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内部审计经验介绍

时间:2020-09-2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笔者曾随武汉市内部审计培训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2天的专业知识培训。在澳培训、访问期间,了澳大利亚内审、内审工作程序、内审技术和等,了解了澳内审协会工作情况、政府部门内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内审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和绩效审计的一些情况。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一、健全的审计监督体系保证健康运行澳大利亚是一个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审计地位较高,信誉较强,方法,技术先进,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审计署、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三者既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又互相补充、相互关联,构建了一张覆盖整个经济的监督大网。澳大利亚于1901年颁布了第一部审计法,建立了联邦审计署,任命了第一任审计长。审计署既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议会,但其负有向议会报告的责任。各州也设立了审计署。澳大利亚有两大民间审计组织:澳大利亚特许师协会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民间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就是由这两个专业会计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澳大利亚政府机构、一般都建立和实行了内部审计制度。澳大利亚《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要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其他企业内部审计师也是通过风险管理审计监督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从而改善企业管理和运营。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审计署一直致力于帮助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部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澳大利亚联邦和州审计署依法对各级政府机构和公营部门财务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务合规性、合法性审计和绩效审计。内部审计师则通过他们的工作,保证组织内部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合法;资产安全完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实现组织预期目标。而澳大利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公司,则在经营其法定审计业务的同时,为私营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为审计署提供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服务。澳大利亚审计制度迅速,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审计机构广泛吸收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经验,在绩效审计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受到各国的重视。二、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保障内审作用充分发挥1、内审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在澳大利亚,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司都认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是不能没有内部审计的。虽然只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很多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都开展了内部审计。特别是在经历了很多大企业的倒闭后,内审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内审人员工作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正在从监控向风险管理顾问方向发展。企业机构里内审人员对高级管理层和内审委员会负责,有的直接向主要的财务主管汇报;政府部门里内审人员向审计委员会和审计署负责报告工作。由于信息化水平较高,一般单位中内部审计人员人数不多,只是在大的银行机构里可能有上百个内审人员。CIA资格在澳州比较流行,越来越多有志于内审工作的人员报名参加CIA。内部审计已从查错纠弊发展到更细致的工作,从着重财务审计扩展到人力资源、市场运作审计等,并将重点转移到上述审计领域。一些内审机构,如昆士兰州资源及矿产部非常注重“全部审计、突出重点”,在不断完善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尝试采用问卷方式向被审计对象了解情况,或让其进行自我审计,审计人员则重点关注风险较大的,从而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扩大了审计的范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严格。澳大利亚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系统是严格和健全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聘请的内部审计师要具备与职业要求相符的专业资格,如CPA和CIA,具有CIA资格的审计师特别受到重视;二是审计中,审计师要严格执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制定的内部审计标准,并接受审计主管的复核检查;三是建立了审计人员专业评估机制,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专业评估和培训;四是内审委员会要求审计人员定期提交工作报告并随时与审计人员进行谈话;五是审计委员会规定了完整的内审程序和措施。主要是:审计工作计划必须得到审计委员会的批准;审计主管不断审核并复查计划的执行;审计主管必须对审计报告进行全面审查和签署;审计工作结束后,抽查审计报告并进行详细的复查;与被审计单位保持经常、畅通的联系,以保证他们向审计主管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3、广泛运用先进的审计和技术。在澳大利亚,内部审计广泛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因此要求内审人员对组织内部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已建立了哪些控制制度,运行情况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