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资审计预防功能的实现
审计工作要发挥预防功能,就必须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去关注、感知是否存在“病害”入侵,通过“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预防抑制“病害”的发展。外资项目的实施具有特定的程序表,一般先由国内项目执行单位先行垫付实施项目建设,再对项目建设所发生的支出,向贷援款提供方申请提款报账,在年末编制特定目的财务报表,由审计机关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报告提交给贷援款款提供方经公证审计的财务报表,揭示项目在执行中出现的违反贷款协定及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及内部控制缺陷。这样看来,对年报审计只是一种事后审计,虽然审计机关能通过大量工作还事情的本来面目,但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发现的问题在既成事实后,审计整改意见的全面执行一般难度较大。如果能将审计工作由事后向事中逐渐转移,在项目执行的关键节点,由审计师对关键步骤进行及时审计,可以实现早发现问题,早得到纠正的效果。这有利于保障项目的健康规范运营,实现预期项目目标。从而,也体现了外资审计的“免疫”作用。
二、外资审计揭示功能的实现
国外贷援款提供方基于对国家审计机关的信任,他们一般委托中国国家审计机关每年定期出具审计报告。由此,外资审计可以说既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服务。双重职责的特点使外资审计在发挥揭示功能方面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监督职责的揭示功能和服务职责的揭示功能。外资项目多为“伞型”和“片型”。这两种类型的项目更适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对采集后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确定审计监督的重点,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审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广泛开展审计调查,深入项目单位及其项目实施现场,将账面反映的情况与审计调查了解到的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相比对,从而确保公证审计的准确性。因此在审计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发挥外资审计监督职责的揭示功能需要我们在审计中加强计算机审计的运用,合理安排时间对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审计调查。传统的外资审计在完成项目执行情况审计后即告结束。但近年世亚行对项目进行监测的方法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世亚行通常会在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营后的若干年内再对项目进行回访,考察项目的绩效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项目经验,以指导以后的立项及实施工作。外资审计也可以借鉴世亚行的做法,开展外资项目的效益审计,为所审计的外资项目把脉,为党和政府及项目管理的相关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合理化的改进建议,能更加凸显出外资审计的服务功能。
三、外资审计抵御功能的实现
外资审计在发挥揭示功能之后,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建设性作用的发挥上来,外资审计人员应清醒地认识到审计工作不应在完成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出具工作后草草划上句号,“免疫系统”理论的抵御功能要求我们将已取得的审计成果进一步深化,充分实现外资审计在推进法治建设,规范经济和社会运行方面的建设作用。这便是外资审计发挥抵御功能的途径。具体来讲,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促进审计结果落实整改。外资审计工作者在完成了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出具工作后,应进一步针对此次审计所发现的问题积极地帮助和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这种后期的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有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审计机关推动建立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多部门的联动机制的建立,来共同督促,确保外资项目顺利完成。针对有的外资项目的实际实施,可多部门联动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确定项目的更改或退出,避免项目带来更多更大的损失。
第二,建立相关责任追究制度。有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不足的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着项目整体实施,可是往往又得不到改变;有的外资项目从项目的最初申报就留下着失败的隐忧,致使项目实施时一年复一年都是项目实施失败的加剧,外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累积,这些问题的扼制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和改变,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来进行改变。
综上所述,“免疫系统”理论尤其是其三项功能的发挥给予外资审计工作很大的启发。无论是应对现有的形势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外资审计工作者都应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新的战略及方式方法来改进工作,提高外资审计的工作质量,认真履行“经济卫士”的职责。在不断前进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成功与失败的历练中完善自己,推动外资审计事业勇攀高峰,创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