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规范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进行,两办2010年10月出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后,教育部也于2011年2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2014年7月中央纪委机关、审计署等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实施细则》。对高职院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他们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监证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或者绩效审计。它是通过审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其任职或部门单位的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和遵守财经法规的全面检查,由离任审计形式发展到任中,离任并实施,从重点审计到全面覆盖审计,同时为下任领导顺利开展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打下基础。
一、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落实两办《规定》,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保障高职院校良好的经济活动及运行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责任包括了政策责任,经济管理及绩效责任,社会责任,个人廉政责任等等,所以它会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办学规模逐步。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在自主办学的同时,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商业服务;多渠道筹资办学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学院的多方面,高校干部的职权也与社会经济活动有广泛的联系。实施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保障高职院校经济活动良好运行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决策的科学化具有推动作用。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管理出现复杂问题的同时高校风险也在增加。随着高校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组织机构不断庞杂,高校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决策事项越来越复杂,在相关领域相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容易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如盲目对外投资或违规投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财务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帐实不符;招投标管理不严,基建项目设计不规范,投资计划及内容任意改变。高职院校现状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加强。因此加强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决策的科学化具有推动作用。
二、履行内审职责,积极开展高职院校中层领导经济责任审计
(一)开展高职院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2003年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七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审计的事项中包括“经济责任”;国家教委2004年发布的《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17条第10款对有关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也作出了详细规定。2006年修订的《审计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和2007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11年2月《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就审计内容,公布审计结果作出了具体规定,再次强调并规范了教育系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10年12月22日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贯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下称《规定》)座谈会上,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强调,各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规定》,积极探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内部审计机构空间广阔、责无旁贷。审计署要求抓好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规定》,理清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和重点;二是要明确经济责任,制定评价标准,准确区分责任,恰当做出结论;三是审计人员、被审计对象、授权审计单位三方要配合互动、互相支持。
(二)高职院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主要内容。高职院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院系、处。二级机构等部门正职领导干部在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上述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共同的内容主要有:拟定和实施部门发展规划方面,包括按目标责任履行相关职责;科学执行重大决策方面,包括决策的效果。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包括招生情况、毕业生就业率、教师的科研成果情况、学生的获奖、学费收缴情况等;财务收支管理方面,各项收人和支出是否纳入学校财务管理,有无截留挪用挤占学院资金或其他收入的行为,有无在学生中进行乱收费的行为;遵守廉政规定方面,包括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情况等,确保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有关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情况,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和损失浪费问题,是否有重大教学事故和学生管理事故;扩展到绩效管理等,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不同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各有侧重和不同:
三、开展高职院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正确评价经济责任审计。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促进领导干部推动学院科学发展,保障学院经济活动的安全、完整,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遵守财经纪律,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情况的评价,也是保护学校财产、保护干部急需进行的工作。正确认识经济责任审计,一是不要片面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一方面有些教职工错误的认为,被审计对象他们的职位是只晋升不降级的,审计只不过是做表面功夫,走格式化程序,另一方面也有有教职工错误的认为被审计对象是有问题才审计,有些审计对象也认为学院对其审计就是不信任,常规的经济监督形式不被理解;二是不能正确的评估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以为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和考察了,把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作为评价干部的唯一指标。因此,我们在宣传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性的同时必须明确:经济责任审计是重点审计其是否正确履职,是否廉洁从政,重点是其岗位经济责任,而非全部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仅仅是对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而非全部手段。如果能正确运用审计成果,对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意义是深远的。
(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是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重要保障。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委托建议书,审计部门依法实施审计。因经济责任审计有时时间跨度长,内容多且覆盖面广,必须依靠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从当前审计实践来看,由于高校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前没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健全,学院审计部门可以根据学院实际,依照国务院、审计署、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按照审计业务的需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因此,这就需要着力建章立制。在此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审计档案,把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的材料归入干部政绩档案中,严格分清经济责任,使经济责任审计落到实处。
(三)规范遵循审计业务流程,突出审计内容。内部审计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并严格审计会议制度、保密制度,制度是机制的基础,根据学院制度科学规范审计业务流程;在审计内容和重点上坚持一岗双责,同责同审,凡审必严。既要注重真实性的审查,更要注重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查,在强化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不仅揭示违纪违法问题,更要堵塞管理漏洞,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建设。
(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审计质量,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的成败。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全面的财务知识的业务水平,还要有熟悉法律法规的政策水平。更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将“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有机融合,搭建专业交流平台,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办发(2010第[32]号):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次修正),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2003第[4]号):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4第[17]号):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