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职能与职业化内部审计前已述及,内部审计的职能为检查、评价、咨询,三职能辨证统一于增加企业价值。下面是内部审计相关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作用思考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20xx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内部审计全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xx年6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准则》,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时至今日,内部审计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以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为标准,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为范围,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从而实现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二、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
内部审计除了履行监督职能外,还应该履行评价职能。且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有效的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计划、相关预算、相关决策、相关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相关活动是否按照己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以及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内部审计能够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水平
内部审计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通过内部审计的协助,使各级层,各部门紧密关联起来,上下有序,达到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目的。实践证明,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依托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而风险管理没有了内部审计作为手段支撑也流于形式。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融为一体。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运营活动及其经营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人员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降低了违规风险
(三)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提前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缺陷,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及责任所在。
(四)内部审计能够协助企业建立公司治理,协助企业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内部审计的有序运行是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的,只有在规范的、完善的公司治理这样的制度环境下,设计良好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起到该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和公司制理结构基本原则均是内部牵制,共同的原则使得二者实施措施或手段相同,二者的内容也有交叉之处。内部审计的类型之一就企业规划控制,实际上此处的企业规划控制就包含企业治理层面的规划控制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企业规划控制两个方面。
三、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实施状况
(一)内部审计被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或被赋予权限不够
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内部审计己越来越多被企业管理者认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企业存在管理者认识不足、他们更看重经营管理,赋予内部审计的权限不够觉得内部审计可有可无,甚至有时觉得给生产经营添麻烦,使得相关工作多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内部审计多局限财务审计
基于内部审计部门目前仅限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设立,且相关经验少,对于很多审计领域都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因此多数企业目前内部审计多为财务审计,而财务审计工作也多不够深入,多数也只是停留在常规审计,如证、账、表的审核,报销流程的复核等,对于企业投资、筹资、税收筹划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企业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等所起到的作用甚微。
(三)内部审计多流于程序和形式
现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独立,或审计部门权限较低,或长期不被重视导致的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消极、懈怠,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不愿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得不到重视,认可、或根本发现不了问题的状况。使内部审计部形同虚设。
(四)内部人员综合素养不够
目前,多数企业出于重视不够、节约开支等多方面原因用人门槛较低,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多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工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抗压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审计范围狭窄等现象的原因。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被不断应用和完善,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企业的多数内部审计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致使工作效率低、成果不显著,从而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应有的作用。
四、如何改善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一)加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适时向管理者传输内部审计的核心思想,使其深刻理解其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相关环节起到的作用,让管理者在思想上接受、依赖、重视、内部审计,确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且由权限高的管理者领导该部门,只有管理者重视了,才更有利于消除消员工消极、抵促因素,只有全员配合内部审计才能充分发挥他的监督、管理、防范的作用,同时管理者的重视更利于内部审计达到权威性,有效性。
(二)加大内部审计的工作视角
内部审计部门应吸收各专业人才,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积极参与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度,掌握各专业就先进的政策动态,对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活动能提供有用意见和改进措施。
(三)建立建全内部审计制度
认真贯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内部审计向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发展。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自身企业特点为基础,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具体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较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确保依法行使职权,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防范风险,促进企业的完善与发展。确并制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四)打造专业有力的内部审计团队
内部审计管理人员不仅要在公司要有较高的管理地位,管理经验,还要有以企业发展为前提,以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宏观目标为基础的独到见解力和实施力。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招聘也可通过内部培养选拔,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择要全方位考查,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心、较好的抗压能力和上进心和学习能力,并且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面对不断更新的政策、法规、知识,内部审计人员唯有不为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企业也应多为内部审计创造学习、深造的的机会,使内部审计学以致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五)内部审计工作评定
内部审计本是一个监督部门,但对内部审计部门本身的工作也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评定,可以采用定期自我评价、领导评价、请被审计部门参评等多种形式的系统的评价,更利于内部审计员工或部门端正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对完善自我,完善部门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内部审计应该说是应运而生,应势而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受益于良而有序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运行,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充分开展也必将为使企业顺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该有的作用。
第二篇: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
1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1审计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内审工作过程中,监督检查控制职能发挥得较好,对法律法规、内控制度的遵循情况,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经营业绩状况等针对性和监督性强的审计和考核工作做的较多。但是,主动深入基层、服务一线,提前为基层规范管理把关的服务工作做的较少,服务职能发挥不足,参谋和助手、调解和协调、培训和交流等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1.2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落实有待加强
在审计中,较为注重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但是,对整改落实工作的监督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整改意见,但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还有所欠缺,整改落实缺乏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使审计效能大打折扣。
1.3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及审计方式相对滞后
目前,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工作主要采用传统手工审计方式,缺乏专门的审计软件,影响审计效率的提升。在配置审计软件、实现内审部门与财务、物资采购等部门协同工作,通过数据联网实现远程审计及持续性审计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完善国企内审的对策
2.1加强宣传,营造内审良好工作环境
在审计过程中,要适时宣传内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互动,想被审计单位所想,急被审计单位所急。同时,要加强内审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帮助式、参与式的态度进行审计,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赢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配合,更好地推动内审工作的开展。在日常工作中,利用熟悉专业知识技术、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的优势,及时解决被审计单位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为规范工程管理,提高工程审计水平,主动与被审计单位就现场查证、签证管理、工程造价、工程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座谈和交流,促使其自始至终规范运行。运用在招投标、合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详尽解答被审计单位在相关方面的咨询,并对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审计、强化管理的意识,为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营造良好氛围。
2.2加强审计回访和后续跟踪督查,深化运用内审成果
每个审计项目结束后,内审部门都要进行后续跟踪回访。各被审单位要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制订完善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确定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内审人员要进行适时跟踪监督,检查实际整改落实情况,并将审计整改事项、整改效果,纳入企业年度考核体系,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效。以点带面、深入分析、深化整改,找出风险、问题的共同性或倾向性,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分析提炼,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在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使审计结果转化为长效的审计成果。
2.3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提升内审工作质量效率
(1)加快内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对传统审计手段和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要根据审计环境变化,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要逐步实现审计管理工作从手工查账的审计转变为运用计算机对电子信息数据的审计;逐步实现从财务数据的审计到包括财务和业务数据同步审计;逐步实现事后审计变为以在线监控为主,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审计。在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通过抽取、过滤和分析数据,开展持续性审计,以更及时连接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现状,实现实时审计,提高审计时效性。
(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审计队伍的组织结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有直接关系。一方面,要合理配置内审人员,进一步充实基层单位的内审队伍,按需配置专职或兼职的内审人员。内审部门在现有基础上,要配置懂法律、懂企业管理及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经验的内审人员。同时,可探索聘用业务骨干为特约审计人员,作为内审队伍的补充。在实施专项审计时,特约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小组成员,履行审计工作职责,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要提升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要在加强内审人员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的基础上,采用组织业务培训、继续教育、集中授课、定期内审例会、座谈交流会及师傅带徒弟等各种方式,拓展员工知识面,交流审计心得,获取审计经验,提高其工作技能,着力打造优秀敬业的审计队伍。
2.4拓展领域,创新方法,实现内审工作转型升级
(1)拓展内审工作领域。
内部审计工作要从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向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防范经营风险为主的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
(2)创新内审工作方法。
按照企业特点,按需驱动,抓住重点,多采用专项审计方式,多借用外部专业力量,推动内审工作。在工程项目审计方面,委托专业审计事务所,不仅可以克服内审力量不足的困难,还能在审计过程中,与专业审计人员探讨专业知识,从而使内审人员开拓视野,创新方法,积累经验,提高审计水平。在工程项目审计中,要突破以往单纯工程结算审计的传统做法,本着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原则,对项目的前期准备、建设施工、竣工结算全过程进行审计,以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建设资金合法使用,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