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业绩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平衡计分卡进行改进。[关键词]主营业务利润全面收益平衡记分卡
一、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深化程度与日俱增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制度下,企业没有生产决策权、财务控制权、产品销售权、价格制定权和收入权,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围绕国民经济核算进行。因此,这个时期考核的主要指标只能是非财务指标,以实物产量为显著特点;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对国有企业经营考核逐步过度到以产值和上缴利税为主要内容。但单纯以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为主的考核方法,使企业存在巨大的黑洞,导致了许多国企不同程度陷入经营困境,背负沉重负担;90年代后,随着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企业绩效体系开始以财务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但很多情况下,非财务指标上的改进与利润之间相关性较难把握,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二、传统会计利润指标已不再适用当前业绩评价
首先分析国有企业的利润来源:一是资源垄断,大多数国有企业占有全国大部分有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拉动其利润。二是行业垄断,政府对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树立了较高的行业门槛,甚至禁止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凭借行业垄断获取高额利润;三是政策扶持,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对国有企业进行各种政策倾斜和扶持,包括税收、信贷、出口、土地和项目审批等等。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并没有完善。
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资产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并结合现值进行计价。对于资产历史成本低于市价的资产,表现为一种现行价值。对于资产历史成本高于市价的资产,反映的则是一种历史成本,这就为经营者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此外,许多成功企业都是低利润率的企业。在许多情况下,低利润率并不意味着差的经营业绩。这种变化对许多既有的财务管理技能与方法提出了质疑。利润指标已不能较合理地体现经营者的当期业绩。
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网络会计初探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