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独立院校对专业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性要求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是最长用的实践应用。通过调查分析了微观经济学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案例教学实践和相关文献,以期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互动式;微观经济学;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thecaseteachingmethodtomicroeconomicsteachingisthelongestpracticalapplication.Through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outstandingproblemsexistinginthemicroeconomicsteaching,combiningcaseteachingpracticeandrelatedliteratures,wehopetoimprovethequalityofcaseteaching.
Keyword:caseteaching;interactive;microeconomics;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逐步被广泛运用于医学、经管类等专业的各个层次学位培养和教学中。从多年的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理论讲授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将学生纳入模拟的现实生活案例场景,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互动和交流来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启迪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才能使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更好。
二、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情况
(一)问卷及数据来源说明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专业、学号、姓名,第二部分为问卷调查的主体,共计12个问题涉及“学”、“教”和“果”三个方面内容,其中“学”主要包括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知程度和认可接受态度;“教”主要有教师案例教学环节设计和实施方式;“果”则是指例教学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武汉设计工程学校商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两个专业四个自然班共计124名学生,商学院女生比重偏大,约占生源的50%,而且文理兼收。最终全部收回有效问卷调查124份,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100%。
(二)案例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运用的信息反馈,分析案例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为后续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第一,调查学生中82.1%对案例教学有所了解,而且63.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中较多(50%以上)地运用了案例教学,只有4%的学生认为教师极少(25%以下)用到案例教学。可见总体来看,学生对教师的案例教学在“教”上的认知程度比较高,有一定的心理建设。
第二,在案例教学的方式上,62.1%的学生更愿意教师将传统理论讲授和案例互动方式两者结合在一起授课,且82.9%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贴近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素材的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大,比重占到60.9%,国内外最新经济事件的案例对学生也有很高的吸引力,比重为36.7。在案例呈现方式上,60%的学生偏好视觉和视听的直观冲击,90%以上的学生喜欢“嗟来之食”,接受教师整理和准备好的案例资料。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案例教学的“学”的过程中还是呈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主动性。
第三,案例教学的效果值得肯定。62.9%的学生表示会有意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其中少数(5.6%)会经常学以致用,由此可见学生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向,并通过案例教学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案例教学的“果”得到了一定体现。
三、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看,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相应的教学效果。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对现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讨论与总结了现行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积极性不高和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是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案例研发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不计入研究成果,因此教师在案例研发上缺乏动力。这样,一方面导致了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案例本身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导致案例教学中教师直接引用国外教材中现存的经典案例,或是沿用过时的与经济社会严重脱节的陈旧案例,或是直接采用财经新闻资讯材料。外在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研发案例积极性不高。
其次,教师案例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案例教学的特点在于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和表达能力,借助案例分析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协调能力。首先,我国高校教师多为学术型人才,普遍缺乏企业真正实战经验,即便在当前独立院校应用型学科建设转型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也只是在企业挂职实习,真正参与企业实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要求学术型教师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挑战性太大。其次,由于案例教学实践经验不足,难免导致案例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片面认为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现实生活相关现象的讲解就是案例教学法。
最后,教师很难平衡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在整个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容易导致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过重强调传统教学法忽略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和效果发挥,另一种则相反,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案例教学法,同时,由于经验不足,案例教学环节设计不可避免地空洞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互动热情,反而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这两种倾向都会使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生主动参与案例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1.案例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降低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更注重课堂互动,既包括教师引导学生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讨论的互动,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能仍处于主导地位,从问题提出、案例讲解、思路总结等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唯一参与的就是按既定的方法分析问题,既缺少老师引导学生的互动,也没有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的互动,学生在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参与度明显不足,没有发挥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作用,也没有达到案例教学的真正效果。由此可见,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造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课程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都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这样就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同期在学高数和微积分的知识需要现学现用到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如弹性论的边际分析和供求关系的均衡分析,无疑增加了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对其学习的积极性难免有一定打压。二是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习惯了高中时灌输式的被动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并且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的改变,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缓冲期,加之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能力有限,这种不科学的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四、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创设有利的案例教学环境
1.完善案例教学设施。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为保证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的效果,需要不断完善案例教学环境,配备适合小组讨论的教学设施,比如小型空间教室,便于师生互动的半圆形或马蹄形桌椅,方便讨论时记录的移动白板和教师总结时板书的移动黑板,还有用于区分不同小组的挂布。另外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时还会需要相关网络资源链接,如我校教学过程中教室电脑限制访问互联网,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法的质量。
2.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学时。
在独立院校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转型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实践广泛运用于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中,而案例教学法是对翻转课堂的较好实验。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教学目标和模式下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到微观经济学课程优化设置而言,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以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需要为依据,拓宽经济理论知识涵盖面,根据经济实际发展适当增删章节内容;二是适当提高实务性章节案例教学比重,比如供求均衡、效用论和市场结构等章节内容,可较多安排案例教学环节,同时辅以课堂理论讲授,使学生能较顺利地从传统教学模式过渡到案例教学模式。
(二)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案例库
1.组建案例教学团队,建立案例研讨制度。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翻转课堂实践,需要经历课前自主学习、课上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固化三个阶段。这对教师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微观经济学讨论式案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是件非常耗时费力的事情。即使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凭一己之力也很难顺利完成,因此,需要像完成科研项目一样,组建案例教学团队,发挥团队分工协作能力,集体研发案例库,并定期召开案例研发讨论交流会,分享案例研发成果和共同商讨解决对策,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的案例研讨机制。
2.挖掘本土化案例,提高案例库质量。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分析讨论内容,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水平。从上述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真正适合微观经济学教学的高质量本土化案例数量少,且更新速度慢,这使得案例教学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开拓创新”的原则,经历“借鉴、吸收、创新”的过程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的经济学案例库。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借鉴和提炼国外经典案例,根据我国国情进行适当改编,既能保证案例反映最新的经济理论,使之与国际接轨,又能使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时不至于感到“水土不服”。(2)收集和整理国内经典经济学案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学热点和难点问题,并进行修正和翻新,力求旧瓶装新酒。(3)追踪最新社会经济现象和建立在社会调查基础之上,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本土化案例。
(三)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
1.加强教学技能,提升案例质量。
案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需要教师从课堂演讲者逐渐转变为倾听者。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点评总结学生案例分析结论,更要有有效组织和掌控课堂案例教学的能力。灵活处理案例讨论中出现的冷场、跑题、争执等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案例教学研究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大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实践技能的相关培训,比如院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教师参加国内案例教学研讨会、参与兄弟院校案例教学合作交流,尤其是到企业开展实践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2.精心编排教学案例,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案例质量和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的基本载体,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在案例的编排和教学方式上既要科学慎重也要足够吸引学生。第一,将故事性案例作为每章知识的导入口,理论授课之前就呈现给学生,以引导学生直观了解本章知识要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第二,讨论式案例适合在某个重难点知识讲解时穿插出现,将讨论主权交给学生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第三,辩论式的案例适合出现在相关理论知识点学习结束之后,为进一步拓宽相关知识面,也可以在某几章知识点学习完成后,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对一些具有争议的热点经济现象或开放式话题进行辩证讨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优化教学环节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性。
首先,在案例教学设计上注意适量原则,把握好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学时分配。理论讲授是案例讨论的基础,案例讨论是对理论讲授的应用。同时,两者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既要考虑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又要照顾学生学习效率周期,避免出现学习疲劳。其次,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尽量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案例,如整理成文档打印发放给学生,制作成10-20分钟的视频短片播放,或制作成简洁美观的幻灯片展示给学生等,以满足大部分学生更愿意以视频播放和幻灯片的形式了解案例的心理。最后,案例讨论中,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尤其指定不爱发言的学生参与讨论制定问题,奖励案例互动表现优秀者。
参考文献
[1]袁冬梅,吴佳佳.我国案例教学法在MBA教育中适用性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27.
[2]杨冬民,王倩,亢佳欣.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97.
[3]谭赛,罗登辉.“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55-56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