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免疫系统对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新启示

时间:2020-09-30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几经沉浮,走过了设立、撤并、再设立的曲折道路。近年来,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也走到了一个面临进一步提升的境地。本文鉴戒审计免疫系统论就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题目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资源;

一、审计免疫系统综论

2008年3月在南京审计学院召开的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刘家义审计长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理论。该理论客观总结了新中国审计事业25年的发展历程,科学凝练了国内外审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究和深进思考了我国国家审计方面的一些重大题目,对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诠释,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我国审计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理论基点是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同样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在审计领域的实践
现阶段的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世界观和方***,熟悉、探寻审计工作规律和把握审计的本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根本上解决什么是审计、为什么要审计、为谁审计、靠谁审计和怎样审计等一系列题目。
(二)对审计客观环境变化的理性认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等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国家这个大肌体当中的一个特殊系统,审计工作必须服从这一变化。免疫系统论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审计体系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正确判定,也就是对“位”的判定,然后才能谈得上“为”的题目。
(三)对审计本质熟悉的深化
从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研究来看,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由“经济卫士”到“看门狗”,再到“免疫系统”,是对国家审计本质认知的与时俱进。从而看出,人性化、***化俨然成为一种现实和趋势,经济监视的本质被升华。
(四)揭示了审计功能的演进
审计工作过往一向自以为经济卫士、高层次监视,但具体的功能表现以事后监视、静态监视为主。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进,社会经济活动的总量、形态、复杂性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审计客体、审计对象以及审计环境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加夸大审计由单纯的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的演进,夸大由相对静态的审计向动态审计的演进,夸大审计的预警和防护的功能,更加夸大审计的建设性。

二、审计免疫系统论对高校内审机构建设的启示

(一)由外生性向内生性转变
从我省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情况来看,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推进和支持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明显表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状态。自1985年以来的20年中,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带有明显的外生性,即依靠外部强制气力产生。2005年以来,这个情况有了转变,高校由于扩招带来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急需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而这个需求背后隐躲的,是高校治理系统的自我完善动机。从领导责任角度看,高校领导层需要审计协助及时排除风险;从资金治理角度,学校领导需要审计的决策信息;从进步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高校领导层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客观评价。基于审计免疫系统论来看,在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审计机构的建设实现从外生性向内生性转变,是有理论基础的。
(二)实现嵌进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并不意味着内审机构建设就取得了成功,这只是个出发点。判定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成功的标志,应该是该机构是否能够有机地融进所在组织的整个治理体系,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早期由于外生性特征明显,一度与相关职能单位不能协调,例如与财务部分就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争执,基建或者后勤部分的抗拒,甚至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种种表现,都说明了内部审计部分未能实现系统的嵌进。免疫系统论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努力完成系统嵌进工作,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温顺的方式协调部分之间的关系、理顺工作程序,建立与学校领导高层的互动关系。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