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以下就是小编由为您提供的关于审计环境论文结论。
关于审计环境论文结论(一)
一、引言
审计环境,是指与审计相关的所有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它是审计得以产生、发展与演进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国内外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发展演进历程证明,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审计环境,由此催生出不同的审计理论与实践;同时,审计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反作用。不论是科学、完善、适用性强的审计理论,还是成熟、严谨、针对性强的审计实践,均能够促使审计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总体而言,可以以PESTLE模型来概括审计环境所涵盖的内容,即:审计业务执行的外部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法律环境(Legal)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Environmental)等。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内部审计不论是其产生的背景还是导致其变化发展的因素,均与审计环境的变换密切相关,本文将以PESTLE模型为分析工具,来阐释审计环境的变化为内部审计带来了什么,并对内部审计如何在环境变化中实现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二、内外部环境变化是影响内部审计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政治环境——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
审计业务的政治环境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审计这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的法律地位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认可与保护。一个国家领导阶层的意志、施政方针与措施等均可由政治环境体现出来。因此,政治环境不仅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执行的基础,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与兴衰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思想政治修养的高低也会对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快慢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当前我国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大型企业普遍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制订了一套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但其出发点或许仅仅是迫于行政命令、监管部门的强制性压力,而并非是出于单位自发的需求,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单位在内部审计上的先天不足。其实,作为单位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在执行任何一项工作时均必须将单位的整体目标放在首位,因此,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合理逻辑应该是单位自身为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需要,而不应是政治的强制性产物。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建立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也日益完善,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主要参与者的企业,应将其所拥有与经营的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主要目标,内部审计正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推动力。
(二)经济环境——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促使内部审计由“监督”转向“服务”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监督导向型”逐步转变为“服务导向型”,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经济环境由执行审计工作的社会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所共同决定。经济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决定着某一事物能否产生与发展,同时由于它为该事物提供着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因此经济环境还决定着该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快慢。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中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一大批企业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制度逐步确立与完善。组织结构与经营环境的变化加快了我国内部审计由“监督导向型”转向“服务导向型”的步伐,内部审计所涉及的领域实现了从单纯的财务审计向经营管理审计的扩张,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实现了由单纯的监督职能转向服务职能、评价职能与咨询职能等共同发挥作用,为组织运作效率的提高与价值的增加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环境——人情等因素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如社会整体文化环境、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与道德水准等。虽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道德水准也不断提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依然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人情等因素使审计法律法规无法得到全面的贯彻,独立性审计原则也未能得到内部审计人员严格的遵循。内部审计存在于单位内部,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派与任命上也由单位的主要领导决定,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也是受主要领导的领导并对其负责,这种工作模式致使内部审计人员的活动不可能超过单位主要领导的管辖范围,其心理与行为势必会受到制约,致使审计独立性大打折扣。
(四)科技环境——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云审计得以产生
虽然科技环境是内部审计得以产生、发展、演进的先决条件之一,但在研究考察内部审计过程中却很容易被忽视。何谓内部审计的科技环境?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技术手段对内部审计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内部审计对象的企业,其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快,面对这一变化,实务界对内部审计技术现代化的要求日益强烈。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技术环境的制约。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在使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得到普及与发展的同时也为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方法与程序得到了根本性变革,内部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由此得到改变,审计范围也大大扩张,审计技术处理手段与方法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五)法律环境——法律法规的健全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内部审计的法律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对内部审计工作合法性的确认程度、对内部审计人员权益的保护程度以及对单个组织制定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干预程度等。现代社会强调“法律至上”、“依法治国”,依法审计也是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法律确认了内部审计存在的合法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展开的根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用法律规范内部审计,并以法律为依托发展内部审计,才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顺利发展的长远之策。
(六)内部控制环境——内部审计受到企业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作为确定企业氛围、基调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能够对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的个人情绪、工作热情与自我控制意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直接的,而是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不仅是推动一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动机,而且是企业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这囊括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的权责分配方法,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经营风格以及对风险的态度,员工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意识、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对诚信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企业中一切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活动是企业的核心,是构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内部控制环境又能反作用于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其人员的监督、交流、沟通与建议活动,势必也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对外部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内部审计为保障生存与实现发展应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内部审计适应政治环境,审计人员道德意识增强
职业道德水准的加强是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应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对国家颁布的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指南等应严格遵循,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目前,我国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均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工作花费的精力也越来越多。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时刻注意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维护本单位的合法利益,服务于本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适应经济环境,审计范围与职能将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势必会增加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的主观需求。内部审计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实需要,必须对内部审计的范围进行扩张,由原先单一的财务审计扩张到对包括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商品销售等在内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以及包括生产决策、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等在内的各个企业管理环节的全方位审计;同时,还应扩大内部审计服务的职能,实现由原先单一的监督职能扩展为监督职能、服务职能、评价职能、咨询职能在内的综合性服务职能。
(三)内部审计适应社会环境,正确处理与被审计部门的关系
作为组织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其他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三性”展开,即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并通过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来推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堵塞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避免经济损失、声誉损失等损失的发生,最终实现提高组织经济效益的目的。应当明确的是,即便内部审计部门与组织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不一致,但工作的最终目标却是相同的,即实现提升组织价值的共同目标。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讲究工作方式与方法,厘清“查错防弊”与“改进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查错防弊”固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查错防弊”的目的却是促进组织管理的“改进提高”,“查错防弊”只是起点,“改进提高”才是终点。在内部审计人员查出错误与漏洞之后,还应该查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果是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向单位领导提出改进意见,如果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出现错误,内部审计人员应对该类错误表现出应有的理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对被审计部门与人员抱以真诚友好的态度,树立服务意识,尽最大努力消除与被审计部门与人员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获得单位内部各部门的支持。
(四)内部审计适应科技环境,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快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涉及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审计的方法手段、内部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等。一个组织的内部审计部门为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联网审计实施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来推进本单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五)内部审计适应法律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我国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论是在内容与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与层次上均得到不断地完善、丰富、拓展与深化,内部审计准则也根据实践的变化得到修订和更新。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内部审计实践是内部审计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根本动力,法律环境的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因此我们在肯定内部审计法律环境在近年来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还应意识到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环境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和提高。
(六)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内部审计氛围
一个组织的管理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努力形成一套独特的管理风格、管理艺术与管理哲学;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对组织内部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关注,并注重在企业各成员间的沟通与落实,组织内部的每一个普通员工也应在积极参加单位组织培训的同时,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素质;此外,还应特别重视组织内部的职责划分情况与组织结构,关键岗位与重要岗位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与权责相称程度、员工的招聘程序、培训机制、业绩考核、激励机制与薪酬发放等。总之,内部审计人员、管理者与组织内部的每一个员工应共同努力,为组织营造一种诚实信用、团结协作、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内部审计受到组织内外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各种环境下融合发展。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之路任重而道远,内部审计人员应努力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需要组织管理者与每一个普通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开创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关于审计环境论文结论(二)
摘要:为了促进审计工作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审计环境的优化,确保其审计系统的健全,以满足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审计整体环境的分析,通过对其内部环节的有效分析,促进其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确保其审计模式的有效构建,促进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的实现,确保其审计理念的确立,确保其审计目的的深化,确保其审计法制建设的健全,促进其审计职能的健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审计环境影响方案设计管理优化研究总结
一、关于审计环境因素的分析
1.所谓的审计环境就是通过对影响审计工作的一系列的因素的总结,它的内部构成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一系列的内外因素,包括其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比如其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及其法律因素等,我们通过对其环境因素的分析,促进其审计外在环境及其审计内在环境环节的深化,满足实际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政治因素是审计环境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国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比如政府各个审计部门都是国家上层建筑建设的重要组成环节,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对其政治环境的深化应用,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促进其审计环境的健全。所谓的经济因素是国家在某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运作机制的分析,比如社会整体运作的宏观环境,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等,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其审计工作的深化。
2.文化因素也是审计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影响实际审计工作的各种文化环节的统称,比如思想意识观念、社会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及其文化传统等。在实际生活中,文化因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特质,也是一种微观经济管理的意识形态的体现。所谓的审计客观环境指的是审计单位内部的经济运作环节,比如其管理体制、内部的控制制度及其相关审计环节,这与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所谓的审计主体环境指的是在审计系统中各个审计人员所处的环境,比如其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其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情况。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综合能力的应用,这是确保审计工作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影响这审计环节的质量效率。所谓的控制环境就是通过对政策环节、管理环节等的应用,满足其实际工作的目的,该控制环节是其他控制环节的稳定运行的前提,它对审计人员的自身工作理念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特定政策的深化应用,满足实际审计工作的需要。
所谓的人际环境就是审计单位内部各个人员之间的融洽程度,审计系统的健全,离不开对人际环境的有效应用,以促进其工作氛围的融洽,促进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确保其内部人际关系的实现,确保其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二、审计环境之下的审计工作的开展
1.审计环境的发展衍生了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控制,比如经济社会的需求因素,其审计环节的运作情况。审计能力情况对于经济社会的审计工作是有巨大影响的,审计能力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稳定运行。它是一个重要的审计环节,为了促进其审计系统的健全,我们要进行其审计能力的提升,确保其审计目标的不断深化。
审计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审计需求、供给的情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id健全,其各种类型的公司体制产生,比如其股份有限公司等,确保其企业的经营权及其所有权的有效分离,确保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环节的优化,确保其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的稳定运行。为了满足实际审计工作的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要进行其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的健全,确保其公司的财务报告系统的健全,确保其审计环节的优化,确保其审计系统的健全,促进其审计独立性的实现,确保其审计环境的稳定开展,为了满足实际审计工作的需要,我们也要进行审计实践工作的深化,实现对其审计环境的有效深化,确保其审计独立性的提升。
2.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业务活动程序也越来越麻烦,为此我们要进行其单位内部控制环节的优化,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违规违法的行为越来越隐蔽,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如果公司治理机制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就会加大审计风险。
三、审计环境的优化方案
为了促进审计工作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其审计模式的深化,确保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的实现,确保其审计管理体系的健全,促进其内部系统的有效协调,确保其审计管理体制的健全,满足我国的审计模式的深化需要。促进其立法型的审计模式的深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进行其审计院环节的优化,确保其审计主体独立性的实现。更新审计理念,科学定位审计目标,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审计理念决定了审计行为。因此,要不断解放思想,进行审计理念的创新,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准确定位审计目标,将审计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也要进行审计法律建设环节的深化,确保其审计技术模式的深化,确保其审计质量水平的提升,确保其审计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认真推进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整改,强化审计工作效果。
四、结语
为了促进审计工作系统的健全,我们要进行其审计环境的优化,确保该系统的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确保其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邵华清.国家审计环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
[3]谢诗芬.论信息化时代的审计环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1).
[4]李金华.审计最终是为了解决发现的问题[OL].中国新闻网,200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