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是当代管理思想的主要演进趋势,审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应该顺应这种潮流,从物本审计走向人本审计。本文沿着物本审计和人本审计的发展历程,以西方物本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管理思维为基础,分别对物本审计和人本审计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思维进行评判和分析,并据此指出,物本审计与人本审计的有机融合将迎来审计理论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物本审计溯源及评判
(一)物本审计理论溯源及研究综述
1.物本审计理论溯源。徐国君(2012)在《审计学革命—从物本审计到人本审计》一文中提出建立在物本主义基础上的审计为物本审计。物本主义是一种机械性或理性的管理思想,其核心理念与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把组织视为以物为中心的系统,把组织的演化过程视为以物为中心的系统运行过程,重点关注组织中的物对于组织及系统运行效率的价值与意义。以机械性或理性的思维模式来对组织中的人进行认知,以观物的观点来看人,关注人的机械性、物性以及人对于物的附属性,并制定较为严格的组织制度来保证这种人对于物的秩序得到很好的执行,组织效率得以提高,且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方法来控制、规范以及约束人的行为。物本主义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大学派即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职能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组织理论思想中。
2.物本审计理论研究综述。回顾世界审计发展史,可以说是物本审计的发展史。从四五千年前的我国夏商周及古埃及时代的审计萌芽到产业革命以前的古代审计、产业革命后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审计以及20世纪初至今的现代审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物本主义思想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对审计的研究长期以来也都是重实践而轻理论。
(二)物本审计评判对物本审计的评判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对审计本质的评判。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外有关审计本质的研究,不外乎“查账论”、“方法过程论”、“保险论”、“经济监督论”、“经济控制论”、“信号传递论”以及“免疫系统论”。不难发现,无论是哪一种认识,研究的重心都是以物为本,是物本审计的体现。
2.对社会审计的评判。在整个现代审计的发展中,社会审计的发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物本主义思维对社会审计的审计模式和审计对象的影响尤为明显。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曾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物本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正常运行及社会的健康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性毋庸置疑。
二、审计的发展趋势:物本审计与人本审计的融合
1.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人本审计和物本审计各有利弊,二者的融合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将更加重要。
(1)物本审计溯源于物本主义,人本审计溯源于人本主义,因此,审计是以物、人为本的,单纯的物本审计和单纯的人本审计,虽然各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特征,但皆偏离审计的根本,为了归本溯源,我们倡导二者的融合。
(2)审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随着管理思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遵循西方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在物本主义占据管理思维主流时期,审计倡导物本审计,在人本管理占据管理思维主流时期,审计倡导人本审计。可是,即便现在发展到了人本主义占据管理思维主流时期,也必然是以相应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的,因此审计脱离了物本,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力倡导人本审计的前提是以物为本,因此应在物本审计的基础上提倡人本审计,人本审计应是对物本审计的继承和发展。
(3)从物本审计发展到人本审计体现了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的巨大进步,但客观上讲,物本审计和人本审计因各有偏颇而各有利弊。事实上,审计效率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物本要素和人本要素两方面的审查,为了提高审计效率,我们提倡二者的融和。
2.物本审计与人本审计的融合。在审计活动中,既要重视人的要素也不能忽略物的要素,并且在这两者之中人的要素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要在对“人的行为”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实施物本审计相应的审计流程,以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想状态。为此,我们所倡导的审计思想是包含物本审计和人本审计的人一物和谐审计思想。此种审计思想强调人的行为在审计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不可忽略物本审计思想下的审计对象、审计模式及审计流程,是物本审计和人本审计的融会贯通,既注重审查人的行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注重审查相应外部环境下的会计记录。如此双管齐下,必然能够使审计这一社会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人一物和谐的理想新局面。本文尝试性地构建了人一物和谐审计的理论模型。
人一物和谐审计的被审计对象,既包含被审计的关键人物,也包含相应的内外部环境和会计记录,在对被审计人的行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评估审计风险,然后按照相关风险导向审计的流程实施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此时出具的审计报告应该是“某某人做某某事”的审计报告,根据责任明确的审计报告更易进行跟踪问责。总而言之,包含物本审计和人本审计的人一物和谐审计思想应该是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如何构建该审计思想下的相应审计程序、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