情感和学业继承关系,是一种研究型的博士生教育形式.德国在采用“师徒式”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还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如:在博士生录取上严把关、博士论文必须达到出版水平、全院教授集体把关博士评审和口试考察博士生的全面知识等基础要求[3].另外,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德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如引入了现代的结构化管理模式和建立研究生院,这对增加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及更新培养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4].
2.英国博士生培养
长期以来,英国博士生教育以精英教育顶上的皇冠而著称于世,英国是欧洲最早迈出博士生教育改革步伐的国家,继承了德国哲学博士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英国博士培养改革传统的“师徒式”模式,以研究生院、博士训练中心以及高校与多方机构紧密合作等组织形式进行博士生培养[5-6].此外,英国博士培养改革以雇主需求为导向,博士生培养更注重应用能力、与就业相关的可迁移性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6].
3.美国博士生培养
“专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产生于美国工业革命时期,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是一种教学―科研型模式,实现了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协作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建立在专业式基础上的,它是一种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的模式,它是现代新科技革命以及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一体化、协作化的产物,体现了大学、科研机构与社会在更深、更高层次上的密切关系.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是在借鉴和移植“欧洲模式”的基础上经改革创新而形成的博士生培养方式,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和效仿的成功典范[7].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借鉴德国“学徒式”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生院制度,使博士生培养趋于结构化,实行导师制与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即博士生除了获得第一导师的指导之外,还会得到博士论文指导委员会其他成员的指导,使博士生指导实践趋于结构化[8].
4.日本博士生培养
日本的博士生教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日本博士生培养引进了德国的“师徒式”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同时也发展了“产官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研究室”为主的教育科研模式,逐步形成了“师徒式”、“专业式”、“协作式”等培养模式相互融合的创新模式.日本的博士生培养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展博士生的科研实践活动,通过研究项目培养博士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9-10].
二、德、英、美、日博士生培养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89439.html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生培养的特色及改革,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有以下方面的启示:
1.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
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最初借鉴德国“师徒式”培养模式,主要以单一的导师培养模式为主,即一个博导带若干个博士生,这种培养模式的益处在于导师的责任明确,但随着现代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新学科、新专业不断出现的同时,交叉学科也在增多,很多创造性成果往往会出现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导师能具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博士生的指导与培养单靠博导一人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应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吸收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共同协作指导,形成学术梯队稳定和科研环境宽松的研究小组[10-11].
2.采取多样化的博士培养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培养包括多种类型:研究型博士、专业博士、工程博士、项目博士和新路径博士等多种博士学位类型,其中专业博士、工程博士、项目博士和新路径博士等类型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具备很高的实践水平和职业技能,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同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博士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博士和专业博士,其中研究型博士生是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点,到2009年末98%是研究型博士.可见我国的博士类型比较单一,培养的博士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国要采取多样化的博士培养类型,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发展的趋势[5,8].
3.强化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博士生培养的一个共同点是都以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能力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同样强调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原创性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可以从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学位论文保障体系、健全淘汰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方面来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创新能力.[12-14]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我国历年学位授予情况统计图[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cdgdc.edu.,2014-8-30.
[3]陈洪捷.德国哲学博士“博”在哪里?――基
博士生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4]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国外研究生教育,
2012,6(1):53-57.
[5]许明.近年来英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57-61.
[6]褚艾晶.以雇主需求为导向的英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69-73.
[7]孙希.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
2007,1(2):48-52.
[8]沈文钦,王东芳.从欧洲模式到美国模式:欧洲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8):69-74.
[9]
博士生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国外博士生培养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