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要性水平是得出审计结论的重要依据,因此确定重要性水平尤为重要。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哪些因素?本文通过介绍一些案例,谈谈对于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思考。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
注册会计师在评价错报对审计的影响时,要运用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直接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因此,审计准则中重要性方面的准则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重要性准则对确定重要性水平的规定比较范范,不能很好的指导审计工作。下面我通过介绍一些案例,来谈谈我对于确定重要性水平方面的思考。
一、案例分析
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正在做3家客户2015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计划。他们先运用不同的计算基础计算3家客户财务报表层次上的重要性水平,然后结合其他因素确定了各自的重要性水平。
(1)客户A
客户A是一个小规模、私营粮油制品制造商;从银行借款以满足经营需要,按照银行要求定期提供经审计的报表;其供货商为粮食批发商,粮食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其客户为当地居民,产品销售价格和盈利一直比较稳定。
基于以下原因,审计人员在计算A公司的重要性水平时选择了上限:财务报表使用者较少,主要是股东和银行,对公司的情况比较了解;公司的盈利一直比较稳定;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供货商、买方没有大的变化。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通常优先考虑以税前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计算基础,因此,最终确定客户A的重要性水平为2677元。
(2)客户B
客户B是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计算机制造、销售及其他相关IT产业;公司于2009年上市,2010~2013年间高速增长,但受IT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公司2014年后税前利润增长大幅度下降。
客户B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受投资者关注高,因此在计算重要性水平时要选择下限。公司过去5年的盈利情况和净资产波动较大,所以重要性水平的计算不能用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作为基础;客户B收人很高,而毛利较低,用毛利为基础得出的重要性水平太低,不仅会增加审计成本,还会影响审计效率;由于主营业务收人在过去3年间相对稳定,因此,选择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计算重要性水平的基础较为合适,最终确定客户B的重要性水平为53853元。
(3)客户C
客户C是一家从事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机构;在过去3年中,捐赠收人比较稳定;理事会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系统,但该内部控制目前还不够健全。客户C的主要财务指标有总资产、基金净资产、总收入、总支出和当期净收入。对非营利组织而言,不存在追求盈利的动机,因此一般不用当期净收入、总资产、基金净资产作为计算基础,而采用当期基金收人或基金支出的0.5%~2%作为重要性水平。客户C的基金收人、基金支出一直比较稳定,因此,都可以作为计算重要性水平的基础。另一方面,当用不同基础计算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时,选择较低的重要性水平的风险要低一些,客户C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分别为15400000、15386000元,因此采用总支出作为计算重要性水平的基础。
二、案例思考
根据以上审计人员对三个不同客户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我国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三条规定,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做出的。这个说法高度抽象,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我们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稳定性、财务信息使用者关注程度、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以及主要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因素确定重要性水平。
2、我国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三条规定,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对于财务信息使用者来说,我们在判断重要性水平时应该考虑审计结论主要被哪类财务信息使用者使用,审计人员在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条件下,不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重要性水平应该是在考虑主要使用者的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当报表使用者范围较小,且其决策除依赖财务信息外还有其他的信息来源如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信息时,重要性水平可以高一些,如A公司不是上市公司,银行为主要债权人,其对公司情况比较了解,可以使用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反之,如果报表使用者范围较大,且其决策主要依赖公开的财务信息时,审计风险较大,此时重要性水平应较低,如B公司,其为上市公司,股东有公众,他们只能依靠审计报告进行判断,因此重要性水平应该低一些。
3、目前我国审计准则中对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重要性水平的比例也应该随之变化,因为公司的规模越大,相比小规模的公司来说,其投资者越广泛,而且允许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越小,其审计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其重要性水平的比例应该相应降低,可以考虑变动百分比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一个复杂、可变、相对的过程,要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不仅需要审计准则的指导,还需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但是,审计准则更起到了先导作用,因此,对于重要性方面准则的完善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昭范.投资项目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J].审计月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