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计质量是进行审计工作的重要核心,但是我国的审计环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审计风险问题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特征,并由此分析了人民银行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审计风险;人民硬化;成因;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高效进行,人民银行的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宽,国际化的程度也在稳步增强。在这种发展的大环境下,人民银行的管理经营难度也开始明显提高,银行在审计内容方面的得到拓宽,加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能够保证人民银行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一、人民银行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主要指的是审计工作人员对于审计单位上报的数据中相关纰漏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引起在制定审计结论时,具体内容与设计单位现实的情况不一致[1]。在人民银行中,审计风险主要包括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下面就对人民银行审查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一)银行审计人员缺少风险意识由于银行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产生的风险则不容小觑。从客观实际上来看,风险无处不在,人民银行进行各种项目审计的流程的环节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审计中的风险也不能全部一下子消除,只能通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根据人民银行中出现一些审计风险的案例进行研究,能够发现由于审计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审计风险意识,致使审计风险的后果逐渐扩大。并且,在人民银行的审计相关工作中,缺少相应管理系统和风险规避技术也是审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到位,导致相关风险事件的产生[2]。
(二)人民银行审计理念不先进
在人民银行的发展中,由于审计理念不先进,而形成了审计风险。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逐渐提高,这就导致人民银行内部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了转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完善[3]。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审计风险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来进行,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工作意识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仅仅是停留在日常业务方面,例如对账、查表等,使得银行的风险控制不能落到实处,致使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审计风险。并且随着我国科学及时的不断进步,在对人民银行运营管理中,也提高了银行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但是一些审计方面工作却没有做到技术管理上更新,仍然使用较为落后的审计方式。由于人民银行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不强,且不能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就导致了潜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三)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在人民银行的日常审计工作中,不但需要相关审计工作人员掌握基础的银行金融知识,同时还应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虽然银行审计工作人员从事多年的审计工作,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却没有完善的金融知识逻辑体系,如果银行在发展中出台了新政策或新业务,那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所以他们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往往将重点放在银行的财政收支等日常业务中,对于那些新审计政策则不能进行高效、有序的处理[4]。并且目前由于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教育经历的不同,导致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而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都要独当一面,然而他们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或由于个人的知识接受能力有限,使得审计工作人员在整体上不能对银行审计风险工作进行良好的把控。并且,由于政策和培训不能同步进行,致使在进行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不能衔接的现象。加之部分审计工作人员由于在工作中不负责,不能按照相关审计要求进行工作,对于一些重要但繁琐的步骤选择性忽略,这就造成了银行审计工作发生记录不细致、不完善等问题,从客观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出现。此外,由于目前经济市场的开放性,导致审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而正是审计工作人员的流动,使相关工作不能进行量化的衔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四)银行审计工作流程不完善
由于一般情况下,银行的审计工作有着较多的流程,例如,立项工作、审计报告工作、相关准备工作、实际的审核和制定审计报告等程序,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或是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就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那么对银行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值得重视的是,在目前银行的审计工作中,对于审计工作操作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就导致了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例如,在进行相关审计工作之前却未能实际进行相关的调查工作,并且对于上报的审计方案也没有进行有效探讨,这就使得整体的审核工作不规范,在未来进行的过程中,相关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大[5]。
(五)审计方法原因
在银行进行审计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式,而由于抽样审计自身的因素,可能会产生审计风险。在现代审计的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进行抽样审计,会使样本和总体之间一定会存在着一些误差,这就导致在审计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审计风险防范的对策
由于在人民银行实际的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风险是与多个方面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应该从审计风险形成的因素入手,从而加强对人民银行审计工作的风险相关管理,因此,在整体上提高银行的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出现的几率。
(一)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银审计工作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通过提高相关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的管理,才能减少审计风险的出现。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重要的方面采取相关措施。首先,需要提高银行审计人员对于审计环境整体风险认识和设计中客体的风险意识,从中找到风险环节,进而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增强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的管控性,还能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6]。其次,应该提高对于银行审计主体的风险把控。审计相关机关需要通过有实际效果措施来对审计风险进行掌控和预防工作,所以在人民银行审计管理内部设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辨别,减少审计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
(二)对审计工作进行规范
在银行日常的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程序操作不规范,也很容易形成审计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银行的发展也不断加速,从而衍生了很多金融业务,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这就更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良好的把控。因此就应该从工作规范入手,对审计制度进行规范,例如,可以对银行审计工作人员进行明确,按照银行要求的规范和流程而进行,同时还要对审计过程中每个环节进行细致调查[7]。
(三)加强审计人员职业素质方面的培训
由于银行审计人员综合职业素质对于审计风险的调控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很多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素养不高,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具体来说,首先,设立相应的银行审计人员培养体系,通过在银行内部设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标准,并形成一个制度,通过这个标准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能力测量,其标准不仅要包括对于相关金融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包含管理方面的知识。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定期举办相关培训,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审计工作技能,还要将培训周期进行确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培训,从而可以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政策、热点。这样审计人员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技能,还能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四)提高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把控在审计工作过程中,由于对审计工作质量不能进行良好的把控,从而导致审计风险出现。因此,在对审计工作期间,应该提高对审计工作整体的把控,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电子设备等,对不同阶段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关审查。
三、结束语
随着人民银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金融产品类型也在开始增加,这就为人民银行的审计工作带来了难度,提高了审计风险。在这个前提下,应该根据实际风险情况采用相关的对策,从而提升银行对审计风险的把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燕,钱伟.关于对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31):166-167.
[2]胡志成.浅谈人民银行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3(12):77-79.
[3]赵金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综述[J].商,2015(12):168-168,130.
[4]路宝旗.简论银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银行审计制度的几个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5(6):233-233.
[5]袁作斌.论审计在银行财务审核中的应用[J].商,2013(3):70.
[6]潘光琴.如何加强审计在银行财务审核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4(18):59-59.
[7]薛岚松.银行财务审核中的审计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4(35):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