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投资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真假与否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决策及其结果。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者决策失错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是影响我国经济秩序的因素之一,它将危及到政府的宏观决策,干扰国家的税收工作。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找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应对策,从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会计信息信息失真内控制度会计监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正沿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发展。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无论是对国家宏观管理还是对微观经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今会计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即上市公司包装成为“伪装”,政府授意、企业编造、事务所视假为真或共同作弊,情况相当普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下面我利用自己浅薄的知识,简单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求使会计信息走向真实的轨道。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危害性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使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基础,政策制定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低劣化,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二)从企业的角度讲,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造成误导,使企业决策失误。同时由于企业对外提供的信息失真,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重大损失,也导致他们对企业失去信任而拒绝与企业再次合作,从而使企业失去市场机会,经济资源浪费,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三)从会计行业及社会大环境的角度讲,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使会计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人为的虚假会计信息成为了一些人骗取“乌纱帽”的资本,同时也为各种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偷逃税款,挪用公款,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各种不正之风肆意滋生,污化了整个社会大环境。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归纳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以来,为了确保国家宏观利益的实现,采取了相应的一系列激励方法,如行政手段激励(职位晋升),保障机制激励等。也即是说,对应上级而言,下级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做出成绩(主要以利润、产值)衡量,就取得了“政绩”,有了“政绩”就有可能被提升,从而为个人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于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财务造假”出现了。一些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指使和纵容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目前企业会计人员收入和任免是由企业负责人决定的,如不按其意图办事,往往被调离会计岗位或遭到其不公正待遇。因此,会计人员难以依法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随意处置权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因而失真。(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会计监督不力。首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从而履行职能,而内部各部门只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故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其次,企业外部虽有许多监督机构,但各自为完成自身任务,各有取舍,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往往就是一年一次的工商年检,而财政部门平时与企业几乎无联系,税务仅监督企业是否如实纳税等,都没有对企业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企业外部未能形成一个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整体监督的体系。最后,从社会监督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其独立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受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客观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一些中介机构出于商业的目的,给企业虚假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如“银广夏事件”就涉及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三)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会计制度,从广义上说,泛指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规范和指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准则等,同时依据诺斯的制度定义,会计制度还应当包括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准则等等。作为一种制度,会计制度也不能例外的是一个多重的、多次的社会博弈的结果。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的利益,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任何人如果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什么好处的话,那么他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结果使其得不偿失。我国会计制度的制订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事项、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制度急需更新,而新的会计制度尚在酝酿之中,在这样一个新旧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之际,会计制度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四)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和地位不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现实工作中,由于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够准确地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核算反映,对不真实的会计事项的处理,缺乏理性的判断:对于来自领导的不正当干预(授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一味地顺从领导的意图从事。医院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新的内容较多,如无形资产,增值税等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五)业绩及利益驱动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